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2019年第十一届全球汽车产业峰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隆重召开。本次论坛以“破局 重构”为主题。期间,C-TALK圆桌讨论的详细内容如下:
主持人徐政:尊敬的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今天也是临时受命,主持上午的圆桌论坛。今天的圆桌论坛主题是未来汽车行业价值链的展望。我们非常有幸邀请到四位嘉宾,现在先请四位嘉宾上台,第一位是奇点汽车战略和品牌副总裁赵强先生,第二位是安波福电子与安全亚太区首席技术官王忻先生,第三位是法雷奥中国区CTO顾剑民博士,最后一位是Velodyne Lidar总裁&CCO Michael Jellen先生。
众所周知,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到来,汽车行业正面临着汽车发明100多年来最大的变革,而这个变革随着新四化技术的推进和落地,我们汽车这个产品的形态,以及围绕最终端出行的方式,行业价值链都在发生变化。比如说汽车产品从以前车身底盘发动机、变速器以器械结构硬件为核心价值的,随着智能化发展的需求,毫无疑问,现在底层的各类芯片、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还有各种控制软件,以及智能相关的算法软件,这些都成为具有更高价值的产品形态。所以今天我们的峰会圆桌论坛,就是围绕这样一个价值链的变更来展开。下面第一个环节,请我们的四位嘉宾,做一下企业和自己的相关介绍。
赵强:谢谢主持人。在当下奇点汽车应该算是新造车势力当中的一员,奇点汽车是在2014年刚刚成立,如果相对庞大的主机厂来说,我们算是一个非常小的小弟弟。目前,已经出了两款产品,一个是中大型的智能化的S6,还有前天刚刚上市的全球战略性产品,与丰田合作和授权的S3小型电动汽车。
王忻:我来自于安波福,对于安波福有些朋友不一定很了解,我们的前身是德尔福,我相信没有人不清楚了,因为随着汽车行业的百年历史,我们差不多也有百年了。在2017年,安波福剥离了动力总成,重新成立了新的公司叫安波福,专门致力于自动驾驶领域。借今年的车展这个大好时机,有一个发布,做了中国第一个自动驾驶实验基地,这个是全球第四个实验基地。伴随着自动驾驶的研发,跟自动驾驶相关的产业,像娱乐、组装、安全等都是主力发展的业务。
顾剑民:我任法雷奥中国区CTO,汽车行业的朋友对我们比较熟悉,是法国巴黎的全球十大汽车零部件汽车供应商,在去年我们销售额在全球是192亿欧元,整个集团有四大事业部,动力总成、视觉、热系统,还有辅助驾驶。几乎可以肯定,在座的朋友您驾驶的车辆当中,肯定有法雷奥的产品。在中国我们是1994年进入中国市场,目前在全中国有36家工厂,14个研发中心,员工2万多名,其中有3400名是研发工程师。
Mike Jellen:大卫在04年的时候,做出了一个实时3D激光雷达的决定,对于自动驾驶车辆来说,这有一个极大的挑战,他希望我们能够实时监控车辆所在的位置。有了这样的一个实时3D的激光雷达,就可以解决这样的一个痛点。我们有3万多个传感器的出货量,总共有5家工厂,有700多名员工。
徐政:下一个环节,谈价值链和供应链体系变更之前,还是先谈谈技术发展趋势,因为这是直接导致技术变更的原因。大家知道在新的变革里,新四化技术趋势比较明确,通过这几年的发展,有一些相关的技术也通过产品开始落地,我们的技术也在不断的演变,所以我想今天还是请四位老总给在座的听众,再介绍一下我们自己对目前发展趋势的现状,以及对未来的一些研读。
还有更重要的是结合每一个公司,针对新四化技术的落地,公司的战略规划是如何实现?首先还是想请奇点汽车赵总,像您刚才介绍的发布了两款车型,有一个是自主研发的,还有一个是通过丰田授权的EQ,在这个基础上开发的S3,在智能化方面本身有所建树,那么请您对后面的发展趋势做一个介绍,尤其是在丰田授权基础上的车型有自动化升级的考量吗?
