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13日,第三届力克汽车座椅及内饰论坛在上海举办。此次论坛中,来自车企及全球知名座椅内饰供应商将围绕“新能源汽车从设计到生产对供应链的新挑战”、“未来汽车用户体验设计中的智能交互"等话题展开探讨。此外,作为领先的汽车数字化裁剪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力克相关专家亦将会针对汽车座椅内饰最新趋势、汽车座椅设计到生产准备、及最终裁剪过程的一体化数字流程等话题进行交流分享。
以下为观致汽车高级汽车座椅设计师李啸寅在现场的演讲实录:
观致汽车高级汽车座椅设计师李啸寅
各位汽车研发产业领域的朋友们大家好!
感谢力克对于本次活动的组织,为我们提供了这么一次宝贵的交流机会。
其实相比在座的行业内的资深专家,我只是一个在汽车设计领域工作了五年的年轻设计师,今天我自己也很荣幸通过这次机会,和大家进行汽车研发领域的专业交流,也要同时向在座的各位多多学习!
今天带来的话题,是近年来围绕对未来汽车用户体验的设计中常常被提及到的两点:虚拟层面的智能交互,与物理层层面的驾驶体验。一般来说,在科技不断创新突破的当下产品研发的讨论中,智能交互的势头突飞猛进,已然也是最火热的时下流行,物理上的设计考量,似乎已经慢慢淡出人们的关注焦点。
拿智能手机举例来说。产品外观设计与物理上的体现越来越显得次要,尽管无论摄像头横着还是竖着,背板是金属还是玻璃这些设计差异每次都会迎来大量嫌弃和吐槽,但不可否认的是大家实际在乎的是硬件性能的进步和虚拟交互上的体验。
更何况,大家几乎都会选择不同特色的个性手机壳手机套,打造属于自己的手机设计。背板长什么样,在历经短时间的热烈讨论和吐槽之后也就没人在乎了。
我们就以现在突飞猛进的“科技”开始,作为关键字展开。
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因为科技的突飞猛进带来不断的演化和进步,在我们的出行方式上,显得尤其明显。我们依靠各类交通工具,可以旅行更快,走得更远,跋山涉水更是不在话下。科技,既带来提高生活质量和出行的效率,又带来让人们产生依赖的便捷。
而与此同时,人们也在各项运动方式中探索自身能力,甚至是身体极限,而这些运动,看起来则是一种抛弃对科技的依赖性,回归最原始纯粹的运动精神。
而这,只是“看似”抛弃对科技的依赖性。其实仔细想一下不难发现,哪怕是最最回归原始的运动挑战,都被科技渗透在各个方面,依靠各种科技辅助人们的运动。这些高科技的材料、面料以及设计运用,为运动提供了更便捷更舒适更安全甚至是更加强化肢体能力的体验,在各个属性得到加强的体验下,人们在其中获得更多的乐趣。
驾驶汽车或其他交通工具,毫无疑问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更便捷舒适安全甚至是更加强化的移动能力同样给驾驶带来了一定的乐趣。我相信大家用车的目的各有不同,追求的喜好也各有不同,但无论是追求性能,还是注重家庭实用性,或是要求与职业工作相关的功能性,驾驶感,一直也一定永远是许多用户在选车时所在意的重要要素之一。
毕竟,我们离科幻电影或是概念设计中的全自动交通工具的广泛使用还相对遥远,完全抛开驾驶感而是考虑在车里布置家庭影院和酒柜甚至鱼缸的出行体验并非当下的设计趋势;而我们确实已经早已超越了还在探索如何让用户掌握每一个车辆操控调教的年代,用户不需要成为一个车辆机械专家或者车手,才能了解如何让一辆汽车驾驶运作。
