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届亚太汽车工程年会&2017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APAC 19 & 2017 SAECCE)于10月24-26日举办,本次论坛以“未来汽车与交通变革”为主题,携手行业领导、学会领导、院士、汽车及相关行业权威专家在内逾3000余位国内外业界嘉宾共同探讨汽车产业车厂与零部件协同创新和技术发展路径。以下是本次会议闭幕式现场实录: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进华做大会总结
公维洁:大家下午好,经过三天丰富多彩又气氛热烈的会议,第19届亚太汽车工程年会和2017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走向尾声。在此,我中心向大家表示感谢,向广大的参会代表,向广大的作者,向赞助商和展商,向支持年会和展览会的各位领导、专家,向参与年会组织的合作伙伴和广大的志愿者们,向来自美国、日本、韩国、泰国、印度、捷克、尼泊尔等汽车工程学会的朋友们,向一直坚持到最后的最亲爱的你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三天来我们经历了很多很多精彩的瞬间,首先我们有请张进华先生,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来做年会总结,有请。
张进华: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三天的19届亚太汽车工程年会暨2017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即将落下帷幕。大家都是参与者和亲历者,我想每个人对这次的年会,都有自己的评价。所以总结一定是不讨好的。但是我想还是对三天的活动做一个简单的回顾。
总体上这次学术年会可以说,活动非常丰富,我们有全体大会,包括开幕式和高层访谈,有三场院士论坛,34场专题分会和28场技术分会,有3场并行会议。另外一个,技术展览也有来自多个国家一百多个厂家,有近一万平米的技术展示。同时同期的活动有两场闭门分会,五场现场的发布及颁奖典礼,还有技术参观,和7场的专业试乘试驾,总的参会代表接近三千人,来自二十多个国家。
论文征集情况,总共收到885篇,最终录取456篇,其中英文论文占比超过70%,更重要的录取的当中,60%以上是青年工程师贡献的。在所有的论文当中,我们有将近90篇论文收入EI检索,第一次23篇论文收入我们创刊的汽车创新期刊。
会议和技术展示有机结合,我想是我们整个学术活动的另外一个特色。我们也是期望打造整车零部件和专家学者零距离这样的交流的平台,学会也集中展示了我们组织和发起的三大创新联盟的创新成果,全球的百强企业,特别是前二十强的零部件企业,基本上都参与了我们的技术交流和技术展示。这是总的展览的情况。
专业观众也是首次突破一万,今年达到一万三千多人,这些也是非常有效的观众。
第四方面,国际化,今年也正好借亚太工程年会的契机,国际化进一步提升,有来自美国、日本、韩国、泰国、印度、尼泊尔六个国家的SAE的组织领导和专家参会交流,其中有部分国家,美国、日本、韩国、德国、瑞典等国家还组织了专题的分会场。
会议我印象比较深刻的,第一个就是中国汽车技术战略国际咨询委员会第三次闭门会议,今年有来自通用、福特、丰田、本田、现代、电桩、一汽、长安等国内外知名零部件企业和学会、协会、汽车工业研究院等相关机构的领导和专家总共13位参加闭门会议,会议重点围绕双积分政策下的新能源汽车以及职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进行了充分的交流讨论,并为我们国家未来的汽车战略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会上,我们参会的CTO们跟汽车产业的主管领导也进行了充分的沟通。
第二个亮点,我们自2009年以来,在年会期间搭建了一个国内企业的CTO的闭门会议,自学会的技术管理分会成立以来,这个平台组织得更加规范、更加有凝聚力,今年有将近20位国内整车零部件企业的CTO或技术中心主任参与了讨论。我认为这个会议,时间短,但非常高效,大家比较充分的分享了在研发方面的经验。另外一个在非常重要的,对未来的汽车产业的技术发展趋势形成高度共识。最难能可贵的,大家高度共识,在未来的智能化时代,比任何时代都需要联合。产业链的联合,跨产业的联合,联合创新联合研发联合应用,我想这是大家的高度共识。
院士论坛也是我们年会开办以来,今年应该说是一个高峰这也得益于我们的院士的支持,得益于中国工程院的支持。今年总共有八位汽车相关领域的院士到会并发表精彩的报告。
