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稚:接下来,我们会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圆桌互动。有请五位非常有威望的“大咖”,他们是:Polestar中国区总裁、北美汽车人协会主席沈峰,采埃孚汽车动力总成新能源驱动部总监欧洲华人汽车工程师协会秘书长朱朝宏,奕森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辛军,东风汽车公司技术中心主任,在日华人汽车工程师协会会长周剑光以及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院长成波。
首先请沈峰博士为我们介绍一下Polestar是怎么样引才的。
沈峰:相信前几天,大家都看到了Polestar有一个很大的新闻发布会,阐述了Polestar的一些基本的想法。Polestar在沃尔沃旗下会成为一个独立子品牌,它做的是高性能电动车,同时我们展示了第一款Polestar1的两个样车,同时发布了一些它的技术指标,峰值马力600匹,1000N/M的扭矩,加速性能非常好。我们介绍了它的底盘和刹车系统,整个操控性是非常好的。Polestar未来只挂Polestar的标,不会挂沃尔沃的标。同时发布会上也宣布了Polestar2和Polestar3都在积极开发之中。Polestar作为一家新的公司,也是新的开始,这样就免不了人才的问题。Polestar的制造将会在中国成都,因为看重了中国大的市场,也看重了中国在很多方面,包括电动化方面,智能互联方面,自动驾驶方面都会引领世界,所以放在中国也是大家可以理解的事情。
从人才角度来说,我也去了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7月份在合肥开的年会,也提到了很多这方面的问题。今天的中国汽车人才的需求可以用“巨大”这个词来形容,目前中国有太多的电动车公司,大家都需要人才,而人才就这么一点,每家公司都要用积极的方法来培养人才,而不只是挖人。培养有多种多样的方式,午餐的时候我们也聊到,我们是不是可以从协会、社会来提供一系列的培训,培养我们的人才梯队。现在在瑞典我们有很大的研发中心,大家知道沃尔沃在电动汽车研发方面是走在前面的,沃尔沃的C30电动车是2010年就在上海马路上跑了,确实是非常领先的,技术储备也是很多的,我们通过多种渠道招募人才,我们也从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培养,包括送到瑞典学习也好,通过工作中学习也好,通过工作之余自己去学习上课也好,通过各种途径可以来逐渐培养出我们内部的开发团队,来开发一系列新的电动车。
刘小稚:其实今天早上我们在听电动汽车今后制造数量的时候,看到在70万-20万中间有一个很大的空档,看来沃尔沃汽车对市场的了解是很精准的,你刚刚讲到的刚好在这个品段里。在电动汽车方面也有很多挑战,在人才方面的竞争也早就开始了。
电动汽车是缺少不了零部件的,我们都知道电驱动非常重要,接下来我想问一下采埃孚朱博士,采埃孚在中国的布局和人才方面的情况能不能简单介绍一下。
朱朝宏:首先我非常高兴,重逢的感觉总是很舒服,首先我想说一点感谢的话。组委会每次都是不离不弃邀请我来,我非常感谢。第二在座各位坚守岗位,听我们最后一轮讨论,你们的坚持也是对我们的信任,我将尽最大的努力回答各位的问题。
回答主持人的问题,这是一个带有挑战性的问题,人才在市场上的竞争给我们的挑战是非常大的。我在中国出生长大,之后到德国读书,本来是想回到中国大学当教授,后来改变了,留在德国工作,三年前采埃孚把我派回来,我的任务是组建团队,招兵买马,制定电驱系统的一系列决策。这个大市场我们要站稳脚跟,必须要立足国内,利用国内本土的人才力量。