所以,我们最时下的设计研发注重点,则是面向未来短期内更新迭代的乘用车车型:依然需要驾驶,但在科技发展的加持下,驾驶难度越来越低,面向的用户人群越来越广。从而,在驾驶乐趣的提升上,科技加持与驾驶操控之间的平衡点,则变得尤为重要。
在科技应用与驾控体验之间打造最佳平衡点的例子之一,无疑是顶级超跑的产品体验。
顶级超跑的厂商们可谓是用每个时代最尖端的科技把产品武装到了牙齿,拥有强大的性能输出,卓越的空气动力,精密的电子电气以及更轻更强的材料组成。
毋庸置疑的一点是,超跑的设计不再像最初需要要求严苛的驾驶技能甚至是身体素质才能够驾驭,而是用更便捷更舒适的设计向更多的用户进行优化,使享受驾驶乐趣的门槛不断地降低。
在内饰中,这一点显得更明显:虚拟科技加持下的数字屏幕与物理操控相互配合,在以前的赛车中出现的粗糙简易的操控组件被触感更柔软更高档的设计替代,在内饰的设计上也更具备人机工程学、使用更轻更强韧更具亲和力的面料包覆,让操作更加简单舒适也更加安全。
科技进步带来的不光有虚拟体验上的进步,更有在物理造型设计与材料运用上的进步,在数字化互联化的同时,打造最简易的操控体验和最舒适的驾乘体验,让这两点形成一个完美的平衡点。
而这个平衡点,甚至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进行专属定制,(这里以保时捷官方网站上所展示的个性化服务为例)大家都知道基本上所有的豪车品牌都有个性化配置和私人订制的服务,使用户把驾驶乐趣进一步根据自己的个性而提升。
应了网上流行的一句话:没错,有钱就是可以为所欲为的。
而我们在研发面向更广泛更大众化的汽车产品时,随着科技和生产力的提升,广大汽车品牌不断向用户们提供更丰富的产品特性和附加配置,现在已被广泛使用的双区空调、多喇叭音响一起很多配置功能在很久以前也是只有豪车上才具备的特性。那现在只有豪车才可以专属的个性化定制的服务,是否也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更多的普通用户都能够选择的产品服务呢?
这个既由汽车品牌打造,又可以由用户选择定制的平衡点,是一个由虚拟科技体验与物理触控体验相辅相成的平衡点,它既包括了时下最流行的智能交互发展趋势,也包含了不应被忽略的对用户进行最直接接触的感官上的体验。
而这个平衡点所营造的驾驶乐趣,无论从虚拟科技角度还是物理触控角度,都是不能单单可以从任何一个产品特性上能够被定义的,这个驾驶乐趣,必须由完完全全经由用户而反射出来。不同的产品定位,必然会面向不同的用户群体,甚至会因为个性化的产生与发展带来越来越多的用户类别细分。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因为用户属性的不同,驾驶乐趣的定义一定也会不尽相同,而营造驾驶乐趣的这个平衡点,则会根据品牌、产品类别以及目标用户而各具特色。
接下来带给大家的就是一个具体的在这个平衡点上进行设计的概念车实例:观致汽车在今年四月底的北京车展亮相的概念车MILE 1
这辆概念车的名字MILE,源自于四个产品战略性定义:Multi-functional多功能,Intelligent智能化,Lightweight新材料和Electric电动科技。
而这辆概念车的诞生正是源于刚刚提到的这个简单目的:打造一个营造驾驶乐趣的平衡点。
我相信有了前面的铺垫,大家对MILE 1概念车设计策略的理解会感到简单很多。
我们对概念车的设计思考,起始于当下流行用各种智能科技和虚拟技术堆砌在概念车里的流行趋势。虚拟智能体验在汽车中的设计当然是时代所驱,这当然是绝对的进步,但我们因此也出现担忧:我们应该重视的那个平衡点会不会形成向一边严重偏移的现象?