另外有来自于产业、企业、行业机构以及高校的学界领袖,也发表了精彩的报告。我认为有对于相同问题的不同的看法的观点碰撞,但更多的是对于技术趋势的共识。还有一个我印象很深刻的,就是产业、技术的相互融合,产业边界的模糊,不同技术领域的研究,相互交融,而且在这样的交流期间,应该说还找到了相互联合的结合点。
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本届年会全体大会和十个分论坛围绕着自动驾驶、人工智能、V2X、信息安全、测试等关键技术领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基本的判断,我们国家在这个领域和国际先进水平还是有差距,但是我们仍然有自己的特殊的优势。
另外应该结合我们的国情来发挥体制优势,集聚汽车相关产业这样的优势资源,率先在中国推动智能化的发展。
本届论坛也是第一次组织了系列的新能源汽车相关的专题讨论,重点围绕双积分政策对于,或者说后补贴时代,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趋势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会议也达成一些共识,双积分是对新能源汽车促动的有效政策,氢能燃料电池将有更大的发展潜力。
本届论坛我认为还有一个突出的亮点,就是青年科学家在中间扮演重要的角色,开展青托工程以来,首批入选的八位青年科学家,以他们领先开展了一系列的学术交流活动,在前面也介绍了,60%以上的论文来自青年工程师的贡献,我想这也是学术交流这个平台的一个贡献之一,也是我们的一个宗旨之一。
我们学会,也是汽车产业界共同的梦想,打造一个高水平的汽车学术英文刊物,多年的梦想应该说在这次年会上实现了,一会儿我们的执行主编还要进行正式的发布,召开了首届的编委会,新闻发布会,我想在新闻发布会上,有问学会为什么要做这个事,我想,这是汽车产业发展到今天需要这个平台,我想国际先进的技术、理论、方法也需要在中国进行充分的宣传。这也是我们汽车学会作为一个学术机构的责任和使命。
今天我想,梦想实现了一大步,也在此感谢为此付出努力的各位主编、执行主编以及各位编辑们和编委们。
汽车轻量化联盟是汽车产业第一个联盟,也是第一个推动跨产业联合的联合创新的一种尝试,应该说非常成功,走过了十年,这次进行了总结,集中进行了表彰,而且组织了专门的车身技术研讨会。同样我们走过十年历程的,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这是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和大众中国十年精诚合作取得的成果。今年的主题聚焦数据化对汽车产业的影响,首次提出了我国汽车产业数据化的评估体系,我想对于促进产业的数据化进程,会有一定的帮助。
三天的活动,我想如果用几个字来总结,就是嘉宾云集,精彩纷呈,但这种精彩是在座各位共同创造的。在此感谢各位的支持和参与,也期待明年我们在此再相会,预祝各位代表回程顺利,谢谢大家。
公维洁:感谢张进华秘书长的总结。一直觉得组织年会的闭幕式是非常难的事情,很多人已经走了,我们要做很多总结的工作。我们一直在讨论闭幕式怎么办,但是张秘书长一总结,让我们看到年会三天有这么多的亮点,所以闭幕式是非常必要的,我们要坚持下来。这几天我们分布在各个会场,这样一看我们非常有成功感。
下一个内容,年会除了技术交流的范围之广,我们还希望说它学术引领的高度之高。我们是通过一些高层论坛、院士论坛,还有刚才讲到的这些国际国内的技术领袖的峰会,来体现学术引领作用。希望我们的学术引领不只体现在会场上,还体现在纸上,我们每年都会进行年会学术观点发布,希望学术观点能够在各个单位被学习,在各个媒体上被传播。下面有请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2018到2020FISITA主席赵福全教授来做学术观点发布,有请。
赵福全:进华秘书长已经介绍了在10月25号,国内主要整车、零部件以及跨领域的科技企业的CTO,包括行业的组织领袖,共计25人,参加了2017中国汽车CTO闭门峰会,并形成了大家的共识,以技术宣言的形式,由我代表技术峰会的全体领导进行宣布。
共识的标题是,把握产业全面重构的历史机遇,加快建设汽车强国步伐,2017中国汽车CTO闭门峰会技术宣言,2017年10月26日,上海。
当前,新能源与智能网联革命驱动汽车产业全面重构,不断深入。整个产业生态面临深刻变革,传统与新进整车零部件企业,信息及互联网公司、科技公司、新商业模式公司、基础设施公司及相关运营公司等,纷至沓来,跨界交流,共同汇集成一场前所未有的炙热盛宴。可以说汽车产业从来未像今天这样生机勃勃而又加倍复杂,诸多能力都成为未来出行服务生态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没有任何企业能够拥有全部的能力,产业渐趋无边界与企业经营有边界,正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矛盾,这就越来越需要各方相互理解,相互理情趋势、明确战略、清晰分工、有效协作。
