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世汽车起动机和发电机事业部中国区总裁孙国忠:起停系统在中国已拥有十多个客户
孙国忠:首先欢迎媒体朋友利用这个车展机会光临我们这个展台。在开始演讲与问答前,请允许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我自己。我叫孙国忠,是在2012年8月1号从我们底盘控制系统的事业部转到起动机和发电机的事业部。以前我的工作主要是做市场销售、项目管理以及销售控制的,现在我是负责整个起发电机在中国事业部运营的工作。
闵跃进:我叫闵跃进,是起动机发电机事业部应用工程部的总监,一直从事汽车起动机和发电机的研究开发,在2005年的元月份开始加入博世,从事做测试、开发工作一直到现在。
夏伟:我叫夏伟,来自起发电机中国区市场部。我是2007年加入博世的,现在主要负责产品策略以及市场推广的工作。
孙国忠:各位,下面我们开始介绍,我们大概准备了十来页左右的PPT。我们在介绍的时候,大家有什么问题我们可以停下来交流。也可以在讲完之后统一提出。
第一是起动/停止系统的定义,国内外的主要客户,全球起停系统的发展趋势及主要推动因素。接着我们介绍一下大家比较关心的起动/停止系统省油和降低二氧化碳的效果和消费者能从中获得什么。起动停止系统的主要功能和控制策略。最后介绍系统和零部件的可靠性。
起动/停止系统我们平时简称为起/停系统,它就是一套自动智能控制发动机起动和停止的系统,非常简单。汽车在满足怠速停车条件下发动机自动熄火,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当整车需要再起动前进的时候,起动/停止系统迅速响应驾驶员起动的指令,安静、快速的起动发动机,起动时间会控制在0.4秒以内,也就是说绝大多数驾驶员的反应时间都会比我们起动的时间要长得多。
在中国和世界其他地方有哪些主机厂已经开始使用了该系统?
我们的客户非常多,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尤其是在欧洲,基本上所有的主流品牌都跟我们有了很好的合作开发。目前起动/停止系统在欧洲的装配率已达40%,在日韩及印度,我们都有很多客户装配博世的起动/停止系统。当前国内装配率发展非常迅速,尤其是自主品牌,我们这里面列举了一些客户,有些已经已经量产了,有些在开发阶段,还有一些在进行技术交流。在国内我们当前以有将近20个客户和40多个项目正在运行。
关于全球的趋势,我们首先看一下欧洲,由于二氧化碳排放的立法和整个车辆使用成本导致了欧洲起动/停止系统装配率非常高。刚才我给大家介绍过,目前已经达到40%左右,到2019年预计可以高达90%。在整个北美市场,在2019年的时候预计也会达到70%。包括日本、韩国也都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将实现50%到60%的装配率。虽然目前在中国我们的装配比例还不是很高,但是发展非常快,也就是说我们从去年大概1%多一点,今年会达到3%的装配度,到2019年的时候我们预计会达到30%左右的装配度。也就是说2019年我们预测汽车年产量会达到3000万,30%的话就是900的万量的汽车上会装配起动停止系统。
问:为什么定义时间是2019年?