赵强:我想回答后面的一个问题,S3这款车也能给第一个问题做一个解答。丰田大家都知道全球著名车企,原来的EQ是一款全球车。但是,在此之前续航只有100多公里。丰田在寻求合作伙伴是很慎重,在全球进行了遴选,最终选择我们作为电动化和智能化升级改造的一个合作伙伴。这次不仅限于这款车技术的输出,是整车制造的和盘托出。所以对奇点的信赖度可见一斑。
在此基础上,我们做了一些什么样的变革呢?第一个是将续航历程从100多提升到300。另外一个,大家都在说,今天看到的车展现场,大家看到的是基本上每一个品牌都有电动化的露出,几乎都有自动化,自动化达到什么样的量级或者是解决了什么样的问题?这个是各家有各家的理解和解释。
而且在大家推出的车型当中,我看到很多都在增大续航,车身更大,轴距更大。但是奇点推出的这个车的时候,很多的声音还在质疑,大家都在求长、大,我们这个时候突然推出一款小车,我个人的理解:补贴这件事上,如果很早之前意识到,就会知道补贴不会是一个持续、强有力的支撑,这个我们早早就放弃,走出温室,让市场真正的洗礼。
在真正的都市交通中,什么样的续航历程或者是什么样的智能化水准,可以满足到基本的要求,而不是无限量。大家如果都搞竞赛的话,500、600更长的续航都是有必要的。传统燃油车油箱空着的时候是没有重量,但是电动汽车不一样,这个电车没电有电重量都在那里。搭载这么大一块的电池重量,像500公里的续航,像70度左右的电,电池的重量在两吨或者更大,相比于其他的燃油车要重很多。
这么大的一块电池,出行的时候,不管是什么样的状态,都是耗电。经过长时间的市场调研,我们发现在都市生活当中,真的没有必要搞这么大。当然我们不否认,我们也有大的,也有400公里以上长续航的。
在智能化方面,我们有一个想法,每一辆车、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属性。北京的交通它的城市建设速度,是永远不能跟车辆的增长速度匹配的,道路拥堵怎么办?难道永远摊大饼?难道搞七环?八环?如果每一个人有独特的驾驶习惯,驾驶DNA,通过智能互联传递到每一辆车上去,进入每一个品牌从A到B品牌的车上去,这辆车都能记录这个驾驶者的使用习惯。那么这辆车就是他自己的车,这个是从共享角度来说。
比如说S6这个车,任何一个曾经驾驶过这款车的人,再次进入任何沉淀的时候,这辆车会记得使用习惯,就不一定是买一辆,这样的话可以帮助到道路交通的缓解。所以在这方面,奇点汽车一直在做深入的研究。
刚才也讲,2014年我们刚刚成立,在传动、基本的汽车构造方面,我们虽然也经过了很多的努力,小步猛跑,但是我想说,我们在进步,大家都在进步,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去追逐、迎头赶上传统的主机厂,这个是我们必须要学习的。
所以这次也花了一点时间去各大兄弟友商展台去看看,特别感谢大家生产那么多的优质产品,让我们有机会去学习。我想奇点汽车在智能化方面,也有自己独到之处。这次感谢大会,也感谢我们的论坛,能有机会跟大家分享什么是真正合适、够用、解决实际问题的出行方案。
徐政:非常感谢赵总,解释了奇点汽车电动化、智能化方面的考虑,一个是电动化方面,不是说纯粹的光追求车的大、续航历程长,而是针对比如说都市使用场景,把车做得小、轻,这个是从电动化方面的考虑。自动化,从驾驶DNA角度切入,在共享车上可以记住每一个人的驾驶特性,导致我们可能不需要真正拥有私家车这样的一个概念,这个是奇点汽车从智能化方面考虑的独特视角。
