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算法是无人驾驶的灵魂,那么硬件平台就是无人驾驶的肉体。再高大上的算法也需要在硬件平台上才有实用价值。硬件平台的设计直接决定了无人驾驶对环境的感知能力,计算性能与能耗,鲁棒性,安全性等。众所周知,无人驾驶的硬件平台又分为传感器平台、计算平台、以及控制平台三大部分,未来硬件如何驱动无人驾驶?两者关系又如何相生相伴地发展? 基于此问题出发,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国家双创基地)主办,新微科技集团、新微创源、DELTA 11俱乐部承办、盖世汽车等单位协办的“未来硬件如何驱使无人驾驶”主题沙龙在上海举办。
新微创源总经理任佳致欢迎词
浙江中科领航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专家金星演讲题目是《带有操作系统的车用全液晶仪表》,详细阐述了该领域的产品发展现状。
青飞智能创始人&CEO孙一飞从限定场景自动驾驶的现状、技术流派分析等角度出发详细阐述了限定场景自动驾驶的目前发展概况,全面深度分析几种限定场景自动驾驶产品的商业前景、模式和逻辑,并提出目前限定场景自动驾驶领域所面临的挑战。孙总还介绍了青飞智能限定场景自动驾驶产品技术架构及青飞智能自动驾驶技术路线及产品化路线。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百人计划入选者田彤教授从ADAS与毫米波雷达、用于ADAS的毫米波雷达简述、SiCMOS毫米波雷达等三方面详细介绍了用于汽车主动安全的毫米波雷达情况。
上海智坤半导体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专家,东南大学教授朱晓东演讲主题为《智能网联汽车的电子标识》,朱教授提出无人安全驾驶的汽车必须是智能网联的 (V2X);随时随地实名认证的 (电子标识)。汽车电子标识 (electronic registration identification of the motor vehicle) 也称“电子车牌”,嵌有超高频无线射频识别(RFID)标签芯片并存储汽车身份数据的电子信息识别载体,RFID标签芯片中存储的数据可加密。通过对电子标识读取或写入的数据进行加、解密和数字签名、验签等操作,实现双向认证和加/解密功能。
苹果公司加州总部Siri数据模型分析师张贺婕在演讲中,从自然语言处理的原理和汽车智能语音系统的发展历程两个内容出发,详细深度地剖析了自动驾驶汽车智能语音系统,并介绍了美国车载语音领军公司Nuance。
ACT Lab顾问陈萧亮演讲主题为《量产无人驾驶汽车面临的挑战和硬件的需求》,指出量产无人驾驶汽车面临设计、成本、可靠性、耐用性、维护及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新业务拓展开发中心高级主管/教授级工程师胡莹现场解读了汽车行业政策及技术市场热点话题。
演讲结束后,围绕“中国无人驾驶可否先行进入中心城区复杂道路”这一话题,在场嘉宾进行了圆桌讨论。新微创源总经理任佳主持。
作为Delta11俱乐部系列活动,活动当天主办方带领俱乐部会员参观了上海机动车检测中心和上海微技术工研院“超越摩尔” 研发中试线。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创新孵化中心
上海微技术工研院“超越摩尔” 研发中试线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7/12/20022238223870030101C106.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