夏伟:因为我们之所以提了2019年的原因是因为中国有一个2012到2020的节能减排的新的法规,2020年就会实施新的法规,这是我们为什么定义这样一个时间的原因。
孙国忠:起动/停止系统,它的优势在哪里?实际上起动/停止系统,在NEDC(新欧洲驾驶循环)的城市路段中可以节省高达5%左右的燃油以及减少相应的二氧化碳排放。在实际城市交通中,我们最多可以达到节油15%,尤其是在城市比较拥挤的路段。比如上海可能比15%还要高。我们做了一个测试,根据不同的路况和车辆发动机排量,平均节油率8%-15%左右。
根据二氧化碳和油耗的减少比例,大家看到实际上你所使用的汽车排量越大,它的节油效果越明显;另外消费者的获益也取决于车的使用情况,如果每天只跑高速,节省相对会比较少一些。如果你每天生活在拥堵的城市里,比如上海从浦东开到浦西节省下来的燃油就会多一些。按照一个平均值我们做了一个估算,每1万公里大概节省1000块钱人民币左右。
我不停地被问到一个问题,手动和自动的都可以装上起动停止系统吗?答案是肯定的。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如果要让发动机就停止,手动车辆需回空档,松离合器踏板。自动的或者是手自一体的相对比较容易,踩下刹车踏板当车辆完全停止,也就是说它的速度表降为0的时候,起动/停止系统自动让发动机停转。如果需要重新起动, 手动档车只需要你踩离合器踏板;自动和手自一体档车,只需要松开刹车踏板,一切起动将在0.4秒以内,也就是说你的脚离开刹车踏板去踩油门中间的时间就足够发动机起动了。
这一页给各位朋友介绍一下我们起动停止系统主要部件的情况。这是起动停止的一个控制模块。我们博世提供非常完善的系统解决方案,有我们博世几个事业部之间密切配合,以起发电机事业部作为主导,和汽油系统在中国是联合汽车电子事业部,还有我们位于苏州的汽车电子事业部一起工作。系统包括的燃油喷射系统,是联合汽车电子生产的,起动机发电机这是由我们起动机和发电机事业部提供的。另外还有一些传感器,是我们汽车电子事业部起动的。这里可以看到AGM电池,这是由电池的专业厂商提供的。另外我们在一些安全件上面有一些传感器,还有达到舒适功能的一些温度控制、一些直流、转换器等等的,是由其他一些供应商配置的。博世可以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有时候大家可能会疑虑装配了这套系统对发动机的寿命是否会有影响?这里面可以简单地跟大家回答,发动机的寿命没有任何影响,如果说是有影响,就是非常积极的影响。
我们所提供的起动/停止系统的发动机它的寿命会更长,也就是说至少需要达到15万次起动的寿命,而我们的第三代起动/停止系统起动机达到40万次。稍候我们会跟大家做一个详细的介绍。我们的起/停系统起动机冷却起动性能更佳,坚固耐用性会更好,这也就是我们加强型的起动机有它独特的优势。
我们推荐客户搭配我们高效率的发电机,跟我们加强型的起动机一起工作,毫无疑问配合更好并且节能减排效果更佳。使用我们高效率的发动机会额外增加0.5%到1%的能耗的节省,并且帮助实现小排量发动机稳定地运转。
对于起动停止系统,我们需要大容量的电瓶,也就是说它的低温性能更好,超过普通电池25%以上,另外它的寿命会大幅度地提高三倍左右。所以我们整个起动停止系统对车辆整车寿命对没有任何影响甚至会更好。这是好多最终用户和一些媒体朋友问我们这样的问题,在这里我跟大家再次澄清一下:所有相关的零部件会经过各种各样的可靠性测试,特别是起发电机的测试,我们坚固耐用型设计,会确保在频繁使用中表现会更加卓越,对发动机的影响只会让发动机的性能更好。
这就是大概十页左右的介绍,我相信针对这个介绍大家可能会有很多问题。
闵跃进:我补充一点。刚才孙总把我们起/停系统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其中有一个谈到了我们起动机的寿命。我们国内推的标准的起/停起动机是25万次。但是在这个片子里面的15万次是我们的经济版,因为国内我们有不同的客户,有不同的需求。前面已经谈到我们有最新的一款,寿命可以达到40万次。
问:加入起停系统后,发动机没完没了地起动会不会影响其使用寿命?