面向未来的产业融合和转型升级,汽车技术向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的趋势更加明朗,并且将呈现技术创新与产品形态、商业模式应用场景以及用户体验创新同步并行相互交融的特点。
随着油耗与排放标准的不断升级,单独以发动机为动力源满足法规越来越难,但这并不以为着传统发动机将很快退出历史舞台,而是表明汽车动力系统电气化的步伐不断加快。未来发动机将与电池、电机有效耦合,结合双方优势,为车辆以适宜的成本计性能满足日益严苛的法规,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也为新能源汽车走向成熟赢得时间。传统发动机技术必须进行变革性的重大创新与发展,以适应油电耦合下的效率提升以及替代燃料的灵活使用。
CAFC与NEV双积分管理办法颁布实施,标志着中国汽车产业严控能耗以推动新能源双轨并行的政策组合正在形成。为保证新能源汽车可持续发展,逐步建立起市场化运作机制,由此企业发展新能源汽车成为必然义务。预期纯电动及插电式混合动力产品将得到快速发展,进而影响全球汽车产业的格局。
充电技术的进步及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将为电动汽车的普及与发展产生决定性作用。同时动力电池的回收与梯次利用,也将成为新能源汽车健康发展的关键要素。
燃料电池代表着汽车动力源发展可能的主要方向之一,正受到越来越高的关注。为了应对全球变暖的严峻挑战,及履行控制碳排放的国际承诺,氢能在汽车庞大产业链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中国必须奉行能源多样化战略,以应对任何潜在的变局。因此大力发展电动汽车的同时,要对燃料电池汽车进行战略储备和前瞻布局。
汽车智能化、网联化,被公认为是中国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智能网联汽车带来产业生态重构,垂直线性的产业链向交叉网状的生态圈演进,使汽车产业的价值总量提升、内涵扩展。中国优势的信息产业力量正加入其中,从而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增添新的强劲动力。
未来交通必然是多元化、集成化、一体化的全新格局,多种交通方式充分体现自身优势,并通过无缝连接有效组合,实现高效节能环保和便捷的移动出行。智能化、网联化的各种类型汽车产品将各展所长,成为智能交通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同时,智能网联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将相互融合,将为解决能耗、污染、拥堵及行车安全问题提供综合解决方案,从而支撑中国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面向本轮产业重构的深刻革命,最终的赢家将是创新型科技型差异型联合型和平台型企业,展望未来,汽车产业将进入产业融合、知识融合、技术融合的全新时代,汽车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将更趋综合性。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依然举足轻重,但与此同时,各种技术的整合集成能力将变得更为重要。中国汽车产业应以积极开放包容的姿态,开展更加广阔的深度合作,以把握产业全面重构的历史机遇,加快建设汽车强国步伐。
谢谢大家,发表完毕。
公维洁:谢谢赵总,希望我们各个单位都能够像学习十九大文件一样,认真学习我们的发布。谢谢大家。
其实我们都知道,人才是我们汽车产业发展的灵魂,学会其实在过去两年,在人才梯队培养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比如现在我们开始组织的,从去年开始组织的会士的评选,选出行业的技术领袖,还有我们从去年开始做的青年托举人才的工程,是培养未来的技术领袖。我记得去年在我们年会上,饶斌奖的得主耿昭杰(音译)先生有一句非常感人的话,他说我愿意化作一座桥,让年轻人踩在我的身上,去走向更远的未来。我想我们学会也愿意化作这样一座人才培养的桥。
到年会上来说,论文是青年工程师成长的一个非常必要的因素,年会也为青年工程师发表论文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今年我们年会收到论文885篇,录取456篇,其中英文论文332篇,其中青年工程师的论文是281篇,我们最终从中选取了8篇优秀论文,还有8篇青年工程师的优秀论文。下面我们进行优秀论文的颁奖。
首先宣读优秀论文的名单。