那么下面还是沿着技术这条路,像王忻总介绍的,安波福是剥离出来的,安波福剥离出来以后,最关注的是出行移动技术的开发,还有一些技术解决方案的开发。从这个角度,我想还是请王总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下,现在出行领域的开发状态,以及安波福产品技术的战略规划如何去落地?因为这些新技术要逐步的开始实施落地。
王忻:安波福在自动驾驶这块地方的产品,就是想落地,做了很多的事情,最主要的目的是想把技术能够落地后,看看它会怎么样。一开始的时候,我们在拉斯维加斯,建立了我们的自动驾驶实验基地为起点,跟很多的实验基地不一样,因为是在城市开始跑,变成了拉斯维加斯无人驾驶网约车,大家可以通过APP点击,用户真正的体验到无人驾驶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我们在想,以后无人驾驶第一站有可能会在共享车,在公共交通上比较容易实现。为什么?路线比较固定,那么在行驶过程当中,所碰到的不可预测性的事情容易规避掉。
在这个过程当中,做了一件我觉得比较伟大的事情,我们觉得要做无人驾驶,这个产业很重要,所以一定要有一个开放的心态。所以我们在四个城市当中做的数据全部放开,现在在一个网站上面可以看到,4个城市所采集的数据,有多少数据呢?基本上在国外的这几个城市,140万张的图片,都已经被上传上去,而140万张图片基本上标注了所有的3D模型。无论是跟法雷奥等,和合伙伙伴共赢才能做好。
接下来在中国我们也是继续要做这个事情,这次嘉定做的是起点,伴随着很多的OEM厂家在推量产级别的L2 PLUS,车展可以看到很多的企业在说,有量产级别的L2 PLUS车,都是跟我们合作的。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的技术能够更加安全、互联,让老百姓体验到技术发展所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徐政:自动驾驶这些年是最火的、最多的话题,从L2一直到L4,或者是L5,前些年大家更加激进谈的事情,现在在逐步落实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的事情,我的理解还是要一步一步来做。王总给我们分析了从安波福角度一些想法。一方面是拉斯维加斯,通过建立无人驾驶的实验基地,一开始主要先通过公共交通这样的路线来落实,因为公共交通大家也知道,路线更加固定或者是稳定,更容易一些避免随机情况的发生。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我非常欣赏王总讲到的,数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需要大量的数据让人工智能或者是其他算法学习,来进一步演化。那么安波福提倡的数据公开化,愿意和伙伴一起共享,来推动这样的自动驾驶的一些技术的推进和开发。也谈到了在中国嘉定这边很多的公司L2或者是L2+的自动驾驶技术的量产化落地的产品,都是由安波福技术在后面作为支撑,非常感谢王总。
下面我想请顾博士,他是我们行业非常权威的专家,今天正好在谈智能网联或者是自动驾驶技术发展态势,还有法雷奥在这方面战略的规划。实际上法雷奥在2019CES展示了很多这方面的技术创新和研发,毫无疑问法雷奥也是全球最大的零部件供应商之一,做一些战略转型,所以想请顾博士做一些介绍。
顾剑民:谢谢徐总,法雷奥在2到3年前,就提出了这样的一个看法,汽车行业正在经历着深刻的技术变革,我们有三大技术变革,有电气化,智能网联汽车,数字化移动出行,相当于把汽车化当中的智能和网联连在一起,不管怎么样,法雷奥在这方面的投资是巨大的,我们也在试图把传统汽车行业零部件供应商,逐渐向高科技公司转变。为了这样一个转变,我们做了很多的事。
