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商用车市场同样热门的还包括自适应巡航系统(ACC),它可实现自动跟车,并且一旦存在发生碰撞的可能性,或者是车辆可能面临危险情况时,系统会根据判断,采取报警,并降低发动机转速从而实现降低车速的目的。而更进一步的AEB系统会在发生碰撞的可能性时,如果司机没有采取进一步措施的情况下,根据判断,直接采取半刹或者全刹的方式进行应急制动。“ACC作为比较初级的主动安全系统,在中国商用车市场面临着非常大的潜在需求。”不过,于素杰也指出,想要实现ACC的产业化却并非易事,在其看来,至少仍面临以下几大关键因素的制约:
首先是技术。自动应急制动的实现要求汽车具备电子平台,包括ABS或者EBS(电子制动系统)平台、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电控发动机及辅助制动系统、数字仪表等,而这些配套目前在国内的装车率,尤其是在卡车和客车领域的装车率并不高,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系统的应用。另外,一些主动安全的辅助系统,比如航道偏离或盲点探测等对于基础设施的要求也相对更高。
其次是司机的驾驶习惯和市场的接受度。商用车跟乘用车的区别之一就在于:对于乘用车来说,买车的人就是用车的人,因此他对主动安全更为关心。而商用车的决策者和真正的车辆使用者是分开的,即使是对商用车司机本人来说,多数人的观念也仍未转变,“他们还不习惯让系统来替代人为刹车。”
第三则是来自法规方面的制约。事实上,即使对于欧洲来说,在将这项技术逐步推广至全部车型的过程中,有关法规的完善也需要经历较长的时间。而中国目前则正从一些基础制动系统的规范做起,逐步将法规加严、加高,给整个行业相应的准备期来最终达成技术普及的目标。
事实上,不只是ABS和ACC系统,中国商用车市场对于电子制动控制系统(EBS)、电子稳定性控制(ESC)等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尽管这些领域目前所占市场份额较小,但正如业界所期,随着主动安全需求的继续提升,这些系统也将更多发挥其作用。
自动驾驶对于商用车发展影响
据全球知名经济咨询机构IHS环球透视汽车部门预测,到2035年全球将拥有近5400万辆自动驾驶汽车;2050年之后,几乎所有汽车都将是自动驾驶汽车或自动驾驶商务汽车。“试想一下,作为一辆自动驾驶汽车,首先它需要具备自动刹车、自动换挡以及自动转向的能力,另外则要有足够多的传感器以感知周围环境及道路的变化,从而采取相应的行动。”自动驾驶大势已来,这无疑将推动制动以及控制系统需求的提升。
“如果靠机械的阀来制动,那么我们永远没办法实现自动驾驶。正因为此,我们从最基础的制动系统电子化做起,在此基础上配合ESC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于素杰表示,目前,EBS配合ESC的模式几乎成为欧洲重卡的标配,包括韩国、日本的很多牵引车也实现了此项标配。“国内在此方面的应用也已起步,其中在客车上的应用要多于卡车。相信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以及国内消费者对安全和制动舒适性要求的提升,EBS会很快在国内推广。”
基于在EBS和ESC系统方面多年的积累,威伯科在自动应急制动方面的技术也已逐渐成熟,“威伯科的不同技术解决方案可帮助实现50%甚至100%的自动应急制动。即便是目前最严苛的欧洲法规,也仅要求部分制动(50%制动),也就是说,现在威伯科在此方面的技术储备已经高于欧洲法规要求的水平,可以做到100%的自动应急制动。”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6/04/20055246524660358064236.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