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已经过半,中国车市从年初至今曝出的大小事件不断,其中,哪些事件让你记忆犹新?哪些又事发突然,让你始料未及?通过对新闻事件的突发性、传播力度以及对行业影响程度等多个维度的综合考量,盖世汽车特评出了2016年上半年中国汽车行业八大“爆冷”事件,以餮读者。
一、12年长跑:本田告双环侵权反赔千万
爆冷指数:10分
事件概述:2016年4月27日,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了一宗已于去年完结的知识产权典型案例,即本田诉双环S-RV侵权CR-V外观专利案件。在该案中,法院最终判决驳回本田高达3.5亿元的索赔请求;并在双环反诉本田侵权案中,判定本田赔偿人民币1,600万元。至该案完结时,距离本田提起诉讼已有12年之久。
早在2002年2月13日,本田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名称为“汽车”外观设计专利便已经获得该局授予。鉴于此,本田认为双环来宝S-RV车型侵害了其上述“汽车”外观设计专利权,从2003年9月18日起,多次向双环及经销商发具警告函等,要求立即停止侵权,并通过其关联公司向相关中国政府部门发具函件,指控双环产品侵权。2004年6月24日,本田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制止双环侵权行为,停止生产销售“山寨车型”,并向其索赔人民币34,857.04万元。
然而,遭到起诉和巨额索赔的双环汽车反戈一击,宣称当时本田之所以将双环拖入官司中,是由于正处于来宝S-RV车型同类产品CR-V上市前和上市初,本田的真正目的是对中国竞品打压封杀,以求独大,牟取不正当竞争利润。双环还将来宝S-RV销量不佳和提前停产归咎于本田行为,对此提起反诉,要求法院否认己方侵权,并判处本田侵犯了双环的合法经营权和名誉权,索赔人民币36,574万元,并承担相应的诉讼费用。
法院经过审理,作出如下认定:涉案产品来宝S-RV和外观设计专利产品本田CR-V经过主要技术特征相比对,在整体观察及细部比较上存在明显差异,两者不 构成近似,涉案产品未落入涉案专利保护范围。本田主张涉案产品与涉案专利构成近似的理由,法院不予支持,因而最终判决驳回诉讼请求。并最终判决本田赔偿双环人民币1,600万元。
点评:考虑到当前国内汽车行业山寨成风而不受惩罚的现实,本田的败诉并非多大意外。但是,令无数人震惊的是判决的反转,本田的起诉不但没有成立,还要赔偿双环汽车人民币1600万元。
不可否认的是,“山寨”确实是很多自主品牌开山创业的真实写照,但并非中国特色。日系起家抄袭欧美,后来韩系抄袭日系,山寨、模仿是一条很多后来者实现快速发展的捷径。至于最后的结果,要么灭亡,要么完成原始积累后华丽转身,走向正向开发之路。
而对于双环汽车来说,尽管其在官司中获得了胜利,但在市场上遭遇了实质性的溃败。今年2月份,工信部发布《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及《新能源汽车车型推荐目录》35家车企的生产资质被撤销名单中,石家庄双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赫然在列。
相关连接:
拿到尚方宝剑 从本田败诉双环聊山寨车
二、车易拍躺枪汽车业“3·15”
爆冷指数:9
事件概述:每年的央视3·15都是一场消费者拍手称快、企业避之不及的日子。局外人捧着薯片搬好板凳看大戏,躺枪企业则如同热锅上的蚂蚁。然而,今年汽车行业3·15这把枪,避开了所有的整车厂及零部件供应商,转向了一家B2B二手车交易平台——车易拍身上,让汽车媒体圈大跌眼镜。
据3·15晚会揭露,车易拍设计了两套后台,买家和卖家的入口根本不同,两个不同的价格是由车易拍人员后台操作实施的,差价的大小则完全由4S店决定。这中间的差价,最高设置到2万。只要用车易拍进行网上拍卖,就会有差价。而这部分差价,则以渠道服务费的名义,流入4S店手中。
车易拍对该问题的回应是:买卖双方价格不一致的问题,其实是二手车电商平台普遍的收费规则,一般由买主负担税费、中介费等服务费,而卖家一般不承担任何费用。
点评:对此事件,流通协会的某位业内人士说了个大实话:任何一种商业模式怎么可能从设计开始就不想赚钱呢?不赚钱企业又如何生存?没有差价又怎么可能赚钱?关键在于你不能随便说:我不赚差价!确实,对于车易拍而言,他不是一定不能收费,只不过是把原本正大光明的手段放在背地里暗搓搓地使用,且毫无标准地利用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为自己的合作经销商套利。
但是,对偌大的汽车行业来说,断轴、抖动、烧机油等质量问题车那么多,和整车厂相比,车易拍只是个小小的靶子,央视怎么也看得上?
