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日奇瑞,吉利,力帆等国内车企都在积极寻找和开发国外市场,奇瑞与一家国外零部件企业合作生产奇瑞汽车部件,南汽的名爵也在其原生地英国与客户见面了,力帆则开动了在俄罗斯的生产线,吉利的英国黑色出租车则即将在香港面世。这可能是国内车企在面对价格优势越来越不明显,利润空间日趋下降的市场做出的有效选择。
本周重点关注国内车企最新动态。
美国车桥制造公司与奇瑞达成新业务合作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王 琛] [2007-5-31]
美国车桥制造国际控股有限公司(AAM)日前在其坐落于常熟市的美桥汽车传动系统制造技术有限公司开业庆典会上宣布,该公司与奇瑞汽车有限公司已签订一项新合约,为奇瑞将在2009年推出的一款全驱交叉车型生产独立式驱动后桥(RDM)。
据介绍,该驱动后桥是为一款以前驱为基础的全驱车型而开发的。产品采用AAM PowerLite铝压铸壳体和AAM公司专有的PowerDense齿轮技术,比同类产品提供更大的扭矩容量,因而可以更好地减轻整车重量、优化车辆布置以及提高车辆耐用性,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车辆性能并改善燃油经济性。据悉,全轮驱动轿车和交叉车型将成为未来汽车市场的发展方向,AAM把握全球市场脉搏,在开发设计精密、技术先进的动力传动产品及系统方面拥有强大实力。
MG TF在英国长桥下线 名爵国际市场启动
[来源:新浪汽车] [2007-5-31]
英国时间5月29日12点(北京时间29日晚19点),英国长桥。在MG品牌的发源地,再次迎来MG品牌的热烈庆祝时刻——随着江苏省长梁宝华先生按下启动电钮,MG TF的发动机轰鸣声又一次响起,3辆MG TF跑车从生产线上徐徐驶下。这一场景令全世界的MG车迷为之沸腾,作为全世界最大的车迷俱乐部,MG车主俱乐部及MG车迷俱乐部主席与南汽英国公司副总经理季国荣先生高兴地互换礼品并共同庆祝。当然这个时刻不但属于遍及欧洲的广大MG车迷,同样属于来自遥远大洋彼岸的中国,因为这辆承载了MG品牌欧洲复兴期待的MG TF跑车,已经在中国人的手中重生,并且拥有了一个响亮的中国名字——“名爵”。英国伯明翰市市长迈克.惠特比先生等出席了仪式,与来自江苏省和南京市经贸代表团的政府官员和企业家们、中外媒体界共二百多人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在MG TF英国长桥基地的下线仪式上,南汽集团总经理、南京名爵(MG)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俞建伟先生发表了激情洋溢的讲话,对于MG TF在欧洲市场的发展,俞建伟充满信心,并向来自英国和欧洲的详细介绍了这款产品在3月27日南京下线时所遇到的强烈关注,中英两地先后下线标志着MG名爵品牌在中国本土和国际市场的同步发展战略已经顺利展开。在中国政府对MG名爵项目的大力支持下,MG名爵获得中国进出口银行30亿贷款,为国际化战略增添强劲的助推器。
在谈到英国长桥基地时,俞建伟表示:“我们在项目一开始就意识到,与英国保持生产上的联系是极其重要的。长桥对于我们在欧洲的运营将扮演核心的角色,相对于中国的制造基地,长桥基地定位于研发中心,并生产高附加值产品供应英国及欧洲市场。今天的下线,是MG 名爵项目激动人心的时刻,他意味着MG名爵全球化战略进入了实战阶段!”而伯明翰市长麦克·威特比先生则强调:“长桥是伯明翰地区工业的重要部分。我们很高兴看到MG名爵汽车将再次驶下生产线。是我们与南汽的光荣历史紧密合作成就了今天的成果。两年前,许多人认为这一天不会来临,但当我们为长桥开创一个新时代而欢欣鼓舞的时候,我很高兴地看到:MG名爵终于让这一著名品牌重获新生!”
