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SEG官网)
盖世汽车讯 据外媒报道,在IAA 2019法兰克福车展上,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赛格汽车公司(SEG Automotive)展示其最新解决方案,帮助制造商向高效内燃机、48V混动模式和电气化转型。赛格展示的产品之一是新款EM 1.25 电动设备。该设备燃效更高,能够提供足够的动力,实现综合电驱动功能,支持48V全混合动力汽车,甚至是紧凑型48V电动车。
用于48V混动系统的新产品
该公司表示,不论从排放还是基础配置方面看,在全球范围内,没有哪种单一动力系统解决方案,称得上是适应所有应用的最佳方案。然而,48V混动方案具有成本效益高、易于集成的优点,有望实现气候目标,满足二氧化碳立法标准。赛格预计,到2025年,全球五分之一的新车将配备48V技术,其中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将占31%,欧洲占35%。
该公司一直是这项技术的领导者,其助力回收电机(BRM)是唯一得到欧盟认定的生态创新48V设备,每公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低于标准1.8克。它取代传统发电机,将内燃机转变成轻度混合动力,显著降低燃耗及二氧化碳排放。BRM也是Schwalbe电动滑板车等轻型电动车的唯一引擎。
在2019年法兰克福车展上,该供应商展示下一代48V产品并预测汽车行业日益增长的需求:因为BRM大幅升级,新款EM 1.25更加节能,凭借25kW的功率,实现综合48V电驱动功能,包括轻度混合动力车和紧凑型48V电动车,更加节省成本。
混合冷却,功率密度更高
第二代升压回收机建立在其前身的优势之上,不仅易于集成,而且系统成本低。同时,BRM 2.8的设计紧凑,具有优异的功率密度和效率,所有性能指标都有所提升,包括启动扭矩、升压功率和连续功率。回热峰值功率提高至15kW,进一步提升减少CO2排放和节约燃料的潜力。与启动/停止系统相比,甚至可以减少高达8%的消耗。
赛格汽车印度公司总经理Anil Kumar M R表示:“新推出的BRM 2.8是一款性价比非常高的产品,能够满足气候保护目标和车队排放目标,是满足全球生产商需求的理想中短期解决方案。”
48V全混合动力
该公司表示,新款EM 1.25将48V概念提升至新水平。在整个动力系统中,25kW高效电机可以根据客户的选择灵活集成,包括变速箱(P2、P3)和后轴(P4)等。在实际环境中,即使与装有启动/停止装置的汽车相比,也可以额外节约高达19%的燃耗和二氧化碳排放。
EM 1.25具有灵活性,而且可以提供足够的动力,支持48V全混动汽车,甚至紧凑型48V电动汽车。比如,可以在后桥上安装两个 EM 1.25。比起目前的高压系统,这种解决方案的成本更低,而且高压系统需要特殊的安全体系结构。 Kumar M R表示:“在大幅减少全球汽车二氧化碳排放方面,48V动力汽车将成为关键因素。EM 1.25是我们持续研究和投资高压解决方案的基础。”
赛格新电机还具有运行平稳和效率高的优点。EM 1.25采用性能可靠的6相永磁同步电机提供动力,比起传统的三相永磁同步电机,振动、噪声和损耗更低。
动力系统的转变
在赛格的《动力系统的转变》白皮书中,经对独立来源综合分析显示,电动汽车有望在未来实现无排放驾驶。然而,赛格表示,目前,这受到消费者意愿、电池技术创新,以及全球能源结构的限制。即使到2040年,全球能源结构仍将以化石燃料为主。事实上,即便是在中期阶段,电动汽车也可能对印度、中国或美国等主要市场的气候造成纯负面影响。
根据目前的市场预测,内燃机仍将是个人出行的支柱。“即使到2025年,至少85%的新乘用车仍将配备柴油或汽油发动机。对于传统的内燃机,启动/停止和高效发电机可以以非常低的成本将燃料消耗和排放降低10%左右。
赛格SC70
在2019年法兰克福车展上,赛格汽车还展示两个具有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其一是SC70,这是一种性能强大的紧凑型启动/停止起动电动机(高达1.7 kW),适用于小到中型汽车。该设备可以定制,增加负载减震和降噪等功能,满足特殊应用需求。另外,PL7Q发电机为12V内燃机提供制动能量回收。这种解决方案具有超静、强大和可扩展性能,能够满足中到高能源需求。采用这种生态创新设备,汽车制造商每公里的二氧化碳排放权量可低于标准1.8g/km。
*特别声明:本文为技术类文章,禁止转载或大篇幅摘录!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9/10/030934453445I70130880C501.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客服QQ:531068497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
版权所有2011|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