闵跃进:我先做一个简单的回答。发动机的寿命我所知道的是主机厂以运行的时间来计量它的寿命。如使用起停系统,如果我们跑相同的里程,实际上它发动机的运行时间比普通的少,因为采取起停系统之后,停车时发动机是休息的;
第二、在起停这一块我们现在谈的是热起动,它起动速度快、起动时间非常短;
第三、我们起动机的设计这一块,已经做了很好的匹配。真正对它稍微有一点影响的发动机是它的齿轮。我们在跟客户沟通的初期,就已经建议应该使用怎样的材料,所以它的寿命是完全能够满足我们的寿命的。我们在每个应用中都要把发动机拿到我们的实验室,我刚才讲了25万次。所以这个跟主机厂的匹配,我们在前面都已经做好了。
问:一般而言,开冷空调的时候可以把起动/停止系统关闭的,如果我冬天特别冷,如果开暖气的时候是不是也要关闭的?
孙国忠:实际上我觉得北京可能再冷没有长春冷,因为我们在长春有个厂,我的车就配的起停的,他们接我的时候,每次都用我们奥迪的车,我就实际感受了一下。因为像奥迪这样的车,基本上是设定温度在舒适的范围内,空调是不工作的,而起停是工作的。 如果超过这个范围,空调就会优于起动/停止系统工作
闵跃进:实际上起停系统里面,主机厂标定的时候,针对它的需求,它这里面会增加一个温度传感器。如果我相信在这个温度中感觉还是比较舒服的,起停系统可以工作。如果你那个温度过低或者过高,起停系统会自动地给你考虑好了。
问:你们跟主机厂沟通的时候,他们有时候为了降低成本,按理说需要用大一点的电池,它有的时候可能是觉得太贵了说能便宜一点,凑合好用就行了。 你们是向客户妥协,还是坚持这个高标准?
孙国忠:这个我简单说一下。实际上毫无疑问,现在市场竞争激烈,主机厂对整车成本非常敏感尤其是自主品牌的客户。实际上我们在整个跟客户进行交流的时候,我们也把这个考虑进去了。
闵跃进:实际上前面讲了我们开发了起停系统经济版、标准版和高级版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比如车本身只卖10万块钱不可能跟奔驰、宝马一样需要同样的起停系统。虽然版本不同,但是我们执行同样的质量标准
问:国内自主品牌的车型用这个产品的上市了吗?
孙国忠:我们长安逸动和东风柳汽的景逸已经上市了,而且装配度非常高。还有一个是我们刚才提到的长城的腾翼C30现在装配率上升得非常快。另外这个月我们海马和上汽也会进行配套量产。
问:刚才提到的都是乘用车这块,商用车它的油耗会更大,商用车能采用起动/停止技术吗?
孙国忠:在技术上是没有问题的,只要是内燃机是可以使用。
闵跃进:商用车的原理是一样,但是商用车有它的特点。目前该技术博世全球的研发中心定在长沙,我们正在开发适用于卡车和客车的起动/停止系统。
问:起停这块业务什么时候开始在长沙这边投产的?
孙国忠:我们1994年在德国就开始进行小批量的投产了,用在高尔夫这样的车型上。2007年进行规模化的批量生产,2008年就正式引入到国内。
问:博世起停系统去年在国内的销售情况如何?
孙国忠:过去两年我们起停系统在中国市场销售增长的特别快,2013年我们预测供货量是去年的3倍。 大家也听说,奥迪全系列是标配的。另外在宝马的N20的发动机上也是用标配的。所以产量翻倍。刚才我们也讲过几个自主品牌的客户上升得非常快。
问:除博士外,别的零部件企业也在做起动机,原理有什么区别吗?
闵跃进:应该讲基本原理类似,但是标定和控制策略不同。
问:标定是指什么?
闵跃进:这个标定具体讲是控制的程序是不一样的。实际上最大的一个区别,我们博世可以提供一个系统的解决方案,孙总在前面已经介绍了。就是因为它不单单是一个起动机或者是发电机,它是一个系统,如果这个系统不匹配的话,你在某一块特别强,某一块特别弱,都会发生系统的不稳定甚至不兼容。
第二个,我们已经积累了近20年的起/停技术的应用经验,我们博世在1994年就已经在小批量地组装了。2008年我们就引入国内,我们一直坐在最前沿。
孙国忠:这张图大家可以简单看一下,我们可以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博世几个事业部联合提供。
问:孙总,咱们的生产方面您再介绍一下?
