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年轻人一年净赚280亿的保时捷,也有自己的烦恼。一面是标榜性能的高价值,一面是年轻一代消费者相对较弱的购买力,在奔驰、宝马性能车型的冲击下,如何在产品价值与年轻消费者购买力之间完成取舍,追求平衡,是一个关乎保时捷关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
“保时捷中国的客户和欧美国家相比几乎年轻了一代人,他们的思想更开放、更大胆前卫,追求数字化和新科技。”保时捷中国总裁及首席执行官严博禹告诉中新汽车。不过,随着豪华汽车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年轻人几乎成了各大豪华品牌争夺的对象,以高端和性能为主打的保时捷品牌并没有比身处一线的ABB表现出更多优势,在ABB不断瓜分市场份额的同时,保时捷也有自己的心虚。
乘联会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至今,豪华车市场份额正在不断扩大,由之前的7.4%逐步扩充到今年3月份的13.8%。即便是在新冠肺炎的强势影响之下,豪华车市场依旧是十分坚挺,连续三个月持续上升。受市场大势影响,奔驰、宝马两大主力豪华品牌在3月份的单月销量分别挺进狭义乘用车(轿车+SUV+MPV)厂商销量TOP10。
在A级、B级豪华车型不断挤压常规合资品牌市场、中低端产品销量不断上涨的情况下,奔驰、宝马、奥迪等豪华品牌也正逐渐沦落为“街车”。业内分析认为,为了弥补品牌豪华度滑坡,奔驰、宝马、奥迪等品牌正不断以“AMG”、“M”、“Quattro”等性能后缀拉升、维系自身本该拥有的豪华定位。性能成为豪华标签维系附属品的同时,身处豪华品牌中上游,以性能和高端为主打的保时捷就有些略显尴尬。
底线防守
为了维持现有品牌认可度,进一步挖掘豪华车市场份额上涨带来的市场红利,保时捷品牌也特意以“睿境计划”为标签开展刚刚引入中国市场不久的新零售计划。在都以性能标榜豪华的当下,加深用户对于品牌的切身体验,成为了保时捷品牌拓展销量,守护品牌标签的重要办法。
销量数据显示,2019年,保时捷单年全球累计销量为28.08万辆。其中,保时捷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单年累计销量为86752辆,占据全球销量的31%。也正因如此,中国市场已经连续五年成为保时捷全球最大单一市场。
从销量构成来看,保时捷主要的销量支撑共有两款车型,分别为Macan(迈凯)和Cayenne(卡宴)。在整个2019年,两款车型的全球累计销量为19.2万辆,占据保时捷品牌68%。而在中国市场,Macan和Cayenne的车型起步价分别为54.5万元和91.3万元。
同奔驰GLC AMG、奔驰GLE AMG、宝马X4M、宝马X5M等重点车型相比,保时捷旗下的主要产品并没有绝对的豪华优势。在高端豪华市场前景不够宽广,奔驰、宝马品牌车型性能更突出、空间更宽敞、配置更豪华的前提下,保时捷品牌似乎只能以体验营销和社群营销来守住自身的盈利底线。
至于体验营销和社群营销背后的可行性,正如保时捷中国总裁及首席执行官严博禹所言,保时捷中国的客户和欧美国家相比几乎年轻了一代人,他们的思想更开放、更大胆前卫,追求数字化和新科技。睿境计划迎合了中国客户的喜好和个性化的需求。“这一全新零售概念在保时捷未来的零售策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将成为我们与客户沟通的重要桥梁。”
市场机遇
当然,积极防守的背后也同样暗含着巨大的市场机遇。在中国市场受众群体更年轻,一味提升性能并不能充分挖掘市场利润的前提下,体验营销和社群营销也为保时捷的利润增长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来自大众中国的官方数据显示,保时捷品牌2019年在全球市场新车交付量、营业收入、销售利润(未扣除特别事务支出)等方面,均实现增长。其中,全球交付量达28.08万辆,营收实现261亿欧元,未计入特殊项目支出的营业利润同比增长2.4%,达42亿欧元。即便是将柴油发动机排放事件造成的5亿欧元罚款剔除在外,其在2019年的营业回报率仍为15.4%,净利润为37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为283亿元)。
然而,即便是单车利润较高,品牌盈利能力整体向好的情况下,保时捷品牌在中国市场的用户粘度,依旧落后于奔驰、宝马。受疫情影响,保时捷在今年2月的销量下滑60%,尽管销量下滑幅度优于中国整体汽车市场的80%,却依旧落后于销量跻身前十的奔驰、宝马,也同样比豪华车市场整体表现略差。
在中国汽车市场已经连续五年位居保时捷全球最大单一市场,中国汽车市场销量整体占比超三成的情况下,以体验营销维系好用户粘度,坚守住品牌底线标签,深度拓展优势市场,无疑是保时捷品牌持续提升品牌盈利能力的关键。正如严博禹在接受中新汽车采访时所言:“保时捷‘睿境计划’不只是为了吸引我们自己的车主和粉丝,我们也希望通过打造如家庭般温馨的环境,联结更多的客户群体。”
本文为中新汽车原创,欢迎小伙伴分享,媒体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作者及出处,谢绝任何媒体、自媒体以此文任何内容制作为视频、音频脚本,违者将承担法律责任。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2006/14I70187414C109.shtml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