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2025第六届软件定义汽车论坛暨AUTOSAR中国日
  • 2025第五届中国汽车人机交互与体验设计创新大会
  • 2025第三届具身智能产业发展论坛
  • 2025第五届汽车计算大会
  • 2025第三届AI定义汽车论坛
  • 走进上汽提质增效&创新驱动论坛暨
  • 2025第三届中国汽车及零部件出海高峰论坛
  • 第八届上海-斯图加特汽车及动力系统国际研讨会
  • 2025第四届中国车联网安全大会
当前位置:首页 > 新能源 > 正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快充负极材料研究新进展

盖世汽车 Elisha 2020-10-10 14:00:32
核心提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开发快充负极材料,电动汽车续航里程或将达到600英里。

盖世汽车讯 目前电动汽车越来越受欢迎,但对潜在客户来说,充电时间过长仍是一大问题。相比较而言,一辆装有内燃机的传统SUV车型只需加油5分钟,就能行驶300英里,而一辆最先进的电动汽车则需要大约充电1小时,才能实现同样的续航里程。因此,需要发展快速充电并且高效运行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技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快充负极材料研究新进展

(图片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据外媒报道,中国科大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和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中科院能量转换材料重点实验室季恒星教授联合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段镶锋教授等在锂离子电池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季恒星教授表示:“高容量、高速率和长循环寿命是电池研究的重点,这取决于电池的关键部件——电极材料。我们的目标是寻找一种电极材料,可以在实验室研究中对性能指标产生影响,并有望满足产业生产技术要求。”

研究人员表示,能量得以进入和离开电池,是通过电极内的电化学反应,所以如何快速有效的转移锂离子至关重要,尤其是通过负极将能量从电池转移到设备上。

研究团队尝试使用黑磷作为负极材料。这种材料因容易沿层状边缘变形,严重影响锂离子迁移率,之前一度被放弃。在此次研究中,研究人员将黑磷和石墨结合在一起,使两种材料之间的化学键保持稳定,防止发生边缘变形。

研究小组还解决了这种材料存在的另一问题,即电解质可以分解成导电性较差的碎片,堆积在电极表面,抑制锂离子迁移至电极材料中。该团队在电极材料上涂上一层薄的聚合物凝胶涂层,使锂离子能够快速进入材料。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的辛森教授表示:“这种复合负极材料充电不到10分钟,即可恢复80%的电量,而且在室温下,可以实现2000次左右的循环寿命。如果能够实现量产,这种材料可能成为石墨负极新的替代品,使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超过每千克350瓦时,并且可以快速充电。这将大大提高电动汽车相对于燃料汽车的竞争力。”

如果电池的能量密度达350瓦时每千克,电动汽车单次充电可以行驶600英里。相比之下,特斯拉Model S单次充电的续航里程为400英里。

季恒星教授表示,研究人员将在新技术的基础上,继续探讨锂离子充放电过程中的基本科学问题,以及规模化生产复合材料的相关产业问题。“我们将研究合理选择结构的工程材料,同时考虑到价格和实用性,使材料性能更具吸引力。”

*特别声明:本文为技术类文章,禁止转载或大篇幅摘录!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2010/10I70219682C501.shtml

文章标签: 电池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信扫一扫分享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