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UAW)向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立下“通牒”——如果到当地时间本周三上午11时,劳资谈判仍无法达成协议,工会将号召克莱斯勒的4.9万名工会工人进行大罢工,但种种迹象显示克莱斯勒却并不畏惧。 底特律自由新闻报报道称,克莱斯勒明确表示,将削减1500名工人工资;该公司将不仅裁减蓝领工人,还计划裁减5%的白领雇员,并且计划将合同工裁减三分之一,以削减成本。克莱斯勒2月曾宣布计划未来三年总共...[详细]
9月份,世界上最大的中级车制造商宝马集团销量增长7.4%,总量达141,952台,其核心品牌BMW销量增长3.5%,达118,027辆。 宝马集团计划通过发布新款车型,如X1紧溱型SUV等,促使公司达到“2012年销量达180万台,2020年销量超过200万台”的宏伟目标。...[详细]
2007年10月9日,德国戴姆勒公司发布消息,旗下品牌——梅塞德斯-奔驰9月份销量增长7.1%,总量达114,100台。这主要得益于其改进版C级saloon销量增长了一倍。 该公司预测,特别是其中级车estate牌的C级车正式进入销售渠道之后,该级车销量或将获得新高。...[详细]
据俄罗斯《新消息报》8日报道,俄政府已在官方网站上宣布,对进口用于组装汽车的零配件实行长期免除关税的措施,据悉,俄政府总理祖布科夫已批准了这一决定。从今年1月2日起,俄罗斯对进口汽车组装件实行9个月的临时免税措施,该措施已于10月1日到期。俄政府现在决定延长这项优惠措施,并将其长期化。报道说,同时实行零关税的还有进口航空发动机组装件。该决定已于10月2日生效。政府希望免税措施能够推动俄罗斯汽车和航...[详细]
路透社讯,大众公司中端品牌奥迪9月份零售销量增长1.8%,总量达84,700台,这主要归功于出口市场的迅猛增长,而同期在德国本土销量下滑了9.9%。 根据该公司发布的消息,2007年前9个月,奥迪总销量为741,300台,增长率达8.3%。 在一项声明中,该公司营销部经理Ralph Weyler宣布,“公司已将重点转向新奥迪A4,但是奥迪公司仍旧力争在年底之前获得45,000名顾客,超过2006年时创造的新记录。” ...[详细]
韩国现代汽车公司宣布,其位于美国阿拉巴马州的工厂将于本月5日、12日和19日临时暂停中型轿车索纳塔的生产。现代汽车公司的新闻发言人Robert Burns表示,此举是针对索纳塔车型销量回落采取的应急措施。阿拉巴马州工厂是现代在北美的唯一一家汽车厂,年生产能力达30万辆。此次暂停措施是该厂成立以来的首次停产。今年前九个月,现代索纳塔车型在北美的销量同比下滑了19.6%,而同期圣塔菲CUV的销量增长了54.6%。现代试图通过在该工厂...[详细]
印度塔塔汽车公司和意大利菲亚特公司近日宣布将参与竞购南斯拉夫红旗(Zastava)汽车厂,至此已有包括通用汽车、福特汽车、以及一家来自中国的汽车制造商在内的五家车企声明将竞购这家塞尔维亚国有汽车企业。据悉,整车厂商希望利用Zastava工厂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低廉的生产成本以进军东欧市场。塞尔维亚政府将于今年十二月份宣布招标结果。Zastava整车厂目前年生产能力达6万辆,主要生产南斯拉夫联邦的国民车款-YUGO小汽车,此外该...[详细]
2007年9月份的全球汽车产销数据陆续出炉。美国、欧洲、日韩等多个主要汽车市场上似乎没有多大起色,依旧呈现下滑趋势;汽车厂商方面,欧系整体战绩不错,美系在北美以外市场上找到了自信,而日系也在日本本土以外拓展地盘。欧洲方面:西班牙9月新车注册下降7.7% ; 9月德国新车销量同比下降11%至26.6万辆;瑞典9月份新车销量同比下降3.9%; 意大利9月新车销量同比上升0.2%至184,774辆 ;意大利9月轻型商用车销量同比上升13.7...[详细]
据当地媒体10月9日报道, 美国能源部长博德曼宣布斥资2,150万美元,资助11个旨在提高轻型汽车引擎能效的研发项目,这些项目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上:提高乙醇发动机燃料能效;研制先进的润滑系统;研发高效、清洁内燃发动机。 官方声明表示,这批项目将通过加大使用清洁、可再生燃料量以及提高车辆能效,推动实施布什总统在10年内将美国汽车燃油消耗量减少20%的计划,还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使未来的能源更加安...[详细]
《底特律新闻》最新揭密!当今全球汽车业支出研发费用最高的不是底特律巨头通用汽车,也不是销量第一的日本丰田汽车,而是福特汽车。 根据最新欧盟委员会报告,全球最大的制药企业辉瑞公司(Pfizer)的研究与发展经费居世界之首,2006年达到81.8亿美元,其次是福特汽车。福特汽车的年度研发费用预算是80亿美元,超过强生公司和微软。全球企业研发费排名前8名中,另外一家汽车类企业为刚刚更名过的德国戴姆勒公司,...[详细]