第二,采埃孚是德国公司,必须要结合德国人的思维方式,说的难听点叫非常的死板,其实更多是一板一眼地去做,这个速度可能很慢,不大适应中国形势,如何把中国目前推向前进的状态和德企的特点结合起来,这是我当时的第二个挑战。
第三,如何满足市场的需求,这需要人才来做。我们必须要把挖掘人才的重点放在本土,以中国人为重点,年轻人也好,不同梯队也好。我兼职欧洲华人汽车工程师协会主席,我们协会总部在德国,我们尽量利用那边的行业的关系网,包括企业、高校、零部件、主机厂,与他们结合起来,通过这个和汽车有关的社会网络,发现人才我们会赶紧招聘。同时我们公司人事处结合社会上的猎头来找人,而社会网络是带有一种偶然性的。还有一点就是私人交往,经过沟通交往,如果大家志同道合,大家共同上一条船。
刘小稚:现在德国公司不仅找德国人才,也在找中国人才,所以在座的中国公司大家看到了,刚刚沈峰博士讲了从大学培训、社会招聘,人才确实是下一个时代非常重要的,是大家需要去抢占的资源。
下一个问题我们要问一下辛军博士,你作为最早从美国回来的参与自主品牌建设的外聘专家之一,而且你在传统车上做了很有经验,而且仕途也是非常好的。现在你跻身海归,自己创业,你做的东西又跟新能源汽车相关。你在创业过程当中遇到什么样的挑战或者是想法,和大家分享一下。
辛军:再过一年的话,就是回国14年了,我在美国也待了14年。2015年之前是在主机厂,也就是从甲方转换成乙方做零部件,而且是自己创业做零部件。刚刚刘小稚对初创型企业是两个问题,一个是如何把零部件做好,一个是人才培养上有什么体会。
2015年我创办了奕森科技,我们的企业文化是倡导共同发展,共同发展是指什么呢?就是所谓的社会价值、企业价值和个人价值协同发展。我们说一个人的成长,我们经常说这个人想不想做事情,能不能做事情,最后能不能做成事情?企业在这三方面都可以发挥作用。
首先,一个人能不能发挥作用,能不能做成事情,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很重要,同时企业可以为人才创造什么样的平台也非常重要。奕森科技在企业平台方面,在两年多一点的时间里,我们建成了涡轮增压器、发动机等很多零部件实验台,建立了完整的仿真分析手段。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招的工程师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利用世界领先的开发手段,将他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转化为产品。
第二,如何抓住市场的机会?未来汽车趋势很大的一个驱动力就是排放和油耗。中国汽车市场每五年油耗要降低20%,如何达到这个目标,传统动力总成效率要更高,另一方面是电动化。基于这样的判断,我认为未来5-10年时间里,一个主机厂如果说选择不同技术,他非常关注的是每降低1%的油耗我付出成本增加是多少?涡轮增压器是一个非常好的产品和技术。2015年,中国市场30%的汽车是涡轮增压器,未来90%的汽车将使用涡轮增压器,涡轮增压器做得好的话,成本增加1000块,汽车油耗可以降低15%,性价比是非常高的。
因此我们这个平台一方面可以使人才做事情,我们的研发平台可以使他们做成事情,另外工程师一定要靠实践来成长的,不可能在课堂当中培养出来。中国的工程师如果说放到合适的岗位上,放到合适的项目当中,成长是非常快的。很多中国工程师,在我接触过程当中,做了5年之后,他的经验其实不会比国外十年的工程师经验差,因为之前5年、10年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黄金期,一个工程师想学的话,在5年时间里,他所接触到的,他能够实践的东西在国外的成熟企业可能10年、15年都不一定接触到。
刘小稚:当然,新的技术要不断学习,周剑光是东风汽车的,你现在做的东西也希望可以用到东风车上,东风和一汽成立了前瞻共性技术创新中心,这个创新中心主要是整合利用社会资源,交流合作,今天我们谈到的这个交流合作不仅是从资源,也是从人才角度的?