孙国忠:我们在国内的领导工厂在长沙,即起动机发电机事业部的总部也在湖南的长沙。去年10月份,我们和一汽成立了博世汽车部件长春有限公司。它主要针对的客户群体就是一汽集团及其下属各子公司,包括合资公司的业务。大家知道这里面包括奥迪。所以奥迪的起动/停止系统我们现在都是在长春生产的。目前我们也正在规划一个在山东潍坊的卫星工厂,厂房已准备就绪。
问:我们知道除了它的技术成本之外,还有一个成本是它的平台成本,起/停系统是匹配在某一个厂家,还是说可以同时为很多厂家提供?
孙国忠:实际上这个平台是很多厂家都可以共用的,当然我们也会根据客户不同的需求进行一些非常有针对性的开发。我们在长春这家合资厂,实际上我们也考虑了种种的因素。例如说从地理位置上,我们的湖南是在中国的东南部,在整个东北部,实际上我们的物流线非常长。所以我们一直考虑北边建一个厂。
问:在国内最早是从奥迪A6上面标配的,现在自主品牌这么多装配,您觉得是哪些方面的因素能够吸引他们去上这个项目?或者您在跟他们沟通过程中有哪些困难?或者您觉得跟他们需要解释的哪些方面是比较多的?
孙国忠:正如我刚才回答大家的问题一样,我们一些主要的客户都或多或少地问过这样的问题,可能他们是做相关的产品的,他们从整个开发周期,包括产品的应用范围,包括我们的开发团队,我们本土化的能力,这方面问得比较多。另外他们也很担心我采用这套系统之后能够给主机厂以及最终用户带来哪些好处?目前可以说在中国随着奥迪A6,包括它全系列的标配,包括Q3、Q7、A4的标配,所以直接导致大家对这个产品的认知度不断地提高。实际上博世也开展了很多的市场推广活动以及跟主机客户进行一些联合的市场推广,同时我们还开展了诸如技术交流会,试乘试驾,和媒体活动等的方式进行宣传推广。包括利用这次车展的机会把产品、技术逐步地让大家熟知,并且通过你们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项技术。
当前这个技术在中国的推广面临的主要困难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就是刚才提到的AGM这个电池,它的产能现在还是一个瓶颈。其次整个市场对系统的认知度还不是很高。会抱一种怀疑的态度,这个真会像博世介绍得这么好吗?因为没开过,没有过实际的体验,另外也会有各种各样的担忧,像刚才几位的问题一样,对整个应用环境,发动机的寿命,空调的使用会不会受一些影响?所以这一点我们将会和大家一起进行市场的宣传和推广,以及包括我们跟主机厂之间的合作推广,如:针对主机厂销售人员和经销商的培训。
众所周知,中国对排放法规要求越来越严格,另外在“两会”期间,我们工信部的苗部长也公开在讲,现在节能减排形势非常严峻,国家要进行扶持,尤其是提到了起动/停止系统。包括上段时间我们几个起动机厂的老总也提到了起动停止系统,包括吉利的董事长也提到了这个。所以他们下面非常积极地和我们配合推广这个技术。
问:在产能上面我们是否会面临瓶颈?
孙国忠:这个产能我们做过比较详细的规划。这个产能目前我们在未来两年内应该不存在问题,尤其是我们已经实现了产能的南北布局。所以这个产能进一步拉大。但是我们增长的速度也确实非常快。我刚才给大家介绍过,今年和去年相比起停系统销量增长了三倍。但是我们觉得这是好事情。
问:我有个问题。比如我开私家车,比如Smart和保时捷,它们都带有起停技术,但是他们起停的感觉是不一样的,Smart很突然,一下就起来了,保时捷是有停顿一下,然后再停,就是它的设计是不一样的,这块的设计和主机厂在发动机上的设置有区别吗?