这三大技术变革当中首先是电气化,不光是在去年的北京车展,今年的车展,包括昨天有一个媒体发布会,专门在宣布一些,包括推出一些跟三大技术变革相关的技术和产品,对于电气化,我们主要是针对汽车电气化全系统、全方案的推出,不光是通常讲的高压电气方案,比如说特斯拉、蔚来这样的,还有48伏低压方案,针对客户或者是市场需求,既可以提供低压48伏轻混或者是P0、P4各种混合动力,甚至是48伏的纯电动车,通过法雷奥、西门子合资公司提供各种解决方案,还有各种都可以提供多样化的电气化方案。
回到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这一块,像徐博士讲的那样,从去年年底开始,大家都在讲自动驾驶的寒冬是不是来了?现在比较少讲L4、L5,更多的是怎么把自动驾驶产业化落地,而不只是做烧钱的动作。非常同意这个观点,反过来围绕着产业化、量产来推动自动驾驶。法雷奥是提供自动驾驶传感器谱系和种类最全的供应商,倒车雷达到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都有提供,这些传感器都是量产提供给客户的传感器,这个是跟一些友商的区别。
另外,我们在看自动驾驶模式情况下,当然是为了L4、L5方向来发展,但是先从一些可以控制的场景或者是一些落地的自动驾驶的模式开始。大家知道自动驾驶在有限的场景相对容易做到,所以主推的在前面差不多5、6年,法雷奥是提供驾驶自动泊车数最多的供应商,在全球已经有1200多万辆车装载着法雷奥自动泊车辅助系统。在2016年已经跟奔驰合作量产了遥控全自动泊车,也就是说乘客或者是驾驶员不需要在车内,可以走到车外,通过智能手机控制车辆自己寻找车位,完成泊车,全过程当中,驾驶员或者是乘客是在车外,这个是已经量产的项目。
而在去年2018年,已经跟国内的车企,像长安已经把它引入中国,中国已经有品牌可以做到这个。今后会有更多的全自动泊车的概念。
我们发现,对L4或者是L5载人的自动泊车可能有一段时间,在5年之内甚至是10年内不一定能肯定落地。同时在相对低速物流车或者是送餐车这是一个市场。所以在今年1月份,跟美团也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发最后一公里的物流送餐车,它的时速相对来说比较低,40、50公里以下,搭餐,相对用途单一,所以在这方面先做有限场景下的特定环境下的自动驾驶或者是驾驶辅助。
我们还在打造,比如说去年巴黎车展和今年的车展上,基于城市交通环境的L4的自动驾驶。大家都在做展示,很多的友商,包括整车企业,初装企业也在做,这个没什么太大的区别,我们强调一点,在今年的CES展或者是去年巴黎车展上展示的是用所有传感器,包括激光雷达,包括毫米波雷达,已经是量产,已经提供给客户的。也就是说客户通过量产的传感器,已经有可能做到刚才说的城市道路情况下的特定环境下的有限L4的自动驾驶功能,这是一个理念。
最后,除了自动驾驶以外,还有一个方向,数字化移动出行。大家可能简单的理解为:是不是就是共享出行?或者是共享汽车?的确是,包括共享汽车,但并不仅仅限制于共享出行,更多的理念是在希望提供给所有的客户一个定制化的更舒适、安全的出行方式。因为每一位用户,包括在座的都会对出行有不同的需求,每一天上下班还是出行或者是去度假,要求不一样,包括续航历程,是自动驾驶还是有人来驾驶?都是不一样的。最后会归结于你的需求是更加舒适、安全的驾乘环境。