周剑光:今天参加这个会议我是两重身份,一重身份是在日华人汽车工程师协会中国分会会长,一重身份是东风汽车公司技术中心主任。到全球华人汽车精英联合年会,除了行业交流之外,在这个场合还可以碰到很多老朋友,而且自己当时就是通过这种场合和国内交流、接触,最后自己回来了。回来之后在公司,到明年整10年。包括在今天的会场上,看到了很多老面孔,原来是以日本的为主,现在欧洲、德国、法国、北美越来越多。所以参加会议又轻松,又高兴。
今年2月17日,一汽和二汽两家企业宣布共同建立前瞻共性技术创新中心。当然这是以共性技术为关键词来谈的,技术谁去做?那就是人才。没有人才这个载体,技术是无法谈的。
我们当初建立共性技术中心是基于几点考虑。简单来说,一是以前我们中国自主品牌和国外相比是大而不强的,二是汽车行业面临一些新技术,用赵福全教授的话来说就是颠覆性技术,比如说智能网联汽车、燃料电池汽车、轻量化碳纤维技术等等。这对国内汽车厂来说,以前的积累非常少,只是做了一些研究,真正立项之后开展研究,做成产品这一块,相对来说国内还是比较薄弱的。既然大家都觉得要做,那么大家就一起做。
当时在做这个创新中心的时候,有两点很重要,一个是前瞻性共性技术。还有一个非常重要,就是人才,在这个技术创新中心当中,我们把人才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东风通过十年积累,我们的架构、产品线等等方面形成了比较好的基础,我们的人才队伍也是有了一定积累,我们的组织体系,我们的流程开发也是比较完善的。这当中存在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在研发中心当中如何增强人才创新的氛围,如何激发年轻人的创新热情,这些方面是国企不如民企那么灵活自由的。我们做项目的时候,要进入KPI、QCDP,可能晚了一天,一个礼拜就要扣奖金,稍微晚一些,就这个不行,那个不行。我们看到汽车行业之外,比如说IT企业,他们就非常灵活。包括迭代研发等等,我们如何进行跨界融合,有研发模式的变化,商业模式的变化,如何以人为本,去做一些创新,在人才机制上做一些创新,这是我们现在央企和大国企当中问题比较突出的,因为你要做一个机制体制的改变真的是不容易。
我也很同意李院士的一句话,就是产品。自主品牌做产品已经解决了从无到有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是要做技术,技术之外我们还忘记了另外一个词,就是知识。现在我们的知识积累现在有所忽视了。这些东西未来要一步一步去走,实际上关键就是人才,如果说没有人去做,这些东西都是做不成的。
刘小稚:非常感谢周剑光,你谈到了产品、技术、知识,刚刚沈峰博士也讲到了作为一个新的电动车品牌,决策的灵活性一定是非常高的。一汽、二汽之间的合作,我们看到人才变得这么重要,那么大学是怎么培养人才的就变得更加重要了,接下来我们听听成波老师给我们谈谈,从大学培养人才角度,我们刚刚提到一方面人才要有才智,要有知识,同时还要找到一个平台,你们在这方面是怎么做的?让这些人才到了社会上马上就可以被用起来?
成波:我是清华大学汽车系的成波,非常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大家交流。刚刚主持人给了我一个命题,让我谈谈人才培养。人才是企业的第一大资源,人才培养有几个观点。