闵跃进:我所了解的,这个还是主机厂它的设计。我们前面谈到这是主机厂根据它了解的客户的需求来做的。我这里举个简单的例子,我前两天坐了一个车,宝马X1,安装有起/停,它遇到一个收费站,马上停下来,慢慢地移动, 这个时候发动机不停,它这个标定在很短的时间滑行一点点,发动机不会停止。 只要连续超过了7次,它就给你限制了。所以就是不同的主机厂有不同的标的。
问:刚才提到一个起停的滑行功能,这个过程是怎样的?我家里有一个途锐的混动版,它有这个功能,降到一定速度之后发动机停了,这个是不是类似?
闵跃进:这个首先不是起动/停止技术。 我们现在是讲尽可能的在现有系统上不做很大的改进,整个车辆或者主机厂实现起来特别容易。我们讲在高速上滑行,这是最新的一个技术,我们叫第三代。但是我们必须要保证在安全的前提下。如果你在高速的时候,在低于120公里时速的情况下,假如动力完全失去,但是遇到情况要加速,或者要改变方向,这个时候必须要在很短的时间内马上要加速,马上要跟上来,否则你的动力会完全失掉。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如果前面没有危险,我的脚移开踏板,放在刹车上面,发动机自动熄火它就是滑行。我们通过这样一个方式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把发动机停转的时间延长,实现节省燃油和降低二氧化碳。所以它这个应该讲是最新的技术。
问:这个是提前设定的?
闵跃进:这个是也标定的,要做很多的实验。比如说我的发动机在运行,我的起动机怎么样去起动……
问:车辆不停?
闵跃进:不会。当你的车辆在快速前进,发动机还在运行的时候,标准的起动系统就是发动机已经静止了,起停系统才工作。我们现在的技术是发动机本身还是转的,我的起动机能够同步实施重新启动。
问:就是没有供油?
闵跃进:对,没有供油。所以这个技术应该讲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我们现在已经开发出来了。
问:我问两个小问题,对于整车厂来讲肯定得考虑成本,咱们这个增加成本是多少呢?
孙国忠:各个家总的成本情况不完全一样,因为它整个相关的零部件的要求也不完全一样。但是可以给大家一个大致的说法,比如说大家都用这个苹果手机,这一个手机基本上可以买两到三套起停系统。
问:主要是看厂商对起停系统的要求和功能?
孙国忠:对。
问:第三个接着您说的匹配问题,在匹配的时候,是不是最好是博世的一套东西?比如说发电机和起停系统都是博世的?如果我配了咱们博世的起停系统,其他的东西是别的公司的,这个时候的效果和配你们公司全套的它的差别能有多少?比如说配其它的就是3%,配博世的就是节省4%?
闵跃进:你这个问题确实也提得很好,其实也是我们很多客户关心的一个问题。比如这个系统里面五个部件,他们是想四个用我们的,某一个是用别家的,但是我们跟客户讲,首先还是整个系统要匹配,如果寿命匹配不上,系统标定不完整,整个系统的运行有很大的障碍。所以我们推荐这样一个系统。我刚才讲了一个很简单的,AGM蓄电瓶这个不是博世的产品。假如说你用普通的蓄电瓶,它的性能达不到系统的要求,可能用不了多久,达不到寿命要求,就会造成麻烦。
问:孙总,刚才讲到省油 这一块,油耗这块我们也算了一笔账,大概能省多少钱,其实除了油耗以外,它的排放也是非常重要的的,这块您也没有一个顾虑?或者跟客户沟通过程中,普通消费者对于降低排放这方面是怎样的?
夏伟:实际上对于你刚才提的这个问题,我们整个起停系统当中除了降低油耗以外,也会带来同样比例的排放降低,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在欧洲,在北美,包括在日本起停系统的普及率这么高的原因,因为当地消费者充分地认识到节能环保对于他们的意义是多大的。所以他们对起停系统非常地认可。
问:像欧洲地区装配咱们这个系统的比例很高,我觉得和法律法规关系可能更大,咱们博世这边起停事业部和政府相关部门有没有建议或者是提案之类的,包括把咱们的排放标准或者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这样不只是对咱们事业部有一个发展,对整个国家也是有利的?和政府方面沟通过吗?
