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2018已经过去一半,回顾上半年,不断有车企及相关企业之间宣布牵手合作,在政策和市场等因素的影响下,抱团发展成为许多企业首选的应对和发展的途径。盖世汽车小编分类整理了2018上半年重大车企合资合作事件,与诸君一起分享讨论。
① 新能源项目
北汽集团&华晨集团
6月27日,北汽集团与华晨集团在“第十届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暨展览会”上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对于国内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最早且主要市场将至饱和的北汽方面而言,此举可藉由华晨方面提供的支持,为旗下产品打开东北市场准备诸多必要条件,也有益于其新能源资源的再度整合利用;而对于在辽宁省内经营规模和利税总额最大的省属企业华晨方面而言,借助北汽方面深耕多年的相关产品技术,以及业务体系经验,同样可以促进其自身的新能源业务板块发展,并达成“双积分”政策的相关要求。对于合作双方而言,确实可以形成优势互补、各取所需的共赢局面。
比亚迪 & 长安汽车
4月17日,长安汽车和比亚迪汽车在重庆正式签署联合开发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将展开深度合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蓄能。
本次长安汽车与比亚迪汽车联手合作,意在综合双方各自擅长的领域,共同完成电驱三合一开发,分别搭载各自工程化平台车型应用,最终产出具备高性能、高集成、轻量化、低成本竞争等优势的新能源汽车,并达到量产批准状态,预计将在明年搭载长安某款车型上市。这不仅符合双方共同发展愿景,更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带来更多可能。
2月23日,长城汽车在港交所发布公告,宣称与宝马股份公司签署意向书,双方将以合资公司的形式开展合作,聚焦新能源汽车及未来技术,并实现MINI纯电动车型的本土化生产,接下来将对合资公司的具体细节以及合作模式进行协商。
尽管长城已入股低速电动车企河北御捷,可获得关联企业权益,但2017年河北御捷的平均燃料消耗量积分为30048,新能源汽车积分为13852,但仍难抵消长城近16万的负积分。宝马同样压力不小。前不久投资银行高盛将华晨中国汽车评级由“买入”下调至“中性”,原因是进口车关税减少或使宝马本土生产的销量及售价受影响,并称宝马5系在去年10月换代后,渠道价格下降也可能降低品牌及新X3的吸引力。因此,在市场尤其是双积分政策的压力之下,长城和宝马都迫切期待合资公司项目上马。
北汽新能源 & 麦格纳
6月18日,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北汽新能源”)与麦格纳在江苏南京签订合作协议条款清单,双方宣布拟成立合资公司,致力于打造对外开放共享的高端智能纯电动汽车研发与制造中心。
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表示,此举不仅将促进北汽新能源实现从“制造”向“智造”、从“高效”向“高端”的快速转变,还有助于提升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研发制造水平,促进中国乃至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对于首次在奥地利格拉茨以外的地区为客户提供整车工程及整车制造服务的麦格纳而言,同样具有非凡的历史意义。
本田将要与全球最大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CATL)合作开发一款电动车,该电动车被本田视为其全球战略的关键。该合作项目将开发主要用于此款新电动车的电池及其相关技术,本田将在2020年上半年在中国和其他地区推出该款新车。
本田在电动车方面的努力反映了在电动汽车日趋全球化的过程中,使用中国供应商提供的重要零部件是一大趋势。本田还计划在其他领域与CATL合作,包括电动汽车性能测试、生产技术和电池规格。此外,本田希望与CATL合作开发未来电动车。
5月初,大众汽车宣布与中国互联网约车服务商滴滴成立合资公司。
根据工信部已经公布的2016年、2017年大众在华两个合资公司的双积分情况,两个公司的燃油消耗表现良好,均实现了大额的燃油消耗正积分。但从2019年起,两家合资公司均面临高额的新能源积分考核。对于目前在华几乎没有新能源车销量的大众集团来说,新能源车即便生产出来,如果无法销售,那也是不可接受的压力。如何解决10万新能源车的销量,是大众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因此,选择与滴滴合资,成为了大众汽车解决新能源产品销量问题的最优解。
小结:在目前双积分政策下,新能源领域对传统汽车企业来说是必须要突破的大关,做到规模化量产更是不容易,相对于成立独立子公司这样耗费精力或购买积分这样耗费资金又助力竞争对手的方法而言,与成熟新能源汽车企业或电池供应商“联姻”显然是更快捷有效的途径。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8/07/16071143114370049744C102.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客服QQ:531068497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
版权所有2011|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