第一,人才培养是分阶段的,必须要紧密合作和衔接才可以持久。从大学角度来说,最基本的使命就是人才的培养。中国对于人才的培养,大学的教育经过几个阶段的变化,现在又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1949年以前,我们姑且不说。1949年之后,首先我们是学苏联,按照工程师去培养,就是大学毕业之后能不能马上上岗,能不能短平快培养人才,把专业分得非常细,强调实践环节。到了80年代之后,做了一些调整,以前清华都是5年的教学,非常重基础,除了强调实践,同时我们学的数学、工程基础都比其他学校要多,我们的数学要学一年半,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学的非常多。调整之后有点学北美,强调宽口径,强调通识性教育,并不强调大学毕业之后马上可以进行应用开发。实际上原来的教育虽然说马上可以上岗工作,但是也带来了一些束缚。比如说我是学汽车的,汽车以前是两个专业,一个是底盘,一个是发动机。你大学一入学就是学底盘,学5年下来之后,就认为发动机不是我的专业方向,根本没有想过研究这个问题。当然也有工作岗位之后转型去做发动机的,那是少数,同样发动机往底盘转也是有障碍的。这就对人的发展形成一种束缚。之后,清华改成四年制教育了。现在清华一方面是强调综合性大学,当然工科还是清华最强的,基本的东西还没有丢掉。确实为行业培育了很多人才。
第二,人才进入工作岗位之后,职业人才的培养。我们国家的企业缺乏在职培训体系。大学只有4年,不可能学到所有今后需要的东西。人的一生经历的行业、工作岗位可以有很多种,一个好的企业不仅要出产品,如果说你培养的人才比产品培养得更多,你一定是一个成长型,永远不会衰退的企业。所以在这一块,我们整个职业培训的体系,现在很多企业像上汽、一汽、二汽,他们有一些内部的职工大学,这个培养还是比较成体系的。不过很多零部件企业在这方面是比较短缺的。现在我在的位置是在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我们本来想做的事情衔接大学和产业,从产业功能来说,相当于一个供应商,不直接出产品,是一个科技服务业,我们的基本职能一个是产生技术,产生解决方案,是技术的供给。二是要实现推动,实现技术方案的产业落地。产业落地是两种渠道,一个是和企业合作产业化,一个是新技术通过我们的孵化,实现商业落地,三是人才培养。不仅要承担大学的通识教育,还要帮助企业建立它的教育体系,同时能够进行一些针对性的专业化培养,这是我们的基本情况。
刘小稚:谢谢成老师,你讲的这个,相信在座做企业的人一定是非常感兴趣的。刚刚各位讲了很多人才方面的措施,今天我们谈到很多新兴领域,电动、智能、网联、轻量化等等方面,各位在人才方面做了很多,你们最大的挑战是什么?我想你们肯定有一些困境和烦恼的。包括在整个过程当中,你们有一些什么样的建议?
沈峰:一个很有挑战性的问题。我举一个例子。刚刚的演讲嘉宾谈到了轻量化,碳纤维这个词大家并不陌生,但是碳纤维用到量产车上其实是刚刚开始。
目前我们在谈人才,我们今天是全球华人汽车精英联合年会,当我把汽车供应商请到瑞典总部的时候,每家供应商都会带一些欧洲的专家来,其实潜意识就告诉我们,你看欧洲人的技术肯定比中国强,尽管我是中国供应商,但是我可以带欧洲专家来。
其实我很希望有一天,当谈轻量化的时候,是带中国的专家过去,一看有专家过去就证明企业很厉害。就像马云做演讲,不仅是代表了阿里,也代表了中国领先全世界的信号。我们非常幸运,我们生在一个变革的时代,在每天的生活当中,我们会一直体会到。我以前演讲当中经常以沃尔沃做例子。包括朱明荣秘书长也谈到了自动刹车技术避免了追尾的问题,其实很多技术进入到我们每天生活当中。在技术发展当中,对人才的渴望,企业诉求是非常强烈的。
以轻量化为例,全国的轻量化专家真的是为数不多,但是中国现在非常愿意探索新的东西,愿意创造新的东西,所以中国在轻量化方面的探索,我看到了这方面的精神非常可嘉。我希望很快中国在这方面可以赶上来,并且在汽车行业当中,中国的轻量化也可以走在世界的前列。
刘小稚:朱朝宏博士有什么样的看法?