孙国忠:实际上我们这个事业部以及我们在上海的投资公司,我们也联合跟一些政府的机构、行业协会做过配合的工作,包括一些推广的工作。国家在起草相关法律法规的时候,我们对法律法规的看法。现在我们有一个团队在积极地配合行业协会,做相关法律法规的推荐工作。尤其是我们跟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合作得比较多一些。
问:每一个新产品推出,其实用户体验是很重要的环节,包括咱们给不同的整车厂提供产品的时候,比如说Smart那个车,我的印象比较深,因为它很小,它的隔音各方面并不是特别好,它起动时候的抖动是比较明显的,包括用户体验方面不是特别优秀。但是奥迪的振动还是非常好的。你们对不的产品包括整车厂商,在这个产品推出以后,会不会有一些我们在后期跟进一下,会有一些建议性的工作?
孙国忠:我同意你的说法,首先在奥迪上起动和停止的时候是非常快、非常静的,很自然,就是这个起动停止。但是Smart这个车不是采用博世的起/停系统,而且我没开过,不好评价。但是我觉得整车匹配的时候,有些相对比较偏重舒适性,有的比较偏重驾驶的乐趣。所以我觉得起动停止系统好多时候只是它各个系统中的一部分,这主要取决于主机厂的目标群体是什么样的。所以就采用了比较合适的系统。所以说奥迪大家都知道,奥迪一般是高档人群,他们对静音要求比较高一些。所以这方面对我们的要求可能比较高一些。
问:孙总,你们有没有调查,比如现在这个起停技术今年要推,一个是政策,一个是市场原因,现在首推的还是售前市场,售后市场有没有考虑?
孙国忠:实际上我们这套系统只能用于主机原厂装配,目前还不能实现售后再加装。大家知道这个需求为什么那么高?因为几位要么是北京来的,要么是上海来的,上段时间空气的质量可能大家都是身受其害。所以对于这个产品的要求,不仅是我们的推动,更多的是主机厂也越来越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包括国家也在鼓励,支持节能减排的新技术的推广,比如节能车型补贴。
问:对技术有补贴不会,只是对车辆会有补贴?
孙国忠:通过补贴推动主机厂更多的装配节能减排技术,包括起/停系统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问:但是现在有一点,因为整个车现在已经进入了换车时代,而且一辆车开个四五年也就换了,不会说开十年八年,还是那句话,成本是非常重要的,节省15%也好,10%也好,但是他如果按那么算,说我这个车开四年就换一辆新车,到那个时候换车的成本,安装你这个要加多少钱,这肯定是现实问题。
孙国忠:我非常同意您的说法,我们做了一个基本的测试,加装我们这套系统,基本在一年左右的时间,整个加装系统的成本就收回来了,如果你开了五年就赚了。目前系统最受出租车司机的欢迎,因为他对油耗太敏感了,整天在城市路面上,不停地起起停停。如果基本上起动/停止系统每次停下来超过一秒钟,就非常值得做这次停止系统的起动。
问:像上海这种路况可能是走一两步就得停,整个一天在路上都得这样,那这个对于系统的是否有影响?或者在北京这种路况下,可能25万次用不了两年就达到寿命了?
闵跃进:有些还要看是什么样的车型。如果主机厂的车型它的客户群主要是城乡结合部,可以选择经济版。我们现在标准版的是25万次,这个是可以保证相应的寿命的。考虑未来起/停频率更高,所以我们现在开发了一款起/停寿命高达的40万次的产品。
问:咱们现在有什么试点的单位在测试吗?
孙国忠:我们的市场部跟主机厂做过很多相关的活动。包括我也提到过,实际上我们和几个主机厂都做过联合的市场推广活动。包括刚才您提到的测试什么的,我们有过这样的测试。
问:在售后这一块,如果出现故障,他们要做诊断维修吗?