相关链接:
二手车骗局不仅仅只有车易拍
车易拍回应315:二手车商平台普遍收费规则
三、新能源汽车骗补 部分车企或被取消资质
爆冷指数:8
事件概述:今年初,部分车企被曝光出通过数据造假,骗取国家财政补贴,形成了新能源汽车骗补产业链,引起外界一片哗然。随后,工信部、财政部、科技部以及发改委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核查工作的通知》,通过自查与现场督查的方式,调查全部车辆生产企业以及新能源汽车运营企业(含公交、客运、专用车等)、租赁企业、企事业单位等新能源汽车用户,全面核查财政资金使用及管理情况、新能源汽车生产与使用情况。
目前,国家界定骗补和违规谋补方式主要有三种,包括车辆未达到推广标准甚至未生产,违规取得牌照骗取补贴;车辆符合规定,但卖给关联企业而非终端用户,未达到补贴条件提前谋取补贴;车辆卖给终端用户,但在获取补贴后大量闲置,造成财政资金严重浪费。
与此同时,根据车企的违规事件采取不同的措施,包括取消财政补贴资格,追回补贴资金、罚款、取消汽车生产资质,将问题车型从推荐车型目录中剔除等。
“第一类骗补车企未来估计要将问题车型从推荐车型目录中剔除,甚至取消汽车生产资质,其力度是超强的。”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其他两类的处理应该是追回补贴资金、罚款,企业未来发展不会受到严重影响。
点评:打击骗补行为有利于节约宝贵的补贴资金,为未来新能源车发展奠定较好的补贴环境基础。未来针对车企,有必要出台平均油耗法规与积分交易机制的组合政策,这样才能使新能源车发展更具可持续性。同时,打击骗补为未来新能源车发展奠定较好的补贴环境基础。而出台更为完善的政策,将是新能源汽车未来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才能让大市场刺激强势产品和让优秀企业脱颖而出。据悉,随着骗补调查结果的出炉,新一轮的新能源补贴政策也将随之出炉。
相关链接:
揭秘国内新能源汽车骗补内幕:汽车厂商左手倒右手
新能源骗补调查 十大骗补车企业疑似曝光
四、“僵尸车企”退市提速 知名车企也“下架”
爆冷指数:8
事件概述:2016年2月29日,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发布《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第281批)》目录,双环、庆铃和安驰等13家公司被撤销乘用车生产资质,安驰等9家公司被撤销皮卡生产资质,5家公司旗下部分车型从明年起停止销售。
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以前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僵尸车企”,此次被撤销的不乏一些曾经风光无限的企业,如庆铃汽车、石家庄双环汽车及江淮安驰汽车。庆铃汽车曾是中国汽车行业15家重点骨干企业之一,以庆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牵头,拥有10个重要零部件子公司,以及200多家配套企业。双环汽车成立于1988年4月,以“山寨”知名车型著称,包括SCEO、双环小贵族等产品直接模仿Smart等。
车企退市制度的实施要追溯到2012年7月,当时工信部下发了关于建立汽车行业退出机制的通知。通知显示,对于不能维持正常生产经营的汽车生产企业、摩托车生产企业,实行为期2年的特别公示管理。特别公示期满以后,如果还达不到合格要求的企业就要求退市。截止到2015年11月,第一批在2013年被公示的48家车企(包括乘用车生产企业和改装客车生产企业)中,有14家未达到准入考核条件被勒令退出。今年2月,第二批退市车企随即浮出水面,其中不乏以上知名车企。