(优秀论文名单&颁奖)
(优秀青年论文名单&颁奖)
谢谢大家。下面的环节是我们第五届中国轻量化车身会议优秀奖的颁奖。今年是轻量化联盟成立十周年,轻量化联盟一直是在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等方面,为我们树立了典范。下面有请轻量化联盟的秘书长,同时也是学会的副秘书长,张宁女士,来主持这个环节,有请。
张宁: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又一次站在这里主持中国轻量化车身会议的颁奖仪式。这个会议到现在已经第五届了,仍然是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和轻量化联盟共同主办,由轻量化联盟和中信金属有限公司共同承办,为了保证我们交流的充分性,这些年我们一直把交流车型的数量控制在五款以内,今年也一样。今年参加交流的五款车型是,去年大家注意到我们都是全钢的车型交流,今年就有三款是钢车身,同时也有两款以铝合金为主的车型,今天我们可以讲,在这个会上又一次展示了中国工程师对轻质材料在车身上应用的理解,也表明了我们在新技术应用技术领域方面的进步,包括设计技术、材料制备技术和工艺技术,以及这三者的结合。
这五款车应该是非常吸引眼球的五款车了,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基于对设计技术、材料技术、工艺技术集成应用的理解,在碰撞安全性方面都能达到五星。第二,兼顾多种车型和筋骨了节能成和新能源车共同平台上的开发,在车身设计方面做了很多新的方案,而且付诸实践,在这次展示了他们实践的成功。
还有就是将结构的设计优化技术和车辆的各种性能设计要求进行了有机的统筹,确保了各项性能,包括空气动力学性能、噪声、震动、操纵稳定性、碰撞安全性、车身气密性等等。最后还有一个重要的轻量化技术。
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汽车轻量化技术正在快速和国际接轨。这五款车也有它们的特点这里做一个介绍。奇瑞带来的小蚂蚁,这款车铝合金的用量占白车身重量的66%,复合材料用量达到26.8%,没有使用高强度钢,只用了6.8%的软钢,在这样的用材方案之下,这款车的整车重量只有855公斤,白车身的重量只有165公斤,大家可以知道这有多轻了这个车。跟基础车型相比较,减重幅度达到26.7%,是非常可观的数据了。
但是轻质材料的应用还只是这个车实现轻量化目标的手段之一,高强度骨架结构的全铝空间构架的应用和工程师们在模块化集成设计、结构拓扑优化、板厚减薄优化等等方面的工作,让这款车安全性和减重同时达到要求。关于车身的全铝空间构架这个技术,跟大家多说几句。倒叙回去,这个技术是轻量化联盟承担的国家十二五科技攻关项目中的一部分,当时启动这个工作是2011年。2014年在北京汽车车展上有一款爆棚的车,是东风的铝合金车身混合动力客车,当时媒体报道得非常多,就是我们这个攻关成果。2015年在重庆举办的第三届轻量化车身会议上,东风公司展示了他们基于十二五成果的E30的全铝车身,大家在网站上可能都看到了这个车。这次我们又在奇瑞的小蚂蚁上看到了这个技术的应用,也表明我们在这个技术上不断的成熟和发展。
由此也带来了小蚂蚁这款车第三个值得关注的地方,就是在构建立足自主开发的跨产业合作链方面所做出的探讨。材料供应商华丽转身为零件供应商,由此带来了将传统整车生产工艺的四大工艺简化为焊接和组装两大工艺,大幅度降低生产制造的成本,也为我们思考未来汽车生产体系可能发生变化提出了新的空间。
宝沃带来的款车,BX5,是一款按照欧洲标准设计的全钢车,其中软钢用量不到30%,其余部分全部是先进高强钢或者是热成型钢。优秀的结构设计和工艺技术结合,让这款车的扭转刚度达到了两万五,轻量化系数只有3.02,对于一款SUV车,这个数据是非常不简单的,也是我们这次交流的三款SUV车上轻量化系数最低的。这款车的另外一个特点是各种胶的使用,点焊密封胶、结构胶、减震胶、折边胶、焊缝密封胶等等,加在一块儿有211米,也为很多的自主品牌企业提供了一个成功的案例。按照我们的要求,每个企业都必须介绍它的生产工艺,这个车的轻量化生产工艺,宝沃的这套体系也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充满规定4.0概念的无人工厂让我们非常感叹,所有的人看到以后都非常震撼。
那么蔚来带来的这款车是全铝车,我们在媒体报道上都能看到,铝合金用量达到99.4%,而且是高压铸造、挤压型材和铝板都有应用,在全球的SUV车型中,应该是铝的用量最高的几个车型之一了。这款车的白车身最后的重量只有335公斤,不仅车身,它的铝合金的应用也渗透到底盘、动力系统各个方面。应该讲这是吸收了全球汽车铝合金应用最新技术的一款车型,而且诸多细节方面进行了探讨,也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可借鉴的案例。