孙国忠:实际上这个系统和我们其他传统的起动机发电机,我们所承担的供应商的职责和义务都是一样的。比如出了问题,主机厂找我们,我们也要帮助解决和分析,因为这是我们共同的问题。起动停止系统也一样,我们也会提供更好的服务。当然开始推广的时候,这个服务可能更多一些,因为可能面临的主机厂自身的问题,包括最终用户,包括经销商的一些问题。
问:这个起停系统和整车的这种匹配是主机厂来定吗?
闵跃进:这个属于标的里面的范畴,是由主机厂来定。
孙国忠:主机厂可以制定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当然博世也可以同样提供非常全面的、系统的解决方案。我们集合几个事业部的力量,紧密的沟通和配合,如试乘试驾,因为好多车不仅是装配了我们的起停系统,也装配了其他事业部的比较前沿的技术,所以我们会结合在一起进行市场推广。
问:我想请教一下,因为起停系统的技术肯定也是在不断发展之中的,对于博世来说,下一步发展的方向是什么?
孙国忠:目前第一代的起动停止系统已经量产。我们正在推广第三代的系统,即车速最高120码的时候发动机就可以熄火了,我们目前在中国市场上已经有几个项目在做了。
问:这个市场预期你怎么看?
孙国忠:实际上这个市场预期又回到我们刚才的话题,我们当年推ABS、ESP一样。对市场的预期,中国人对新技术的爱好是非常非常快的,推广起来也非常快。我们这个起动停止刚才我介绍过,我们在去年的时候只有1.1%,今年一下子提升到了3%,所以包括目前我们这近20个客户、40几个项目在做,我们也做了一个大致的推算,根据我们目前做的项目数量,主机厂的规划以及目前一些法律法规的推动,所以我们预计2019年的时候可以高达30%。实际上这30%大家听起来感觉很高,我们放眼全球仍然是非常低的。欧洲目前已经是50%了,到2019年会达到90%的装配度。
问:那30%是乐观估计吗?
孙国忠:我们觉得是一个相对来讲比较直观的一个估计。当然这方面我觉得我们和在座各位都有义务去推广这项节能减排的技术。我们觉得奥迪、宝马、奔驰这三家他们是首先装配的,接下来有几个,包括通用和几个日系的客户、大众都在做。接下来几个自主品牌一旦上量的话,装配量是非常可观的。我上周走访了四个客户,所有客户都表达他们非常想上这个系统,也希望我们帮他们解决利用AGM电池的问题,看看怎么样让他们能够把电池国产化,把产能进一步提升上去。
问:刚才说有经济性、标准版还有什么?
孙国忠:我们还有第三代起/停系统起动机,即最高可以达到40万次的寿命。
问:刚才提到经济、标准和增强型,这个是根据车型的配置来定的,还是怎样的定位?
闵跃进(音):这个应该依赖于客户的需求,不同的车型也不同的目标群,所以必须要选择不同的版本来匹配。
问:你们会给客户做什么建议吗?比如说经济型适用什么样类型的车?
闵跃进:我们一般在初期会跟客户讨论。比如说这个车本身就是经济版的,也不完全是一天到晚都在城里面,他可以考虑经济版。
问:现在国际上对于这些新技术的支持力度是不是很大?
孙国忠:非常同意。实际上咱们这些新技术的推广,首先始于欧美,然后是日韩,接下来可能再到国内推广起来。一些安全件,一些节能环保的技术基本上都是这个趋势。但是刚才也提到过,目前对空气污染,这种高能耗的发展模式,以及大家对车辆使用成本的敏感程度,都会促使大家把这个技术很快地推广下去。
问:内燃机方面的趋势,未来国内在柴油机方面的市场潜力还是比较大的?