而这辆MILE 1概念车,正是在努力呼唤最纯粹的驾驶乐趣。提醒人们在科技泛滥的时代中,不要忘记驾驶的真正含义,并且向经典汽车运动精神致敬。
当然,呼唤最纯粹的驾驶乐趣不代表抛弃现代科技。在最终的内饰方案中,大家可以看到的是现代科技与复古情怀相融合的设计。
整个内饰充满了高科技材料的应用,暴露的碳纤维结构不带有一点累赘,支撑着由大量Alcantara与冲孔NAPA真皮相互搭配的内饰组件,充分营造了轻量化、充满舒适性和档次感的乘坐氛围。虚拟交互屏幕并没有盲目打造出巨大的尺寸,而是在显示内容上重点体现必要的车辆状态与驾驶信息。内饰的各个组件设计风格带有浓烈的复古味道,带来经典汽车运动的产品感。
而我们的色彩面料团队在材料的选择上,高品质感的要求必然是所有所选材料具备的特性,而在材料的触感、颜色或延展特性上,材料之间的选择与搭配不仅仅限于图形和造型,而是会打造一种意境,一个主题。
图中展板上的是我们两个曾经探索过的设计意境,硃砂&烟雨,很多时候,意境的构建会形成很美的情景,准确的说是充满文化感的情感。
MILE 1作为一个定位于新能源性能车的这么一个车型,这些主题当然并没有使用在设计中。
打造了MILE 1概念车的主题,则是在构建一个彰显强大电动性能和充满纯粹感的运动特性的设计。
碳纤维材料构建了整个车身的核心,与铝合金的搭配提供了整车轻量化与高强度的结构。
在内饰软包覆件上选择了两种不同面料进行搭配:Alcantara材质所具备的更坚韧更轻量化的特性给这辆车带来了更优越的性能,带有参数化设计图案的打孔NAPA真皮营造了图形化的品牌特征,并利用两种面料不同的触感相互搭配营造出独具一格的触摸体验和档次感。
在核心的驾驶操控区域中,并没有选用过多的堆砌数字交互,而是用纯物理的按键与旋钮,甚至还有复古的金属杠杆。甚至在档位选择的设计上也选用赛道车型常用的按键式
在材质搭配上也是Alcantara+NAPA真皮与碳纤维与铝材的软硬搭配,轻量化与精致感的营造,大大加强了概念车的运动特色设计风格。
在所有的微小的内饰部件中,现代化的材料应用与充满了复古情怀的造型设计相互呼应,细节与零部件可以做的相当精致,极具仪式感。
(右下图 尾部盖板 - 在Alcantara面料上由碳纤维和铝合金材料组成的可调式后悬吊平衡杆,也是为前面提到的个性化定制所打造的功能性设计)
作为现代化的概念车产品,虚拟交互体验必然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驾驶信息以充满赛车运动的风格显示在仪表中,车辆状态包括空调设置则被安放在副仪表面板上,多媒体中心在另一块触摸屏上单独呈现,整个车内虚拟交互按照功能性被分在三块独立的区域各自运行,界面设计力求简单,逻辑清晰,在保证高效互动以外做到了最少化的信息干扰,使虚拟交互重点服务于驾驶体验。
但是在智能系统交互设计的过程中,我们甚至引申出进一步的理念:未来越来越智能的交互系统在虚拟层面上与用户互动的同时,是否还有实体化体验的设计带给用户一个更有生命力的智能系统?