朱朝宏:说挑战,我自己亲身经历的,我认为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对号入座”。中国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相对传统汽车和世界的差距并不大,甚至有的地方比西方发达国家更加超前。与此对应的,中国人才市场也并不逊色西方。既然这样,那有什么样的挑战呢?那就是“对号入座”,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不是这个市场上没有人才,有,但是我们需要的,往往每一个工作职位都是比较专,比较具体的,在人才的大海当中去捞一根针是比较难的,这个挑战是非常巨大的。为什么我很高兴参加这样的会议,如果说社会上的有识之士,有兴趣搞电驱系统,可以来到我们这里。
辛军:我想讲三点。第一,中国汽车市场比美国、德国、日本三个国家加起来还要大。这么大的汽车市场,我是做零部件的,我是充满信心的,应该可以培育出一大批世界上有竞争力的企业。你看美国、德国、日本,有非常多的知名零部件企业,但是中国很少,像福耀玻璃这样的企业凤毛麟角,但是未来一定可以培养出来。
第二,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是跟随国产化发展的,这导致很多供应商的思维还是国产化的思维。就是辛总你有什么零件,我给你做,我有多少的机床,有多大的生产规模。其实我们向前看的话,今天这个时候,到2020年,中国的排放也好、油耗法规也好,和欧洲是一样的。在中国市场上投放的汽车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欧洲一样。以前国产化的理念,或者说跟随欧美的技术,现在没有时间给你去拷贝了。这意味着中国的零部件企业包括整车厂,要有前瞻性,要知道5年、10年后需要什么样的产品。从这个角度思考这个问题的话,我认为今天这个时候对很多有志于投身中国汽车市场的专家来说,是非常好的机会。今天这个时候,需要原创的技术才可以满足排放和法规的要求。这样的话,反过来在海外学习工作了十几年,接触了世界一流技术的人,无论是加盟国内企业还是自己创业都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第三,从我们企业来说,我需要对涡轮增压器,对整体研发都很清楚的人。但是这方面的人才是比较缺乏的,我们知道所有外资企业在中国,核心的零部件研发都是放在国外的。考虑到这一点,奕森科技在成立之初就决定在法国里昂就成立了研发中心。目的就是希望今天这个时候,全球人才都可以为我所用。
周剑光:08年底回来之后,现在在技术中心当中也没有一个正式任命,实际上东风技术中心海归招聘都和我有联系。用不太成熟的话来概括,就是招人难,招领军人更难;用人难,用好人最难;横披难难难。
招人这一块,如何在一次招聘宣传会上,通过一个小时的Q&A我就一辈子回到中国了?我回到什么样公司?是自由品牌还是合资品牌?是国资还是民企?这种选择对本人来说也是非常艰难的选择。反过来对公司来说也是非常艰难的,以前我们到海外招聘都是招高层次海归领军人物。用我个人的话总结,就是请你回来在技术上要独当一面,我们请你回来不是说边做边学,而是说你回来之后,必须要懂。我们团队年轻人不知道这些东西,你知道这些东西,回来之后带领团队把技术提升上去,把产品做出来。在5年前,我们招领军人物。
但是最近几年有了很大变化,比如说我所在的在日华人汽车工程师协会,我们大概是在07、08年的时候,连续三年回来了50多位海归。但是最近5年要再去招高层次独当一面的领军人物就很难了,该回来的都回来了,不该回来的当时一时冲动也都回来了。现在一看都是很年轻的博士,或者是只工作了几年的海归,这个时候你招他回来还能独当一面吗?
另外汽车行业发展很快,有很多的新技术。比如说人工智能,这几年我们一直把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放在第一位。现在要去国外招人工智能人才是招不到的。因为人家也发展没几年。这是招人难。
第二,用人难,用好人最难。实际上你看看汽车行业里面,我们看海归3.0的话,我们两年前有一个命题是海归的宿命就是又得回到学校。从战斗一线,满怀信心要为祖国事业大干一番,到最后难道海归的宿命就是在学校当教授吗?不可否认,确实也有一些海归水土不服。当然,我是两方面都有,现在我们团队还不错,我们有9位,10年当中一共引进了11位,最终2位离开公司,还是比较稳定的。
刘小稚:人才我们需要谈论的东西还很多,但是人才一定要“对号入座”,无论是海归还是招人,还是用人,都要“对号入座”。包括讲到招人难,用好人更难,确实我们企业用人过程当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难。
(本文来自2017“中国拥抱世界”汽车产业创新论坛, 根据现场速录整理而成,如有错漏,敬请告知)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7/10/2407042942970025735C102.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客服QQ:531068497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
版权所有2011|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