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的核心有二:软件和电池。如今,它在软件方面的的发展正在一条看似畅通的路上前进着,但是关于电池,似乎正在考虑换一条路走。
日前,根据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的报道,特斯拉正在与宁德时代就在中国生产的汽车中使用后者生产的无钴电池进行谈判,并且已经进入了最后阶段。此消息一出,特斯拉股价再次突破900美元大关,以917.42美元每股的价格收盘,日涨幅为6.88%,从资本市场的表现来看,特斯拉换电池的举措绝对算得上是一件利好,但是,好在哪呢?
核心还是在于“降本”
早在2018年6月,ElonMusk就曾经在Twitter上表示当时特斯拉电池的含钴量在3%左右,而特斯拉未来的计划是实现去钴化。在电池技术没有得到进一步发展之前,最有效的无钴电池就是我们熟悉的磷酸铁锂。
关于磷酸铁锂电池的优劣势,已经不需要过多的解释,其最大的优点在于低成本,根据国内电池价格的数据,磷酸铁锂电池的成本在0.65元/Wh,而三元锂电池的成本为0.85元/Wh,做一个简单的算术,特斯拉更换电池最直接的益处就是电池成本降低20%甚至更多,而电动车BOM成本中有近40%都被动力电池占据,降低动力电池的成本,也就意味着单车利润的增长和售价的进一步下探。
但是,磷酸铁锂电池的缺点也同样“致命”,那就是质量能量密度,不过这和三元锂电池受钴储量以及价格影响导致的高成本不同,磷酸铁锂的这个缺点,是有办法优化的。根据目前磷酸铁锂电池的最新技术,已经可以通过电芯和电池结构上的升级改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图:宁德时代CTP结构
电芯方面,通过高密度的磷酸铁锂材料以及单电芯容量超过150Ah甚至200Ah的大电芯提升综合质量能量密度,同时通过电池结构的改造,比如宁德时代的CTP(CelltoPack)和比亚迪的刀片电池结构提升电池整体的利用效率,再加上特斯拉电池管理系统对于电池电量的把控,磷酸铁锂电池的再一次回到风口也就显得意料之中。
特斯拉哪些车型会使用?
虽然磷酸铁锂电池可以让特斯拉走得更加从容,但未来究竟在多大范围内使用磷酸铁锂电池替代目前的三元锂电池,还存在疑点。
要知道就在上个月,还有报道称特斯拉正在与能源巨头嘉能可商谈长期供货协议,此举也被理解为特斯拉与众车企抢夺钴资源,并且特斯拉在美国市场的主要电池供应商松下为了满足特斯拉Model 3的产能要求刚建了新工厂没多久,在特斯拉自己的电池工厂产能足够支撑其三款产品的出货量之前,特斯拉仍要使用三元锂电池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因此,它的去钴化应该只会存在于其国产车型中。
图:特斯拉设立中国设计研发部门
不过,种种迹象表明,特斯拉的国产车型可能不止Model 3和ModelY两种。去年年底,就在特斯拉上海工厂建成之后,特斯拉官方发布了在中国设立设计研发中心的消息,并且公开招募优秀设计人才,打造原创“中国风”的特斯拉,这个比很多造车新势力都更懂中国的美国品牌,很有可能同样在中国布局特供车型,而其目的也显而易见,用更低的价格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受众范围,而这款传言定价在2.5万美元左右的车,应该也会大概率使用磷酸铁锂电池,如果到那时还没有更好选择的话。
磷酸铁锂将重返巅峰?
从上个月比亚迪公布“刀片电池”的部分数据,到如今特斯拉和宁德时代讨论磷酸铁锂电池的供应,似乎关于新能源车动力电池的风向,又一次回到了磷酸铁锂电池这里,这是否同样意味着未来的方向呢?
不得不说,磷酸铁锂电池的进展,比我们想象得要大。根据宁德时代提供的数据,其CTP电池包的体积利用率已经提升了15%-20%,同时电池包零部件数量减少了40%,生产效率也提升了50%,并且整体的能量密度已经可以达到200Wh/kg,基本达到了目前主流三元锂电池的水平。
在低温性能方面,CTP技术同样解决了磷酸铁锂电池的劣势问题。根据实验测算,在-30度时仍能有88.4%的容量保持率,这甚至远高于NCM811的78%和NCM523的80%,而在能量保持率方面也达到了70.1%,基本与NCM811和NCM523持平。如果该项技术被证明可批量生产且产能充足,不难想象众多仍在努力寻求盈利的造车新势力应该也会尝试使用该技术来降低成本。
短期看,磷酸铁锂电池及材料确实会出现边际增长,也会持续在低成本电池领域存在可观的需求量,但是从中长期看,解决电动车续航问题的核心仍然在于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因此300Wh/kg以上的高能量密度高镍体系依旧是趋势,包括目前仍在研发阶段的无钴三元材料。
换句话说,磷酸铁锂电池的进一步发展给了低成本电动车领域一个新的出口,但是对于高端品牌车型而言,想要实现性能上的突破,仍然在于三元锂电池以及其他更新的技术上,相比成本,他们显然更注重产品的品质和性能。
总结
关于特斯拉在电池方面的规划,我们会在今年4月的“电池日”上得到更多更全面的信息,在此之前的一切只是猜测,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磷酸铁锂电池仍然存在更多的可能性,就像传统燃油车分入门动力配置和性能车两个方向一样,电动车的分级也会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而呈现出越来越清晰的分界线。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2002/20I70158147C109.shtml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客服QQ:531068497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
版权所有2011|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