值得关注的是:当天上午,一直关注MG名爵产品的英国副首相约翰·普林斯科特委托麦克·奥布兰部长访问长桥并递交代表英国政府所致的贺信。
在成功收购MG品牌之后,南京名爵(MG)汽车有限公司就一直在为恢复英国长桥基地的生产而不懈努力。在倾力完成生产线的改造,可以重新生产MG TF跑车的同时,富有经验的管理、技术、营销和生产团队也已就位。更重要的是:长桥基地的恢复生产意味着MG名爵设在英国长桥基地的研发中心业已全面启动!这里是欧洲乃至世界研发设备和人员最完善、最先进的研发中心之一,将同时承担MG名爵汽车在中英两地的后续产品研发试验。迄今,MG名爵发动机欧四研发工作、整车匹配工作在英国顺利完成;新一代MG名爵车造型已经完成,MG名爵扩展系列车型在未来将以全新的造型亮相世界,直接在国际市场上推出。可见,MG名爵的长桥基地成为了集研发中心、工程和检测中心、中英两地的人力资源招聘基地、英国及欧洲市场的生产基地、英国及欧洲市场的销售和服务等众多职能于一身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MG TF在长桥基地的下线,标志着MG名爵在欧洲市场的全面启动,更见证了百年品牌在国际市场恢复启动的历史一刻!截止目前为止,英国本土有98家经销商希望成为MG名爵的授权经销商,英国经销网点已经开始布局。其他国家如丹麦、比利时、西班牙、俄罗斯、德国、法国、荷兰、土尔其、澳大利亚、新西兰、墨西哥、南非、沙特阿拉伯等20多个国家的经销网络也正在洽谈中。这足以证明,MG名爵面向世界市场的前景已经初步展开,南汽国际化战略的“国际高速公路”已显雏形。
全球化的战略需要全球化的品质,为了这一志存高远的目标,南京名爵(MG)汽车有限公司在收购之初就确定了打造国际化品质的决心,为此,MG名爵保留并恢复了英国研发中心,以精益求精的精神对MG生产线进行消化吸收直至完全掌握,以全球化采购的现代工业生产体系使产品品质青出于蓝……这一系列的努力,都使MG名爵拥有了可以角逐世界最高,也是最严标准的欧洲市场的品质实力。
日前,MG名爵获得中国进出口银行30亿元贷款,充足的资金赋予MG名爵更强大的国际竞争性。随着今天MG TF在中英两国的顺利下线,MG名爵依托英国长桥的强大研发能力和两地的生产能力,依托MG品牌百年积淀的资产积累,将为中国汽车业全面走向国际化竞争打响第一枪!在这个意义下,5月29日的英国长桥就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桥”头堡。MG名爵的未来值得全世界的期待!
吉利伦敦黑色出租车 08年年中首发香港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杨开然] [2007-5-30]
吉利汽车昨天在香港透露,有意将伦敦出租车引入香港出租车市场。这是去年10月拿下伦敦出租车公司后吉利首次透露销售市场。
吉利汽车执行董事洪少伦表示,吉利计划引入可使用石油气的伦敦出租车TX4,估计香港需求约1000—4000辆。不过目前TX4的发动机及燃料供应系统只可使用柴油,吉利正与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合作,共同研发可使用石油气或汽油的TX4发动机及燃料供应系统。
吉利集团副总裁、新闻发言人王自亮告诉,伦敦出租车预计于2008年中开始投产,年产量预期两万辆。
力帆俄罗斯工厂8月投产 预计09年产量2.5万辆
[来源:新华网 作者:刘潺] [2007-5-30]
月29日,重庆力帆汽车集团召开新闻发布会,称今年8月力帆俄罗斯汽车工厂将正式投产并开始上市销售力帆汽车,预计到2009年该工厂将形成年产力帆轿车2.5万辆的生产能力。
据了解,力帆汽车集团旗下的三厢和两厢力帆520轿车都将在俄罗斯的切尔克斯克市的DERWAYS公司进行组装生产,预计今年8月第一辆俄产力帆520轿车将正式下线并上市销售。力帆汽车计划俄产力帆轿车开始采取进口件组装形式,然后逐步在当地建立涂装线,最后直接进行力帆品牌轿车的整车生产,并在2009年达到设计生产能力2.5万台。
另据负责进行力帆520轿车在俄罗斯汽车销售业巨头AUTOMIR集团代表介绍,俄产力帆520轿车将直接使用力帆品牌在俄进行销售,目标人群锁定在20至35岁中等收入水平的俄罗斯家庭,售价将在1万至1.5万美元之间。
奇瑞“触电”新合资公司破茧 开启美国登陆计划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寇建东] [2007-5-28]
就在奇瑞与克莱斯勒的代工项目,因克莱斯勒被出售而变得前景不明时,奇瑞另一个美国登陆计划已经开启。
为了摆脱低端品牌形象,实现自主品牌突围,一向在汽车界倡导“合资无用”的奇瑞,竟然和美国Quantum(量子)公司私定终身了。
本来只是奇瑞汽车研究院一名科研人员的曹英,却因负责征求奇瑞与美国Quantum(量子)公司合资项目的环境评估意见,一时间成了公司的核心人物。
