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胶”这个词,在过去的2013年着实火了一把。
经过几年的发展,国内目前已有数家天然杜仲胶生产企业,2012年,又有3套百吨级杜仲胶生产装置投产,还有一些装置处于建设中。中国社会科学院推出的《杜仲产业绿皮书》宣称,中国要重点开发杜仲橡胶,以解决天然橡胶资源缺乏的局面。
杜仲胶真的能起到这么大作用吗?在笔者看来,未必。这种橡胶虽可以起到一定的资源补充作用,但如果用它来解决实质性的资源匮乏问题,就有些夸张了,特别是对轮胎业而言,其开发价值应该比较有限。
传统天然橡胶的主要成分是顺-1,4-聚异戊二烯,而杜仲胶的主要成份是反-1,4-聚异戊二烯,两者物理性质大不相同。杜仲胶具有橡塑二重性,绝缘性好,耐水、耐腐蚀,但缺点是弹性很差,一般用来制造硬性橡胶制品尚可,而如果作为生产轮胎的材料,其本身就“先天不足”。
随着技术进步,新的工艺和合成技术已可用反式橡胶制造出高弹性材料,具备解决困扰航空业及相关行业中轮胎强度、轮胎寿命、轮胎摩擦放热等问题的可能,杜仲橡胶的战略价值由此体现出来。但这并不意味着杜仲胶就可以替代天然胶生产轮胎。
首先来说,中国虽然是世界上最大的轮胎供应国,但轮胎产能分散,中小生产企业占据绝大多数。杜仲胶的产业化已经取得了几方面的突破,但是以高成本支出为代价的。能使反式橡胶具有顺式橡胶的特点,就必须创新炼胶工艺,采用新工艺进行技术合成,这无疑大大增加了提胶成本。技术限制和成本压力,将成为横亘在大多数企业面前一道难以逾越的坎。
其次,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橡胶消费国,中国天然橡胶的年消费量超过410万吨,占全球总消费量的36.8%,但有330万吨的缺口需要从国外进口来填充。相比之下,杜仲胶的供应量就显得微乎其微了。
按照《杜仲产业绿皮书》中的计划,要在全国范围内发展300万公顷果园化栽培杜仲产业基地的规模,即便这样,杜仲橡胶的年产量也不过120万吨。况且,这120万吨中能有多少用于轮胎产业,还不好说,而“300公顷”的土地支出并不是一个小数目。
中国现有杜仲种植面积大约为35万公顷,其总产量决定了杜仲橡胶只能作为一种特殊的橡胶产品,在一些特定领域发挥作用。若说杜仲橡胶对个别行业的橡胶供应有战略意义尚可,若说以此来“解决天然橡胶资源缺乏的问题”,还是免了吧。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4/03/04112856285660285838343.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