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环境与能源压力、国家政策扶持以及市场的驱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呈现快速发展趋势。根据国家规划,到2020年,我国电动汽车保有量将达到500万辆;据预测,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超过120万辆,而纯电动乘用车将会成为主力;预计2018年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约为43GWh,预计到2020年我国动力电池总需求量约为90GWh,2025年动力电池需求量将达到310GWh。
双积分压力下重新定义汽车商业模式和内容
双积分压力马上就要来临,这不仅仅是一个政策调整的问题,更重要是对整个产业链来讲商业模式和内容有一个重新的定义。业内分析认为,真正的挑战或将在2021年左右开始,届时新能源车补贴将完全退场,而“双积分”政策将全面接管市场调节。在第五届汽车与环境创新论坛上,中国一汽新能源办公室副主任王德平博士也表示,政策法规推动了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其对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包括补贴政策和双积分等,不同级别的车需要采用一个更合理的技术路线才能保证未来法规的要求。
以混合动力车型作为过渡,正式踏入电动车时代
为了响应环保和政策的需求,不少车厂都宣布减少内燃引擎的车型,并以混合动力及纯电汽车作为未来发展目标。而根据各大车厂的时间表可见,大多选择以混合动力车型作为过渡,然后正式踏入电动车的时代。在第五届汽车与环境创新论坛上,广汽汽研院首席技术总监祁宏钟曾表示,从国家政策方面来看,发展PHEV和HEV车型是必须要做的事情。从市场角度来看,每年都在增长,虽然增长率会有波动,但是增长是一直在进行的。国内目前来看,混合动力的规模依然非常小,预计到2025年以后,增长将出现较大变化。
燃料电池基本已经达到产业化门槛
环保、高效、长续驶里程的燃料电池发动机被认为是柴油机的最佳替代品,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燃料电池的发展广受业内外关注。上海交大的机械动力学燃料电池研究所的章俊良曾表示,燃料电池跟锂电池相比较,有其特点和优点。总体来说,燃料电池目前各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技术进步基本上已经达到了产业化的门槛,除工业密度、寿命、成本还没有完全达到外,其他已经突破了要求。在日本、美国、加拿大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汽车燃料电池产业链,我国也在慢慢跟上。
材料、零部件和元器件等供应链仍然面临挑战
精进电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蔡蔚在第五届汽车与环境创新论坛中谈到,我国材料、零部件和元器件等供应链仍然面临挑战,以高速轴承为例,基本上百分之百依靠进口;以永磁体为例,永磁体的材料利用率比国外低大概5-10个百分点;以耐电晕绝缘材料为例,基本上是买国外的原材料回来生产电磁线,仍然需要进一步努力自主创新,使得我国的电机产业往前推进。
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进程中,仍然面临较多问题需要去思考和解决。比如,新能源汽车产业还面临哪些风险和不足?新能源汽车实现弯道超车,真正迎来“质变”将会在何时实现?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未来市场潜力如何?新能源车如何能实现智能制造?电动车充电设施以及全球技术发展趋势会走向何方?
回顾汽车与环境创新论坛,“新能源技术”始终被作为一个不可缺少的重点在历届论坛上被广泛而深刻的探讨。在第三届汽车与环境创新论坛上,演讲嘉宾针对发动机节能减排、汽车动力电池发展路线等主题展开了精彩发言。第四届汽车与环境创新论坛上,我们将新能源汽车技术探讨作为一个平行论坛,为参会嘉宾带来了一场关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的盛会,并且提出了针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建议。第五届汽车与环境创新论坛上,我们同样将新能源汽车技术探讨作为一个独立的论坛,邀请了众多专家、学者、教授、整车以及零部件企业高层,带来了13场主题演讲与2场圆桌讨论。
2018第六届汽车与环境创新论坛,即将于12月7-8日正式启程,本次论坛关于“新能源技术”的探讨,又将展现何种精彩,带来怎样的魅力?
2018第六届汽车与环境创新论坛—新能源技术论坛重磅嘉宾
此次论坛由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及盖世汽车联合主办。通过一个主论坛加六个平行论坛的形式,以“创新驱动,技术引领”为整体方向,涵盖新能源、智能网联、节能汽车、新材料及轻量化、自动驾驶论坛、智能制造与绿色制造等主题,完整覆盖汽车行业技术领域的研讨,通过活动促进汽车零部件产业创新转型升级、打造更具竞争力的整零协同创新关系,助力实现向汽车强国的转变。
参会群体
◆ 政府、行业协会权威专家,科研院校专家;
◆ 整车厂及一级供应商的总裁/总经理,采购副总裁/采购总监/技术研发院院长/总工程师;
◆ 经销商集团董事长/总经理/采购职能模块负责人;
◆ 国内外零部件供应商总裁/总经理/副总裁,商业拓展总监;
◆ 第三方服务供应商:金融投资机构,咨询企业,软件/方案提供方,工业园区等;
◆ 汽车行业资深从业人员;
◆ 各大高校相关专业学生等。
了解更多论坛相关信息,进入报名通道,可点击以下链接:
http://i.gasgoo.com/topic/qcyhj2018/#06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8/09/280535193519I70065263C106.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客服QQ:531068497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
版权所有2011|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