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博瑞自上市以来,就给吉利带来了大量的关注。在上市这么长时间后,吉利博瑞的百度指数依然超过1.4万,如果这个关注度能保持下去,吉利博瑞月销过万也许没有太大问题。不过在另一个细分市场,吉利却用另外一种方式吸引着我们的目光。
要问如今中国汽车市场中,哪个细分市场是最热的,SUV无疑当之无愧。从2011年开始,SUV的销量增速持续领跑全行业,其份额比例不断扩大,目前已经接近30%。持续了数年的SUV热潮,使得各大汽车企业纷纷开始重视SUV战略的制定和产品的投放,尤其是各大自主品牌,在轿车市场竞争持续加剧的情况下,更是将SUV市场视为重中之重。不过,在众多自主品牌中,有一个品牌显得特立独行,其SUV产品数量少、销量也不高,在SUV热的大背景下,显得有些另类,这个企业就是吉利。
难言成功的SUV市场表现
根据盖世汽车网的统计,SUV市场升温大约从2006年起就已显现。彼时的自主品牌中,只有长城、奇瑞等少数企业进入该市场。而直到6年后的2012年,当SUV市场开始进一步发展之时,吉利的首款SUV才千呼万唤始出来。
即便是销售高峰时期,吉利的SUV销量也从未破万,甚至比不上奇瑞、比亚迪等其他自主品牌一款车的销量。
而SUV销售占比层面,如今行业平均水平约为30%,除了已经放弃了轿车市场的长城占比高达90%外,长安、奇瑞、比亚迪等自主品牌随着市场形势,占比也在持续升高,目前(2015年4月)均高于30%,而吉利的占比只有14%,不到全行业平均水平的一半。
吉利主动选择暂时放弃SUV市场?
从吉利首款SUV的上市时间不难看出,数年前的吉利对于市场表现得相当麻木,不但没能提前预见SUV市场走势,甚至在SUV热潮已经开始之后,也未能及时推出SUV产品。我们认为,这与吉利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的把有限的经历放到了发展企业有着密切关系。
▷ 举“国”之力的收购
在这一点上,沃尔沃倒是可以成为一个重要原因。2008年吉利决定全力以赴收购沃尔沃,直至2010年完成收购,正是吉利首款SUV产品全球鹰GX7的研发关键期。吉利收购沃尔沃花费的不仅仅是时间,也是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我们猜测,正是因为收购沃尔沃,使得吉利出于资金或其他原因推迟的GX7的上市计划,2009年10月就已下线的GX7上市时间一推就是三年。
▷ 一心扑在博瑞上
正如开头所述,前不久上市的吉利新款中级车博瑞获得了较高的市场关注度,这款车首次面世与2013年上海车展,由前福特和沃尔沃的首席设计师,后加盟吉利任集团高级设计副总裁彼得·霍布里操刀设计。
从吉利对博瑞的态度不难看出,这款车肩负着吉利公司转型、品牌升级的历史重任。不具名的吉利内部人员也证实,吉利将大量资源调配给博瑞项目,以保证其开发进度与质量。
而根据产品3年左右的开发周期计算,该项目恰好赶在也是吉利首款SUV全球鹰GX7发布之后,如此一来吉利由于内部资源被博瑞项目大量占用,SUV等项目只得再次让位。
▷ CMA,FE,想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CMA是沃尔沃主导下面向未来的全新紧凑型平台,其技术水平毋庸置疑,而吉利与沃尔沃共享该平台,无疑会显著提升吉利产品的技术水平。
3月26日,吉利控股集团总裁安聪慧对媒体表示,吉利与沃尔沃共同开发的CMA模块化平台,已经投入超过200亿元人民币,目前还在持续投入。安聪慧没有透露这200亿元资金中,吉利与沃尔沃的占比,但也足以体现吉利对该项目的重视。
不过,安聪慧同样表示,吉利将对目前的FE平台进行升级,在原来帝豪的基础上进行了全新升级,包括性能,轻量化,动力总成等,规划产品将包括三厢、两厢、CROSS、SUV这些产品。
对于年销售额只有200多亿、年研发投入不足20亿的吉利来说,既盯着高端的CMA,又希望升级FE,同时还大力发展中级车,如此这般的战略选择,也难怪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状况了。
新的SUV战略是否为时已晚?
吉利显然知道自己SUV战略的缺位。5月20日,吉利销售公司总经理林杰对媒体表示,在SUV领域,吉利存在“短板”。
从今年起,吉利计划陆续推出新的SUV车型,如全新GX7、GX9,新家族化前脸设计的NL-3,以及基于CMA平台的SUV等等,这一新车上市计划不可谓不宏伟。按照林杰的说法,“目前SUV仅占吉利总销量的20%(根据盖世汽车网统计,该数字只有13.35%),明年计划提高到35%。”
然而市场不等人,不同于博瑞进入的10-20万元中级车市场,如今的SUV市场已经逐渐从蓝海转变为红海,自主品牌中有哈弗H6这样的常胜将军,或CS75这样的后起之秀,合资品牌产品也在迅速下压。吉利要想在这样惨烈的竞争环境中迅速打开局面,恐怕难度非常大。
(文章来源:盖世汽车网)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5/06/22092656265660339271757.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客服QQ:531068497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
版权所有2011|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