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urope-Asia Automobile Innovation Forum
  • 2025第七届金辑奖评选
  • 各国产业概览
  • 2025第八届智能辅助驾驶大会
  • 2025汽车智能玻璃创新技术及应用大会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报告 > 正文

TUV莱茵:乘用车《车内空气质量白皮书》

盖世汽车网 TUV莱茵 2015-03-13 07:30:00

近年来,随着国内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乘用车普及率提高,车内空气质量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2014年,TUV莱茵与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开展了车内空气质量专项调查,并发布了《车内空气质量白皮书》。通过开展这一调查,TÜV莱茵希望提高公众和制造商对车内空气质量的关注度,推动行业提升车内空气质量的标准要求。

作为一家独立、公正的第三方检测检验和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UV大中华区(以下简称“TUV莱茵”)针对公开征集的51辆乘用车进行车内空气质量专项调查,测试结果表明51个样本有20个样本的空气质量不达标。而且,测试结果高于限值的车辆中,大部分是行驶里程低于一万公里的新车。

白皮书显示:20个样本的空气质量不达标,其中有12个样本在静态模式下检测合格(也就是GB/T 27630-2011规定的采样模式下;2012年3月,中国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颁布实施了GB/T 27630-2011《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填补了国内机动车车内空气质量标准的空白。),却在动态模式下检测不合格。这表明,指南的采样方式和流程上还存在一定的“死角“,需要进一步修订完善,才能为汽车制造企业和消费者提供正确的指引和参照。

虽然GB/T 27630《乘用车内空气评价指南》现阶段只是推荐性标准,并未强制执行,但随着消费者和相关政府部门对环保问题的日益重视,该推荐标准有可能进一步修订完善,并转为强制执行标准。汽车及其零部件制造商应早作准备, 避免强制性标准出台后无法及时应对。

另外,现行《指南》中,对车内空气的采样方法仍不够完善,不能反映车主使用车辆时的真实情况。预计,今后国家环保局可能会进一步完善并提高检测环境要求,所以汽车及其零部件制造商必须对挥发性有机物的使用采取更加谨慎的态度。

通过对该调查白皮书的分析,车内空气污染源的主要来源有:汽车座椅、胶黏剂、油漆和涂料、以及车内织物。制造商和消费者在选择相关材料时应注意其中的溶剂种类和含量。

车内空气中甲醛的主要来源是PVC人造革材质的表皮、PU材质的座椅和方向盘以及粘合剂等。乙醛则主要来自PU材质的座椅、内饰板、方向盘以及粘合剂等。二甲苯来自PP、PVC材质的部件,以及油漆涂料之中,特别是油漆之中二甲苯含量偏高。因此,为提高车内空气质量,白皮书建议生产商可以采用以下途径:

第一, 可采用整体性结构件取代多个小型部件,以减少胶黏剂用量,以降低车内甲醛和乙醛污染。

第二, 高光泽和消光配方的免喷涂塑料已经面市,如免喷涂的ABS、PC/ABC、PA/ABS、PA/ASA和PC/ASA等材料,采用这些材料可有效降低二甲苯等苯系物的污染。

第三, 也可采用膜内镶嵌注塑工艺,替代油漆喷涂,以减少车内空气中的苯系物空气污染。

第四, PP和PVC人造革中的甲苯和乙苯含量、EPS泡沫和内饰件中的苯乙烯含量都偏高,制造商在选用原材料时也应留意这些材质的各类挥发性有机物含量。

同时,白皮书中指出:良好的车辆使用习惯,可以降低车内的VOCs。具体建议如下:一是不开车时,充分通风 ,甚至适当暴晒,让材料中的VOCs充分释放;二是驾驶过程中保持适宜温度, 建议低于25度;三是保持汽车空调清洁;四是不要使用劣质材料内饰或伪劣香水,以免带来新的VOCs污染源。

文章来源:盖世汽车网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5/03/1111360636660328590635.shtml

 ;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