蔚来的工程师们也为我们分享了他们在蔚来新产品开发当中用材方案的思考和布局,也让我们也了一些新的认识。
至今为止东风汽车公司已经是第四次参加车身轻量化会议了,也为自主品牌车型的轻量化发展提供了他们的智慧。这次他们带来的风神AX4,从用材的数字上看没有什么特点,他们最大的特点一个是高强钢的应用占到了62.8%,还有一个就是他们的后备门采用了PP符合材料。在自主品牌当中,也是首款采用一体化设计热塑性塑料后备门的车型,不仅实现减重目标19.5%,也为汽车生产中后备门模块化装车提供了便利条件。这款车的另一个特点是以目标为导向,设计技术、材料技术和工业技术集成应用,他们有很多的方案,他们在会上详细介绍了他们的方案,最后告诉我们哪个方案是可行的技术路径,这对在场的工程师也是有非常多的启示。
此外,东风的工程师也向大家介绍了他们在车身下装平台化设计的技术策略,让大家感到受益匪浅。
重庆长安也是第四次参加会议,充分体现了重庆长安的合作开放精神。这次他们带来的CS55这款车,是基于对使用环境和消费需求的认真分析,设计了12条减重的路径一条一条落实,这12条路径包括设计、材料、工艺和连接,各有三条路径。在这些路径的保障之下,他们实现了白车身减重20%,零件数量减少17.4%,开发成本减少15%,开发周期减少20%,车身的刚度提高21.4%,模态提高15%,材料利用率提高15%,生产自动化程度提高35%,实现了整车重量成本性能的平衡统一。
前两天大家注意到9月28号,中央电视台报道了一款挑战全球最严苛的侧碰实验,就是这个车。所以我想,他们这个车能够在侧碰上有这么好的表现,跟工程师在这些方面做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会议整整进行了天,五款车型的团队做出了精彩的报告和演讲,参会的工程师也进行了认真的讨论,会议结束的时候按照我们的规则评了优秀车型和优秀演讲者。这次参加会的有二百多人,其中半数投出了他们的宝贵一票。
最后的评奖结果,我宣布如下。优秀车型一等奖,东风风神AX4,优秀车型二等奖,长安CS55,优秀车型三等奖,奇瑞eQ1,宝沃BX5。最优秀演讲团队,长安团队,最优秀演讲团队,东风团队。下面进行颁奖环节。
(颁奖)
感谢大家的关注和参与,我们期待明年再见,谢谢。
公维洁:祝贺各位获奖者,感谢各位获奖嘉宾,也感谢轻量化联盟。下一个环节,刚才已经提到了,经过几年的努力,在很多专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英文期刊终于创刊了。下面有请期刊的执行主编,吉林大学青岛汽车研究院院长,国家专家马芳武教授来做创刊发布,有请马教授。
马芳武:尊敬的各位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代表Automotive Innovation编委会向各位介绍英文期刊,汽车创新。作为汽车人,我们都有一个梦想,创办一份世界顶尖级的学术期刊,特别是目前中国汽车年销量已经接近三千万辆。这是时代的契机,让我们把最高的科学水平、研发成果和创新思想向全世界展示。
中国汽车界和学术界经过多年的发展,工程技术人员和科技水平迅速提升,涌现出了大量的科技成果,但是目前我国汽车行业优质稿源外流现象非常严重。关于我们期刊的定位,这是时代的召唤,中国汽车行业急需一份具有高水平的英文期刊,与世界接轨。为使科研水期刊主要刊登汽车研究理论、方法和前沿科技相关的最高水平论文,旨在打造面向全球汽车和相关行业的一级学术交流平台,充分体现汽车最新科研的交叉性、创新性和前瞻性。
我们的编委会实力非常雄厚,有李骏院士和赵福全教授担任主编,由我马芳武担任执行主编,另外我们还有三位实力非常雄厚的年轻助理主编。
我们的编委会来自于全球五大洲,世界顶尖的大学和汽车企业,团队汇集了汽车学术界具有最高水平和影响力的顶级专家,其中国外的专家占比60%。
我们的目标是把Automotive Innovation办成国际汽车行业顶级期刊,在论文质量方面达到SCI水平。我们不仅要吸引中国作者投稿,更要吸收国外非常优质的稿源,争取尽快被EI和SCI收录。
为了更好的实现这一目标,我们特地与全球最大的出版商Springer合作,利用其非常优势的国际资源,为期刊发行提供专业化的支持,并将期刊纳入Springer Link国际出版同步发行平台。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推动了中国科协和中国国家新闻广电总局的审批,成功申请到了国内刊号和国际刊号,我们非常有信心,明年初在全球同步发行此期刊,并和Springer进行全球同步,大家可以同步下载我们的论文。
朋友们,汽车界的同仁们,让我们一起携手努力,一起实现这一伟大梦想,为中国汽车行业第一份顶级的期刊,给我们编辑部,给我们汽车相关的编委出谋划策,谢谢大家。
公维洁:感谢马主编的介绍。也非常感谢马主编,还有两位主编,李骏院士和赵福全教授,还有助理主编,还有众多编委的辛苦付出,真的是非常不容易。