5月1日,以奇瑞量子汽车有限公司和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共同署名的一份名为《奇瑞量子汽车有限公司年产15万辆汽车合资项目公众参与公告》的环评书现身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的官方网站。在这份公众参与的环评公告中,除了对环评的工作内容作了介绍外,还详细披露了奇瑞与Quantum公司合资项目的投资规模、产品规划以及项目概况。
这已是这家在中国名不见经传的Quantum公司,在近两个月来第三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了。只不过前几次大家并没有关注到他。
今年3月,安徽省发改委有关“861”制造业重点项目进展的简报中,曾首次提到了Quantum公司。该简报称:奇瑞量子汽车合资项目已签署协议,正在开展项目申请报告编制等前期工作。4月,就在人们把目光都投向即将开幕的上海车展时,Quantum公司于4月16日发表声明称:该公司已经与中国一主要汽车制造商签署了谅解备忘录,以建立一家合资经营企业。该合资企业将致力于混合替代燃料车的开发和商业化、气体燃料成分的生产和先进推进系统的整合。
二天后,Quantum再次发表声明:其在锂电池领域的战略合作伙伴,ALP已和中国汽车市场的一家主要生产商签署备忘录,共同开发乘用车电池驱动系统,以推进其在全球范围的商业化。直至日前,在辗转从企业中求证到,那家中国主要汽车制造商就是——奇瑞。
“我们的确已经和美国Quantum公司签署了协议,但现在还不能透露更详细的信息。”对于外界传言,奇瑞与Quantum公司合资项目已获国家批准、基础设施已开工的消息,奇瑞汽车总经办主任金弋波仍予以否认。而对于上述公告中所涉及的生产车型的具体代号,金弋波也只是表示,那仅仅是为了配合公告的需要,“一切细节还没有最后敲定。”
随后通过E-mail 与美国Quantum公司取得了联系。在Quantum公司CTO(首席技术官)Dr. Neel Sirosh 的回复中表示:“我们至少在今年年底前不会透露备忘录的细节以及我们合作伙伴的有关情况。但我们已经着手和合作伙伴一起,就2008年开始生产这一目标进行了技术研发。”
“最快要到七八月份才能完成环境评估工作。”曹英说,按照工作流程,在双方签署合作项目协议后,首先要进行项目公示,这大约需要7天时间;接下来就需要向国家环保总局递交完整的项目环境评估申请,而按照国家环保总局的工作程序,时间约为二三个月。通过国家环保总局的项目评测后,才能向国家有关部委申请立项,并最终按项目双方签订的协议成立合资公司。
“我们的公示期刚过,现在还在编制(上报国家环保总局材料)过程中。”曹英表示,“现在连项目组的成员都还没有。”
显然,按照这一进度,一切顺利的话,从合资公司生产线上诞生的首款产品最快也要等到2008年年初了。
上述公告显示:奇瑞与Quantum合资项目总投资583160万元,年生产奇瑞B21型汽车40000辆、B22型汽车25000辆、T21型汽车20000辆和M21型汽车65000辆,总产量合计15万辆。B21即奇瑞A6,B22即奇瑞瑞虎6(基于B21平台),均已在上海车展上亮相。而T21应为T2系的一款四座三门SUV,M21应为A6系的轿跑车版。
“这个项目(指奇瑞与Quantum合资)早就开始谈了。”据金弋波介绍,双方很早就有了成立合资公司的想法。而在4月举行的上海车展期间,奇瑞总经理尹同耀也曾向外界透露,奇瑞下属的一家子公司已经和美国的一家公司合资,并已经签署了协议。根据协议,新成立的合资公司由奇瑞控股,使用奇瑞的品牌,同时,奇瑞也会出一部分技术,利用对方的市场资源。
“我觉得,奇瑞与Quantum合资可能还是从资金角度考虑的多些。”据奇瑞内部人士表示,奇瑞现在正寻求高端品牌的突破,但要走高端路线,无论是品牌、技术,还是资金,奇瑞都将承担很大风险。虽然合资后,Quantum并不能在整车制造方面给予奇瑞更多的帮助,“但至少在资金和新能源核心技术方面可以帮奇瑞不少。”
“不仅如此,奇瑞还想借助合伙伙伴的资源实现它进军美国市场的梦想。”有业内人士如是说。在奇瑞和美国梦幻公司的合作破裂后,奇瑞意识到单凭目前现有的传统车型,很难达到对排放和技术标准更高的美国市场的要求,这也催生了奇瑞通过技术合作、资金引进等更紧密的合作方式,实现进军美国市场的愿望。
公开资料显示,Quantum及其战略合作伙伴ALP曾为通用、福特等汽车企业提供过替代燃料的技术整合支持,而福特的油电混合动力车型Escape便选用了Quantum公司的产品。
4月底,曾任国家863电动车项目总负责人的万钢升任国家科技部部长,这被业界看做成为国家将大力推进乘用车替代能源项目的信号。在这个关口上,奇瑞“触电”(混合动力)也情有可缘。只是不知道在未来的合资道路上,奇瑞是否真能“脱胎换骨”?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701/2I8810C102.shtml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