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世汽车:请介绍下捷富凯目前在中国的业务发展情况?占全球的市场比例大概为多少?2014年,捷富凯中国启用多条往返亚欧间的门到门铁路运输线路服务,目前运营情况如何?
冯博礼:捷富凯于1995年进入中国,在北京设立办公室,至今已有20多年。捷富凯中国子公司正式成立于2008年,如今在10家分公司中拥有两千余名员工,包括武汉(与东风)和深圳(与民生)的两家合资公司。在2015收购荷兰货运代理公司IJS Global之后,广泛的业务范围让捷富凯能够为汽车及其他行业的复杂供应链提供服务,如电动车、两轮车和医药行业等。在中国,我们的供应链活动主要包括:
- 为菲亚特、标致雪铁龙、东风及其供应商向中国境内运输零部件提供综合物流仓储和陆路运输服务
- 为标致雪铁龙、大众、沃尔沃和宝马公司提供整车综合物流运输服务
- 为数量众多和类型多样的中国客户乃至国际客户提供货运代理服务(海运和空运)
捷富凯的国际网络覆盖44个国家的300个经营地点,公司力求利用这一重要优势,为中国出入境货运市场开发“门到门”式的“全球采购”活动。在过去两年里,捷富凯完善了亚洲网络,相继在韩国、泰国和越南开设了子公司,同时还新增了IJS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运输网络。要为亚洲和中国客户提供出入境供应链服务,捷富凯需要考虑一些关键要素,包括客户在物流服务、国际化、快速准确的订单跟踪以及更强的环境绩效等方面的需求。
得益于合作伙伴和大股东俄罗斯铁路公司(RZD),捷富凯还可以优先享用欧洲与中国乃至亚太国家之间的铁路走廊。自2015年以来,捷富凯经由这些铁路走廊为各行业客户运输的货物增长了两倍。2016年,捷富凯在网络建设方面的最后一项举措是开设重庆子公司,这家从事铁路运输的子公司可以让客户以更低的成本和更快的速度将货物运往中国西部和中部地区。从工业到服务,从投资到消费,即使是中国经济的相对放缓和再平衡也为捷富凯开创了诸多商机。重庆分公司的成立就验证了这一点。
与海运相比,我们缩短了运输期限,同时确保了所运货物的安全和质量。当然,这些铁路解决方案并不排斥海运和空运。客户会根据个性化需求,如运输时间、库存水平和财政影响、灵活性,当然还有成本等来选择供应链结构。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为捷富凯中国乃至捷富凯集团的运输网络创造了切实可行的条件。
盖世汽车:中国的汽车物流跟其他国家相比有何不同?
冯博礼:中国汽车市场的规模全球最大,今后几年还会持续增长,保有量将超过3000万辆。中国汽车市场主要由中外合资企业组成,国际汽车制造商的销量占中国总销量的60%以上。
中国物流市场非常分散,已经注册的物流运输企业约有70万家。与操作流程更加标准的欧洲国家相比,中国市场依然更多地采用手工作业,工资水平相对较低。面对货运量显著增长而带来的物流运输难题,中国当局采取了积极举措,如建设公路、物流和港口基础设施,改善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协调等,海运,陆运,铁路等联合运输模式不断发展。然而,国内运输基础设施的扩建尚未达到最理想规模,因此中国还需加大投资。
现在,中国政府也支持公有和私有物流企业与捷富凯等国际运营商建立伙伴关系。这有助于它们改善经营业绩、质量水平和安全标准,为中国物流市场开发创新性IT解决方案。
2016年9月,中国出台了车辆运输卡车的新版GB 1589法规,并要求承运企业在一年半的时间内更改各自的现有运输车辆。为安全运输而制定的此项积极举措将会对运输企业及其成本产生重要影响。公路运输企业将不得不加大投资,而汽车制造商也有可能会增加成本。两年后,中国汽车运输市场将更加接近欧洲标准。
盖世汽车:目前在中国的发展重点是什么?未来有哪些拓展计划?在丝绸之路方面又将如何布局?
冯博礼:捷富凯的核心业务是汽车运输,我们必须在中国市场上赢得“存在感”。因此,作为今后几年的工作重点,我们将首先以高质量和创新性的解决方案服务于汽车市场。不过,捷富凯中国商务团队将持续开发其他行业领域,将67年来在要求苛刻的汽车市场上积累的丰富物流知识和经验推广到这些行业。
我们在中国的三大战略目标是:
- 持续拓展自身足迹,将创新性解决方案推广到中国整车市场
- 在中国出入厂物流市场上大力开发综合物流活动(零部件厂内物流和仓储管理),结合陆路、铁路、海运和空运形式为客户提供门到门式的全球采购物流服务……因此在这一战略中,我们自然会加大丝绸之路的货运流量。
- 在华开发和推广全新IT解决方案和物流产品,包括今后几年我们为行业合作伙伴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可重复利用包装管理。
捷富凯将依靠自己或与中方运营商合作来实现以上目标。捷富凯的目标是3到5年内实现地区盈利翻番。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7/01/1206300830870004897C303.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