孙国忠:对,因为目前只占1%左右,昨天我也在现场,我也看到了,我们徐总对我们起停技术的了解程度,我说以后可以到客户那直接帮我们谈业务了。对于柴油,油品是当前最大的瓶颈。大家可能也看到了,有的开的路虎,跟一帮卡车排队去加柴油的情况。而且这个油的喷油嘴基本上使用两年就坏,因为油品就把它堵塞住了,没办法再用了。所以油品是直接导致目前柴油不能很好地推广下去的原因。在欧洲大家可以看到,我们随随便便租一个车都是柴油的,大部分都是柴油车。而且现在我们想租一辆车,如果你不事先说明的话,他都会给里带起停的技术。
现在大众在推广起停这方面也做了好多工作。他们有一个“blue-motion”,这方面也在推广这个技术,也包括我们起停的技术。我还是建议大家,如果有机会,我们还是体验一下。我们平时怎么讲,不如您到车上实践一下。我第一次开的时候我并不知道,因为当时我没有在这个事业部工作,没有考虑到上面有起停,很自然的觉得我的车怎么熄火了,赶紧把踏板抬起来,一抬起来马上就走了,马上意识到这是带起停装置的。当时停火的时候声音非常小,因为奥迪的声音非常小,你再起动,因为它是个热起动,也非常快,噪音、振动都非常小。
闵跃进:在冷机状态下,常规的起动时间大约为一秒左右,而我们的系统是热机起动,为0.4秒,相当快。0.4秒是什么概念?你把脚移到油门踏板,这个时间可能还不止0.4秒,所以它不会影响你的驾驶习惯。
问:如果消费者觉得不想用也可以关掉?
孙国忠:对,是的,你要想关掉就把它关掉。
问:因为冷起动的时候油耗浪费是比较大的,但是热起动油耗低,在推广过程中可能也是一个主要的点?
闵跃进:你讲这个问题是没有错的。除此之外我们这个系统里面集成了我们其它先进的技术,比如说发电机,我们采用的是多功能的调节器,起动的时候会减少起动过程中的一些负担使得起动速度更快,所以选用我们的发电机对你的起动也会有帮助,使你的起动速度快。
问:这块如果产能要跟上去的话,可能和电瓶的产量也非常有关系?
孙国忠:对,实际上我们全球也有合作伙伴,比如说AGM电瓶,实际上他们也有计划什么时候在国内投放他们国产化的产品。但是这方面,因为国内一些电瓶的生产商他们也在推。当然电瓶开始阶段可能是相对比较困难的,比如对技术的掌握上。当然我相信这块应该很快可以赶上来。因为只要市场上有需求,这个技术会飞跃性发展。
问:这是一个政府鼓励的技术?
孙国忠:这次工信部的苗部长在两会期间也讲,他非常支持一些节能减排的技术,尤其提到了我们这个起停技术。我们接下去整个这个事业部,我们在一起配合一些行业协会,一些政府机构看看怎么样在法律法规方面,能够去推动起停系统的推广。
这也是一个趋势,因为现在国家对排放的法规要求非常严格,也会逐步地更严格。所以现在欧洲为什么装配这么高?就是因为法规非常强。另外大家节能减排的意识 非常强。还有一点是欧洲的油价非常高。再一个就是它的技术在欧洲推广的时间比较长,所以大家认知度比较高。所以这四点就导致了欧洲的装配度比较高。
问:中国的法规比较滞后?
孙国忠:对,法规相对比较滞后一些。
问:大家印象都非常多,也是做很多广告。
孙国忠::广告也做了很多。因为我们重点起停是我们今年一个重点的推广技术。所以还很好我们见到很多立竿见影的积极的因素,刚才也介绍了大概有20个客户在国内40几个项目在做。而且现在有1/3的项目已经慢慢投入量产了。当然离不开你们的支持,大家一起把这个技术推广,好东西就是要以拿出来分享。
我们希望我们非常欢迎,只要是有助于节能减排,有助于汽车尾气排放的技术都欢迎,都希望跟他们一起来做这个工作。其实我们这个是我们的社会责任的问题。
(文章来源:盖世汽车网)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3/06/2608160716760227383245.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