点评:“僵尸车企”之所以能够长期存在,主要是这些拥有生产资质但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的车企有自己的“生财之道”,就是高价出卖生产资质即“壳 资源”。在此前生产资质“终身制”下,拥有生产资质的地方小企业可能凭借“空壳”向收购企业漫天要价,妨碍行业重组。
政府此次重拳出击“僵尸车企”,就是想要打破汽车企业生产资质的终身制,建立起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机制,督促落后的企业加大技术改造、转型升级,提高汽车整车企业的生产的集中度。
相关链接:
五、传统车企高管成批转投新兴造车企业
爆冷指数:7.5
事件概述:如果说传统车企高管纷纷跳槽互联网造车企业在2015年还是一个新现象,那么在2016年上半年就可以说是一大新趋势了。
今年上半年,不少高管选择告别传统、拥抱互联网,他们大多曾是主流合资车企的一把手或者外资品牌中国区的一把手,级别之高令人瞩目。较典型的有,原东风英菲尼迪及英菲尼迪中国总经理戴雷宣布离职,选择加盟新型互联网造车企业和谐富康,并担任首席运营官后;上汽集团原副总裁张海亮出任乐视超级汽车(中国)公司总裁;广汽菲亚特原总经理郑显聪出任蔚来汽车执行副总经理;此外,于近期离职的沃尔沃汽车中国销售有限公原总裁兼CEO付强,选择了与戴雷同样的去处,加盟和谐富康旗下全新组建的智能电动汽车公司爱车公司,并出任首席执行官……这种成批次的跳槽规模,或许会招致更多传统汽车行业的从业人员转投创业新兴造车企业。
点评:早前有业内专家告诉盖世汽车,传统车坛老将之所以摈弃驾轻就熟的传统业务地盘转投新兴造车企业,很大程度上是冲着薪资待遇而去。“传统汽车企业的待遇确实是比不过新兴的互联网公司烧钱,互联网企业为了下一轮融资,往往开出‘天价’待遇吸引大牌站场。”
与此同时,对于这些45岁上下功成名就的汽车业高管来说,再往职场的宝塔尖上攀登,仍需熬时日且充满几轮竞争。且传统汽车产业因产品结构和制造模式给车企筑起了一个很高的投资门槛和制造工艺门槛,对任何新进入的企业都是一个经营风险很大的业务。而这些以电动化为宝座,以智能互联为桂冠的汽车业新东方已旭日高升、光彩四射。这就给急切想攻入汽车行业的新挑战者极大的希望和信心,尤其以在IT行业攻城略地、占据市场上风以及具有资本运作优势的互联网企业最为急先锋。
当传统汽车行业正在逐步进行新技术与新市场切换时,在彼岸的“智能互联电动汽车”新一轮产业变革的召唤力要大于职场宝塔尖的吸引力,也是吸引这些年富力强的高官们纷纷 “抢滩”另一大原因。
相关连接:
互联网造车风头正健 传统车企人才不断流入
六、自主SUV市占率下滑
爆冷指数:7
事件概述:自今年4月份起,在SUV车型销量榜中,自主品牌“称王”的情况正在悄然改变。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自主SUV销售33.92万辆,环比下降12.7%,占SUV总销量的55.67%,相比上月下滑0.38个百分点。
而此前连续多个月,SUV的销量排行前十,一直是自主品牌的天下,哈弗H6、传祺GS4、瑞风S3、长安CS75是榜单前十的“常客”,在这一细分领域,自主品牌一度有着绝对优势。但是自今年4月起,SUV销量榜单前十中,自主品牌仅占4个席位,合资品牌的数量首次超过了自主品牌,5月自主品牌优势再度下降,前十榜中仅剩3席,自主品牌SUV的优势式微。
点评:自主品牌SUV持续多月增长之后,疲态暴露得愈加明显,最大的问题是同质化严重,各汽车品牌之间靠打“价格战”来吸引消费者,几款热销的车型,从发动机、动力性能、智能系统等,几近相同,竞争可谓白热化。市场上车型推出更加频繁,产品愈加多元,尽管SUV市场的需求仍然较高,但相比于两年前三位数的增长,当前的增速渐渐回归理性。接下来自主品牌的要务之一是提升单车销售利润,同质化产品、打价格战并不可持续,利润增长,品牌力增强才能一改当前自主SUV整体式微之势。
相关链接:
自主SUV日渐式微 提升单车利润是关键
内讧致自主SUV市占率下滑 合资开启大反攻
七、“网红”直播新车上市发布会
