本周,国内外汽车行业有哪些大事件发生?
美国允许供应商向华为出售汽车芯片
据外媒报道,两名知情人士透露,美国官员已经批准了华为为其不断增长的汽车零部件业务购买芯片的许可证申请。
具体来看,熟悉许可证申请流程的人士称,美国近期已批准相关供应商向华为出售用于视频屏幕和传感器等汽车零部件的芯片。一位了解许可证审批情况的人士表示,美国政府正在为可能具有5G功能的其他部件的汽车芯片发放许可。
图片来源:路透社
针对此,美国商务部一位发言人表示,政府将继续实施此前的政策,“限制华为获取可能损害美国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利益的商品、软件或技术”。华为发言人拒绝对许可证置评,但表示,“我们将自己定位为智能联网汽车的新零部件供应商,我们的目标是帮助汽车制造商们制造更好的汽车。”
盖世点评:如果此次美国当真允许华为采购汽车芯片,无疑将给华为一个喘息的机会,不仅如此,这对于华为接下来智能汽车业务的推进也将是重磅利好。
芯片短缺,台积电将再次涨价20%!
8月25日,台积电向客户表示,其计划将芯片价格上调至多20%,这将是该公司有史以来幅度最大的一次调价。据相关媒体报道,台积电此次涨价的幅度和持续时间等因客户而异,对于已经收到通知的一些公司来说,涨价立即生效。台积电这一举措可能会影响 CPU、GPU、SoC和控制器等产品的定价。
图片来源:台积电
该公司拒绝就芯片价格上涨置评。据悉,在截至今年6月的财季,台积电仍保持36%的高净利润率。不过台积电高管团队一名成员表示,“在美国和日本制造芯片的成本将非常高。”台积电目前正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建设一座先进的半导体工厂,并考虑在熊本开设其第一家日本芯片工厂。
盖世点评:全球缺芯持续,为保证盈利能力而上调芯片价格的企业,并非台积电一家,这可以理解,不过在此环境下,行业还应警惕恶意炒芯,避免对芯片产业有序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全球汽车产量上周因缺芯再减产近50万辆
据外媒报道,随着疫情持续蔓延和芯片产能紧缩,丰田公司上周宣布减产,导致全球汽车减产数量大幅上升。根据AutoForecast Solutions(以下简称AFS)最新数据,截至8月22日,全球汽车累计减产量达644.2万辆,比前一周增加了约48.2万辆。
根据AFS以往发布的数据,截至8月8日,全球汽车累计减产量为585.3万辆;截至8月15日,全球汽车累计减产量为596万辆,比上一期增加了10.7万辆。AFS预计,未来全球汽车减产量将有可能攀升至765.1万辆。
盖世点评:缺芯危机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下,芯片涨价固然让人忧心,但比涨价更可怕的是,即便有钱也难买到芯片,最终只能不断减产苦苦支撑。
丰田供应商:芯片危机将持续到2022年
据外媒报道,日本罗姆半导体公司近日表示,到2022年,用于汽车和工业机械的重要半导体可能仍将供应不足,全球芯片危机会进一步加剧。
罗姆的客户有丰田汽车、福特汽车和本田汽车等。罗姆首席执行官Isao Matsumoto表示,关键材料和生产线的严重短缺阻碍了其发展。“2020年9月以来,我们所有的生产设施一直在满负荷运转,但客户的订单实在是太多了,我不认为我们能在明年完成所有积压的订单。”
罗姆与英飞凌等半导体公司提醒汽车制造商,供应链危机的持续时间会比预期更长。Delta变体导致的新冠疫情蔓延,使日本到东南亚恢复正常运营变得更加困难,芯片交付周期已经超过20周。
盖世点评:对于芯片危机究竟会持续多久,目前业内的看法尚不统一,但可以肯定的是,至少在今年缺芯将继续阻碍行业的正常运转。
斥资2810亿韩元,浦项化学将在中国新建两电池材料厂
据外媒报道,8月25日,韩国浦项化学公司(Posco Chemical,浦项集团子公司)称,其将斥资2,810亿韩元在中国建造两个电池材料厂,这是其电动汽车电池业务的首个海外生产基地。
图片来源:浦项化学
据悉,浦项化学计划建造一个年产3万吨的阴极材料工厂和一个前驱体材料工厂,这两个工厂将会扩大该公司在中国桐乡市现有的电池材料生产基地的规模。这个基地建于2019年8月由韩国钢铁制造商浦项制铁和其在中国的合作伙伴华友钴业共同运营。
该公司表示,一旦在2023年建成工厂,它们将把钢铁制造商浦项制铁在中国的阴极和前驱体材料的年产量提高到35,000吨,足以为39万辆电动汽车(安装60千瓦时电池组)提供动力。
盖世点评:新能源汽车需求快速增长,国内电池材料厂商为此大肆扩产,在这一背景之下,中国业务占比较高的浦项化学布局自然要加紧布局,以继续分食这块大蛋糕。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2108/29I70270175C108.shtml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客服QQ:531068497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
版权所有2011|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