所以在这里打造了很多跟智能座舱系统相关的技术,来帮助大家完成更安全、舒适的驾乘环境,这是我们对整个出行模式,最后数字化出行现代方式的理念的解释和技术的提供。今天也是简单的说了这些,如果大家有时间的话,可以到6.2展厅,来体验一下我们最新的产品和技术。
徐政:顾总在简短的时间里,展示了法雷奥相关技术和产品规划,在电气化方面,法雷奥提供了全系的电气化解决方案,从低压的或者是微混的48伏系统,或者是纯电动的驱动系统,从零件角度来讲,电机、逆变器等等都是有自己的产品。
顾剑民:除了动力电以外其他的系统都可以提供。
徐政:所有的技术开发是围绕产品落地来实施和推动,一方面在谈到从毫米波雷达到摄像头,到激光雷达,这些产品都已经量化,而且也是基于城市环境L4驾驶技术上做了展示。同时,在自动驾驶模式角度下,在自主品牌上实施了量产化。另外针对L4、L5的研发方向仍然在坚持,基于相对低速,用途单一的物流车上来实施,这一点也是非常清晰的。数字化出行角度也是非常火热的一个领域,从智能座舱,人机HMI的角度法雷奥也有所布局,是非常清晰的四化等效于你的三化方向,都有非常清晰的布局。
最后一个问题问到我们的Velodyne的嘉宾,毫无疑问激光雷达是自动驾驶落地最为关键的核心技术之一,Velodyne在这方面毫无疑问是行业第一,从这个角度,想请Mike Jellen先生,给我们再介绍一下目前激光雷达技术发展的态势以及Velodyne在这方面的产品落地的规划。因为激光雷达最早也是Velodyne从谷歌7万美元的价钱,一直到现在可能已经降到几百美元,毫无疑问,这个成本对于是否能量产化是最核心的,我想请Mike Jellen给我们大家做一个介绍。
Mike Jellen:谢谢您的热情洋溢的介绍,之前也提到我们公司一直在支持L4级别的自动驾驶,基本上各个项目所有的汽车生产商,和很多的创业公司、新兴公司都会用到我们的服务。今天很多人提到智能出行,这是现在的一个发展趋势,也是一个数万亿的行业。
我们会看到,技术的确可以带来赋能,现在面临的一个挑战是:发布新产品的时间,现在会有一些低速度的应用,但是要进行量产还是需要花上一些时间。我们希望能够促成一些重大的转变,每年有120万人死于汽车事故,在中国大概是每天有500人,所以我们也在不断的思考,我们能做出什么样的贡献?如果有一天技术能够得到有效的应用,每天能拯救500条生命,希望能尽快的发布这样的产品。如果我们知道这500人位于哪里,有可能会更快的实现这样的效果。
但在安全性和成本上也在不断的进行思考和探索,我们的创始人一直不断的强调。现在在研究3D的实时分析,在L3、L4级别,也和一些关键客户在做一些研发项目,希望能够尽快的推出我们的产品,来更好的提升我们的交通安全性。我们的激光雷达在不断进行技术改进,可以把体积做得更小,我们也宣布了量产的时间,有很多的生产合作伙伴协助我们完成新品的推出。我们还宣布了很多技术合作,和尼康在亚洲的合作。我们的行业在消费车辆上的应用最新的技术,从L2到L4的实践,我相信很快就能做到。
徐政:他们现在从落地角度而言是从低速驾驶车辆上采用应用,逐步过渡。我想继续问一个问题,非常好的技术也是自动驾驶必须要有的,但是现在我们的产品要求,一方面汽车的距离要求越来越远,或者是至少200米,分辨率越来越高,体积要越来越小,最关键的一点是成本要越来越低。我们Velodyne是怎么考虑的?成本现在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或者是未来预计大规模量产,是在一个什么样的价格区间。还有从成本角度,哪些因素是制约Velodyne的因素?