爆冷指数:7
事件概述:走了车模,又迎来网红。今年6月,一场由百名“网红”(网络红人的简称,现泛指一些直播平台上的女主播)参与直播的新车发布会,刷爆微信朋友圈。这些长得如出一辙的“网红”,在直播过程中多半时间都将手机镜头对着自己的脸蛋或胸部,嘴里除了不时地重复汽车产品的名字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谢谢XXX送的礼物,么么哒~”…
对于见过各种创意无限且高大上的发布会的媒体来说,眼前这群浓妆艳抹、穿着风格一致,自拍杆加手机的网络红人,难免让自己有些难以适从,有些蒙圈。一时间,关于此类营销方式是创意还是恶俗的讨论声不绝于耳,甚至有网友吐槽该品牌到底是卖车还是卖人。
点评:在互联网飞速发展,视频直播商业化进程加快的当下,向来擅长抢占创意营销高地的汽车行业自然不会放过这波热潮,选择更加新鲜化、生活化、多元化的直播形式,快速且直观地将新车上市发布会呈现在更多人的眼前,这或许是汽车企业选择“网红”直播宣传的初衷。
但是不乏一些网络主播靠绯闻、炒作等手段搏出位、求关注的行为,这些负面影响短期内难以消除,容易让用户发生定向联想。如果这种影响被无意识带入到汽车品牌,对于汽车文化的长久发展、品牌文化打造,都会产生负面影响。有专注汽车营销分析的业内人士表示,在车企竞争白热化的当下,如果不能靠产品实力取胜,依托这种秀下限的路数,最终会被社会所鄙弃。
相关链接:
八、外行跨界造车
爆冷指数:6
事件概述:近年来,互联网公司进入汽车产业已屡见不鲜,如乐视、百度、蔚来汽车等等,无一例外地都是打着互联网大旗,向传统汽车制造业扑去,人们造车的热情似乎从未像今天这般高涨。不仅仅是互联网公司,还有其他非汽车生产商也正在争相涌入汽车制造业。近日,清洁能源公司汉能集团发布了4款太阳能动力汽车,均搭载了其薄膜太阳能发电技术的最新成果。而就在不久前,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对格力造车的进展大方回应,称“今天我来捅破这层窗户纸:格力收购新能源企业,真的要开始造汽车了。”
与此同时,跨界造车的公司与传统汽车生产商的合作也越来越紧密。年初,乐视宣布与豪华跑车制造商阿斯顿·马丁展开合作,共同打造新型互联网智能电动汽车。江淮汽车则与蔚来汽车达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等方面展开合作。而上汽集团与阿里联手打造的首款量产互联网汽车荣威RX5已于近日上市。
点评:如今汽车圈的热词,除了新能源和互联网,就是造车。外行跨界汽车行业,则是将这三大关键词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管是互联网界还是IT制造业,抑或是其他社会资本,其踏入汽车行业的首选阵地必是新能源无疑。这也难怪,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近年来发展的的迅猛之势有目共睹,国家发改委甚至曾预言,2025年,传统车将被新能源汽车取代。在这一系列利好因素的刺激下,新能源汽车产业无疑成为各大车企及社会资本眼中的香饽饽。
但是跨界者们不容忽视的是,造车仍是一个较为浩大繁杂的工程。一台汽车从图纸、生产、上量甚至品牌沉淀,都需要经历漫长的开发周期。此外,销售渠道及服务网络搭建,供应链体系的建设与管理,以及品牌营销与推广等,对新兴造车企业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
相关链接:
汉能跨界玩汽车 太阳能汽车量产资质和成本待考
董明珠捅破"窗户纸":收购新能源企业就为造汽车
(文章来源:盖世汽车)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6/07/18094454445460363787902.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