德国大众汽车集团董事长文德恩(Martin Winterkorn)在柏林召开全球年会时对欧洲钢铁生产商发出警告——如果不能生产出节能型汽车需要的更轻、强度更高的钢材,则可能失去部分大众订单。 文德恩表示,汽车生产商正在尽可能用铝和塑料来代替钢材以减轻汽车的重量,他认为钢铁业必须加快新型钢材的开发速度。他透露,大众已经开发出了一款试验车,它不需要任何钢材。 世界最大钢铁生产商安赛乐米塔尔(Ar...[详细]
伊朗最大的汽车生产商霍德罗汽车集团(Khodro)2007年前9个月产量同比增长6.6%,达到408,280辆,创下了其国内外产量新高。去年霍德罗同一时期的产量为383,038辆。 该厂在近日声明中比表示,已经生产了78,691辆Roa,67,423辆Samand,42,104辆Pars,35,883辆标致206,27,865辆掀背式轿车。 据悉,霍德罗今年的目标产量为620,000辆,目标出口量为64,000辆。...[详细]
2007年9月份,韩国汽车销量同比下滑16%,这也是近7个月来汽车市场首次呈现下滑趋势。 韩国5大主要汽车制造商当月总销量为389,259辆,同比下滑16%,其中出口下滑14.6%至298,302辆,国内销量下滑20.5%至90957辆。 现代当月销量下滑23.5%,计188,629辆;现代的关联产业起亚销量下滑0.9%,至110,635辆;通用大宇销量下滑10.5%,计68,084辆;上汽双龙销量下滑了31.5%,计9577辆;雷诺三星下滑17.6%,计12...[详细]
2007年9月份,雷诺韩国分公司——雷诺三星汽车当月销量下滑17.6%,共计12,994辆。 该月,雷诺三星的国内销量(9,001辆)下滑了24.1%,出口增长了2.2%,计3,993辆。...[详细]
近日,现代起亚汽车的用户满意度、耐用性及安全性获得了美国汽车业权威机构的认可。 据调查机构AutoPacific公布的“最理想汽车奖”评比结果显示,现代旗下索纳塔、伊兰特、途胜和Entourage这四款车型,分别在各自的品类中被评为最佳车型。同时,经过美国二手车价格专业评比机构Automotive Lease Guide的评估,现代维拉克斯在购买3年后的剩余价值超过了丰田的竞争车型汉兰达;而另一份权威汽车杂志《人车志》则将现...[详细]
雷诺韩国分公司雷诺三星汽车称,公司将于09年开始在其釜山工厂生产新型轿车,主要面向高端市场。 雷诺三星总经理威勒蒂兹(Jean Marie Hurtiger)称,该车型将面向高端市场,出口至俄罗斯、海湾地区、拉丁美洲以及包括法国在内的西欧地区。 据悉,雷诺三星计划再开发26个新车型,而这款新车型也是其中一个。 另外威勒蒂兹称,公司计划将于10月底开始生产新款的四驱车,并将于11月底12月初投入韩国...[详细]
墨西哥汽车行业协会AMIA的数据显示,9月份墨西哥汽车产量年比上升9.5%至180,133辆 ,同期汽车出口年比上升24.1%至156,237辆,但国内汽车销售下降6%至86,545辆。 。 汽车行业是墨西哥最大的制造业。...[详细]
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UAW)向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立下“通牒”——如果到当地时间本周三上午11时,劳资谈判仍无法达成协议,工会将号召克莱斯勒的4.9万名工会工人进行大罢工。 业界指出,已被Cerberus资本管理公司接手的克莱斯勒公司有可能采取强硬态度,毕竟克莱斯勒已经关闭了5家组装厂,并且若工人罢工,克莱斯勒也有足够备货,不至于严重影响正常供求。 9月26日,工会在进行了两天大罢工后与通用汽...[详细]
本周一,德国宝马集团 (BMW Group)宣布,2007年9月份集团旗下三个品牌汽车销量同比增长7.4%,计141,952辆。今年迄今(1-9月份)宝马集团全球销量为1,094,849辆, 同比增7.2%。 9月份,宝马品牌销量同比增长了3.5%,计118,027辆,前3季度共销售929,379辆,同比增6.3%。 9月份,迷你品牌销量增长了31.2%,计23,805辆;前3季度销量共计164,891辆,同比增长了12.3%。 9月份,劳斯莱...[详细]
当地时间8日克莱斯勒公司 (Chrysler LLC)宣布,2007年第3季度该公司美国以外的市场销量同比增长了10%,共计149,800辆。第3季度克莱斯勒在美国本土市场的销量下滑了5.4%,致使全球销量为615,530辆,同比下滑3%。 克莱斯勒北美销售部执行副总裁 Steven Landry 表示:“北美市场对克莱斯勒的整体增长仍然很重要。尽管美国是我们最大的市场,但是,我们要郑重指出的是,随着我们不断扩大我们的产品组合,满足我们全...[详细]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