这就是观致MILE 1的设计中最大亮点之一: 一个依靠电磁系统悬浮在车内的球形人工智能终端Mr.Q
同时,人工智能也是未来汽车发展(甚至是生活中)日渐强大必不可少的科技体验发展趋势。
人工智能同时也是在增强驾驶便捷性和安全性的同时,提升乐趣性的手段。
说到这里,大家也许觉得一个人工智能小助手的形象屡次在近两年的不同厂家产品或概念中见到,但观致在对实体化人工智能助手的概念设计早在2014年的洛杉矶设计大赛中就早已向公众面世。
(大家可以在各大视频网站搜索到2014年洛杉矶设计大赛 观致汽车的参赛视频)
在2014年这个设计视频中,一个可以被随身携带的智能终端小球,可以通过全息投影的方式与用户进行全方位的互动,互动的内容涵盖用户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
包括多媒体应用,包括日程管理,包括用车体验等智能互联等
Mr.Q的亮点就在于,这不光是仅仅类似于语音助手的人工智能,更是一个有性格的拟人化角色形象。在虚拟的交互中,它有自己独特的性格,有情绪化的表达方式,有幽默感以及情感共鸣,甚至能根据不同用户的喜好进行互动或是提出建议 - 已经超越了个性化定制的层面 - 这是一种主动式的交互。
我们相信,人工智能在设计思路上同样具备一个虚拟与物理体验上的平衡点,
在大家首先重视的软件系统开发和程序设计的同时,一个实体化的设计其实同样重要。
一个人工智能的实体设计由什么材料组成,具备什么样的形态,甚至是否带有形体上的变化动作:都能够带给用户在物理层面提供充满乐趣的体验,
观致MILE 1概念车的人工智能Mr.Q,在经过不同造型的设计探索之后,最终呈现出这样的设计:依靠电磁系统悬浮于车内,与2014年的设计概念一样具有可随身携带的便携性。拥有独立的智能终端设备及电源,依靠图像显示与音频与用户形成交互。
人工智能实体化设计,当然不会仅仅局限于一个小球的造型。
在产品造型的设计上,结合用户的日常生活方式以及使用车与产品额方式,实体化设计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也许可以结合车钥匙,甚至可以是穿戴式设备,更或者,会属于不同的产品类别。
如果是可以随身携带的AI终端,亲和柔软的面料包覆或许必不可少。
便于存放于身边或者各种包内袋内,持于手中时的材料手感须舒适有质感,甚至有助于电子元件的散热以及保护功能?
无论是腕带式还是其他类似耳机或智能眼镜的方式,穿戴式人工智能产品同样对材料面料有着很大的要求。
柔软性?亲和特性?防水运动性?可定制性?
图中是大家耳熟能详的BMW Gina概念车,特殊的材料配合可动的特性,给实体化的产品带来了乐趣无限的生命力。
也许人工智能实体化的产品可以像Gina一样,有可以变化的造型或动作,甚至把表情也实体化(眨眼、咧嘴等等等等)。
在物理交互上,让人工智能更能够被感知,更具象,更有生命更有灵魂-从而创造更多的使用乐趣。
让我们回到最初的起始话题:科技。
无论是汽车的内外造型设计,还是智能系统的研发设计,科技作为推动时代的关键,我认为,它的平衡不应该被过分的偏向一方甚至被打破,虚拟和物理方面任一点都不应该被忽视。
科技推动汽车研发的过程中,对虚拟技术的开发要求日益增高的同时,在实体化设计中对材料、面料以及创新的实体产品的打造的要求也一定会越来越高。
这些对打造实体化产品设计的要求,在今天所讨论到的内容后,我将其分为四点:
- 材料技术上保持不断的创新性,探索新的合成与加工技术,打造具备更好特性的材料与面料。
- 让造型的设计与材料的特性为使用者服务,在触摸和操控的设计上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 产品设计中材料面料应该超越在图形、造型和颜色的层面,通过不同的设计主题向用户塑造情绪上(情感上)的意境。
- (虚拟智能技术方面既然不是专家,自然不做讨论)但实体化的设计一定需要与虚拟智能技术的发展并驾齐驱,让优秀的物理体验结合优秀的虚拟体验,同步性的创造更好的产品。
这些在实体产品设计上的要求,不仅仅面向材料面料的工艺技术,更重要的是,也面向所有专业领域中的人,对设计与研发的思路与态度,希望我今天与大家分享的个人经验与见解能够帮助到每一个汽车行业以及相关产品行业的研发人员,更欢迎我们产业界的资深前辈们和专家们指正,在今后更多的交流里向我提出宝贵的意见,与大家一起交流心得!
谢谢!
(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敬请关注第三届力克汽车座椅及内饰论坛直播专题:
网站专题:http://auto.gasgoo.com/NewsTopic/110.html
手机WAP站专题:http://m.gasgoo.com/news/topic/110
*版权声明:本文为业内专家原创文章,作者本人对文章观点及内容合规性负责。如有疑义或转载需求,请联系作者。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8/06/1206013613670045278C303.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客服QQ:531068497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
版权所有2011|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