Mike Jellen:确实是激光雷达,我想回答一下您的问题,但是也让我有很多的想象。我们知道,激光雷达80%是电子元器件,所以成本确实是很高,就像我说的,现在如果是买100万个激光雷达,可能会有非常大的花费,可能有几十亿的花费。当然我们还是期待有很多的订单,但是现在我们看到,有5G或者是其他技术的发展,但是我们知道,现在对于车的验证,包括走在路上测试的车,L2到L4的程度。现在非常期待大的订单,但是这并不是一个全面的事情,有传统的电子元器件,整个集成在了激光雷达里面。不同的厂家,都是把这些电子元器件给打包,包括很多传感器、180度的传感器,或者是360度的传感器,成本角度来说,我们知道也是希望能够达到非常优的成本,促进大规模的采购。
徐政:这样是最重要的因素的话这倒是好解决的问题,我们谈了一些未来的技术方向、趋势以及对这些公司的考量。那么现在围绕主题的问题:我们肯定了新技术不断的呈现,而且事实上新的玩家也在不断的进入,另外一些新的技术,有互联网科技公司,有半导体产业的很多企业,甚至也有消费类电子产品的一些大的玩家,都有进入汽车产业。毫无疑问对于我们的供应商会产生重大的影响,而且也导致这个产业链上的重大变革。激光雷达现在是比较昂贵的,所以下面就展开问一下四位嘉宾,围绕这个话题来展开一下。首先想请问一下赵总,虽然你们是造车新势力,也是整车厂的OEM,传统的OEM跟供应商打交道的模式是固化,而且全球的一些大的厂家也都是比较明确的。
现在随着新沉淀体系或者是汽车以新的产品形态出现,这些新技术的应用,我们作为主机厂,跟供应商的体系关系,或者是相互之间的角色,是否有变化?或者重大变革是在哪些方面?你们是怎么考虑的?
赵强:现在主机厂生产运营模式和我们理解的有巨大的改变,也是新造车势力,因为资质问题,大家首先采取找OEM代工的形式来。我个人的理解,对于车市寒冬,产能受限或者是暂时有些问题的公司,他们对生产产品往往是偏低端。我们对于产品力的打磨,是在未来可能要持续的,在产品力打磨的过程中要和合作伙伴保持合作,不觉得谁强谁弱,谁来主导谁。之前曾经有定下做微车的时候,曾经有朋友提议:参考一下别的就行了。但是我们依然觉得,如果在传动方面还是需要有补强机会的话,那么就是拿出一个成熟产品来,就是和丰田合作。
第二点,智能化,这个角度来说,包括导航设备、救援,所有的都要和传统的模式有一个巨大的改变。比如说语音和科大迅飞合作,在此基础上进行我们所需要的更多的条目、理解+深入开发。一般情况下,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来合作,在这方面拥有多么独到的产线设计,足以覆盖到全产业链,通力合作是未来的趋势。
徐政:讲到这个问题,前面OEM最大的汽车供应商,现在新的时代,这么多新技术的涌现,我们跟主机厂的合作关系,是否会发生变化?我们自己的供应链体系,是否也会发生一些变化?新的玩家进来了,我们是怎么规划或者是管理?新的技术进来,我个人的理解,主机厂可能会针对一些单项的技术,直接绕过它,跟合作伙伴开发一些新技术或者是平台,是怎么考虑这方面的事情的?
王忻:先抛砖引玉,我相信顾博士待会儿会有更好的阐述。我觉得现在其实有很多的地方需要变,今天大会的主题其实也是破局。我们也是希望产生一些新的东西出来。那么有几点,我觉得是比较重要的,以前讲得比较多的是跟很多的合作伙伴OEM有契约精神,现在觉得应该是跟他们有盟约精神,从契约到盟约的转变。一个字的变,产生了很多的不一样,不一样的地方在什么地方?跟OEM从以前的上下游关系,更多的是想到:如何给用户提供他们想要的东西?如果能够有,对于大家来说这就是有价值的东西。但是如果说不能提供,对于大家来说就会谈到价格。
第二个改变,我们公司想要做的改变是从完成设计,到完美设计的改变。以前大家看SOP,交了就结束了。我们不能一开始就想的非常清楚,一定是慢慢的优化。在其中会有很多的阶段,不断的去看了东西跟市场、用户连在一起,如果有变化,不断的改,允许客户改,不仅允许客户改,而且主动跟客户说改。这样的话,跟客户之间形成非常强的纽带。
第三个改变,刚才也提到过,像我们做自动驾驶,我们OPEN了所有的数据,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合作伙伴,能够参与进来。那么我们在跟OEM之间,也从以前的遮遮掩掩,变成全部透明化。整个的设计、工艺、流程,可以进到我们的公司来,可以看到我们在做什么,可以检查我们到底哪里做的好、不好。有了这样的一个变化,有了这样的纽带关系,我们才能真正意义上做到以用户为中心设计我们的产品,否则的话都是空话。