到现在我们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为大家提供了面向SCI水准的英文期刊,EI检索的汽车工程中文期刊,以及年会论文这样一系列的投稿发布的平台,我们在这里衷心的希望各企业、高校、研究机构来踊跃的投稿,我们也向来自于美国、日本、韩国、印度、泰国、尼泊尔等汽车工程学会来征稿,在这里还要道歉,其实我们还有来自于捷克汽车工程学会的代表,也向他们进行征稿,感谢大家。
下一个环节,我们进入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今年是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和第19届亚太汽车工程年会共同举办,亚太汽车工程年会始于1981年,作为国际汽车工程学会联合会FISITA的亚太区年会,由美国、日本、中国、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和韩国六国的汽车工程学会联合发起,每两年一届,由亚太地区的汽车工程学会联合举办。两年之后,在2019年将由泰国汽车工程学会主办APAC年会。现在我们有请来自于泰国汽车工程学会的嘉宾上台,来做2019年APAC年会的发布。
Chanat Ratanasumawong:首先感谢主持人的介绍,我来自泰国SAE的秘书处,我想在这里向大家宣布,2019年FISITA将会在2019年泰国曼谷召开,我们非常自豪可以作为主办方举办这次会议,我们也在此向大家发出诚挚的邀请,我们给大家准备了一个简单的视频。
(视频)
非常感谢大家,希望大家都能够来到曼谷一起来参加我们第20届的亚太汽车工程年会。
公维洁:下面有请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付于武先生和泰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Thibodee先生上台举行接旗仪式。
(接旗仪式)
谢谢,我们两年以后相约泰国。
下面我们还有一个来自于兄弟学会的活动,要在我们的年会上发布。大家应该对2012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在北京举办FISITA年会记忆犹新,FISITA年会是中国汽车行业举办的迄今为止最大的一次国际交流活动。而且对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的进一步的提升,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明年2018年FISITA年会将在印度举办,现在有请K.C. Vora,2018年FISITA年会的技术委员会主席,来做2018年FISITA年会的发布,有请。
K.C. Vora:大家下午好。女士们先生们,我来这里邀请你们去印度。
女士们,先生们,欢迎大家能在2018年的时候来到印度参加我们下一届的FISITA年会。我这里也有一个视频可以和大家进行分享。
(视频)
公维洁:谢谢。我们知道国际化是汽车产业的一个重要的主题,国际交流是提升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水平的重要的途径。学会也一直鼓励中国的工程师去国外参加国际的学术交流活动,这两个活动我们都鼓励大家参与。明年在印度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就是赵福全教授将在印度接任FISITA主席,2018到2020年的主席。今天邀请在座的各位,甚至不在座的各位,到时候我们一起组团,去做赵教授的粉丝团,欢迎大家。
到这里,其实我们的闭幕式内容已经全部结束了,我们这一届年会的内容也已经全部结束了。除了明天还有技术参观的活动。感谢大家,再次说感谢,除了感谢还有什么,那我们相约明年,明年的中国汽车工程年会暨展览会是在2018年11月6号到8号,继续在上海举办,欢迎大家继续参加我们的年会,继续支持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谢谢大家。
注: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嘉宾审核。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7/10/3004013813870026085C303.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客服QQ:531068497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
版权所有2011|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