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2024中国汽车低碳与可持续发展论坛
  • 发项目获取供应商清单
  • 2024第二届智能座舱车载显示与感知大会
  • 2024第二届新能源汽车热管理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 > 正文

奇瑞菲亚特 50:50中的“新”意

盖世汽车网 2007-08-17 00:00:00

  在实力悬殊的比赛中,弱势一方似乎一直存在应激性的“平等情结”,任何一个细小的市场变化都会激发其“是否平等”的追问。因此当奇瑞以“50:50”的股比与菲亚特合资时,习惯了外资虽占50%但在合资企业中却处于绝对主导地位的人们不禁发问:奇瑞与菲亚特的“50:50”,是否又是一个披着“平等”外衣的“马关条约”?

  奇瑞-菲亚特合资与上海大众、北京现代、东风日产等合资企业相同,都是“50:50”的股权比例,中方都想在合资中获得平等甚至主导的地位。然而在奇瑞与菲亚特的股权平等中渗透着真正的责权利平等,是一种全新的中外汽车企业合资模式。

  “50:50”中渗透着实质的不同

  奇瑞-菲亚特合资与之前的上海大众、北京现代等合资企业,虽然都采取了“50:50”股份比例的合资方式,但实质并不相同。
首先,在两种合资模式下,中外双方在合资企业中扮演的角色不同。以前的合资模式中,由外方提供车型、技术、管理方式,具有绝对的话语权,而中方只是提供场地与劳动力,扮演着组装者的角色;而奇瑞与菲亚特的合资中,生产的不仅有菲亚特的车型,还有奇瑞旗下的车型,更重要的是合资公司生产的阿尔法•罗密欧也将采用奇瑞ACTECO发动机,注入了核心技术和产品的奇瑞自然在合资公司中拥有了话语权。尹同耀曾经多次表示,奇瑞愿意合资,但前提是在合资公司中控权,并保留自己的品牌。
其次,在两种合资模式下,合资前中方所处的地位不同。以前的合资模式中,合资之前中方均处于“无米下炊”的窘境,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汽车企业出现了第一次中外合资高潮,由于中国整个中国汽车工业都没有汽车生产的核心技术,当时中国汽车产业的策略是“以市场换技术”,先后建立了北京吉普、上海大众、广州标志等合资企业。处境微妙的中国汽车企业,在合资企业中也逐渐失去了话语权。

  而奇瑞与菲亚特的合资模式中,奇瑞的自主创新之路走得非常成功,建立了中国汽车企业中较为完备的车型体系,累计产量也即将突破百万辆,已经跻身中国主流乘用车企业的行列;而国际市场风光无限的菲亚特在中国的市场表现则不尽如人意,与其在中国市场年销量达到30万辆的目标还相距甚远,在中国业务发展的危急时刻,菲亚特最终选择奇瑞来“救火”,与菲亚特相比奇瑞处境更加有利,这也增加了奇瑞在合资企业中的话语权。

  第三,在两种合资模式下,合资企业在中方股东战略布局中的地位不同。以前的合资模式中,中方几乎将汽车产业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合资企业身上,其产品销量结构中合资品牌也占绝对比例,合资企业的兴衰关乎中方企业的成败;而奇瑞与菲亚特合资,则不是“整体合资”,而是一种投资。合资公司的17.5万辆产能,对于产量突破百万辆的奇瑞来说并没有大的影响,自主品牌仍是奇瑞发展的主体。

  第四,在两种合资模式下,合资的主导思想不同。以往的合资模式以“市场换技术”为原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汽车工业缺乏汽车核心技术的大背景下,中国汽车工业做出的选择。而奇瑞的合资则仍然坚持“以我为主”,合资之后能更好的吸纳国际先进技术、管理经验,不仅不会影响自主创新,反而是自主创新不可或缺的补充,对于奇瑞的国际化发展有深刻的影响。

  控股并非意味平等

  合资公司的话语权对于中国汽车企业的良性发展非常重要,那么始终“宣扬”“平等”及“话语权”的奇瑞为什么没有占据51%的控股比例来主导合资公司呢?

  其实在实际操作中,股权平等并不意味着实际话语权的平等,股权上的控股地位也并非意味着真正成功的主导。1983年成立的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北京吉普,当时中方股份比例达到57.6%,从合资比例来说,中方似乎已经完全掌控了合资公司的运作,但是,由于没有核心技术和车型的投入中方还是受制于人,而到2005年,北京吉普整合为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中方的股权比例也逐渐下降为50%。

  中国企业需要走出去,需要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国际巨头合作甚至合资,这是中国汽车国际化的必由之路,但是怎样才能在国际合作中获得平等的地位呢?最根本的还是自身实力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外方的尊重,才能在合资过程中取得话语权。奇瑞在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依靠自主创新,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具有了争得话语权的资本,从而在与菲亚特这样的国际巨头的合资中,能够取得真正平等的地位。奇瑞与菲亚特这种平等的合资模式,正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成果的体现,也为中国汽车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协作提供了借鉴。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701/17I5513C102.shtml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信扫一扫分享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