顾剑民:第一个,整个产业链的变革,或者是格局的变化,不变是不可能的,变化才是常态,才是正常的一个现象。那么的确,因为刚才说到的三大技术变革,或者是汽车新四化,导致了这个产业链很多的变化。OEM更担心的就是代工厂,这就是一种改变。
同时还有另外一种改变,更多的是什么?智能网联、互联网,说的还不一定是新造车势力,他们掌握了一种核心技术,他们会不断的像徐博士讲的一样自己打造一片天地,导致了刚才您说的绕过激光雷达,这种变化里有,可能性的确是有。但是也有另外不变的东西,刚刚讲的那些初创企业,有拳头产品,低耗。但是同时也发现,这些初创企业虽然有核心技术,经常会发现什么?整个企业还是比较倾向于让传统的供应商当中做一个合作伙伴,帮助它量产。
因为真正的技术,从有一个demo到工业化到SOP,这是一个很长的阶段,特别是对于一些初创企业来说,是很难的,怎么样量产,怎么样OPQP流程,很多的初创企业从来没有听说过。变化是正常的,变化过程当中,相当程度上长期不变的一些东西。说到最后是什么?希望在产业链中各自找到增值部分,有自己的增值部分,别人没法取代的话,你可以活的很好。不光是不被淘汰,还可以活的很好。
徐政:同样的关于供应链的问题,给Mike Jellen,你是新入局者,从你的角度怎么考虑这个问题?
MikeJellen:从OEM的整个价值链是吗?我们在行业里面,有很多的探讨,大家有非常密切的沟通,任何一件事做成都不能够避免造成,大家必须要和整个行业来密切的合作。整个行业里,有着各种各样的合作方式,我同意。第一次的尝试,成功一次和一直成功是不一样的。我们有很多传统的行业参与者,都有很多的经验,但是在我们问题解决和软件开发上,也是要很多的创新思维,来打破思维的僵局。自动驾驶也在不断的逐渐推开,这也需要整个的通力合作,也需要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合作,我们的行业里面,所有参与者,都是要参与其中。
现在迎接许多的变化和动态,大家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并且找到资金支持,包括我们的车厂商、一级供应商等,这个是非常令人激动的时代,顾博士讲到变化是常态,价值链、价值流也是如此。但最终一旦我们找到了问题的解决方法,我们会发现在工厂里,工作人员的价值是不会消失的。
徐政:时间到了,稍微总结一下,因为这个产业的变革,带来产品形态,到各自从业者各自的角色,从OEM也好,从供应链也好,都在发生一些深刻的变化,由于时间限制没法展开,尤其是谈到各方在产业里开发里的角色问题。但是这里的变革也带来了供应商体系的变革,以及价值链的变革。万变不离其宗的是,我们在安全性、舒适性、感知性方面给客户带来的价值,这个是不变的,所有的变化围绕着给客户带来价值在改变。而且我相信,这个车不管有多新的技术,但是车终端的价格可能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意思就是说,我们实际上已经有很多的产品、技术,给客户带来更高的价值,这个是我对今天主题的一些理解。非常感谢四位嘉宾给在场各位来宾详细的解答,再次谢谢,谢谢。
敬请关注盖世汽车“2019年第十一届全球汽车产业峰会”直播专题
PC:http://auto.gasgoo.com/NewsTopic/183.html
移动:https://m.gasgoo.com/news/Topic/183
提示:本文为现场速记,未经专家审核,请勿转载!
*版权声明:本文为业内专家原创文章,作者本人对文章观点及内容合规性负责。如有疑义或转载需求,请联系作者。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9/04/19020839839I70100758C102.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客服QQ:531068497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
版权所有2011|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