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宝马、日产以及沃尔沃等国际大型汽车企业相继宣布将开发自动驾驶技术,而谷歌公司早在去年就已研制出10辆个性 化配置的无人驾驶汽车,上路行驶20多万英里,而且没有发生过任何重大事故。互联网与IT技术的迅速发展给汽车工业带来了革命性变化的机会,有业内人士预计这一趋势可能比新能源汽车更早走入大众的生活中。
围绕汽车智能化发展这一话题盖世汽车网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业界调查(调查时间为2013年3月11日至3月17日,参与人数2004位),调查共设四个问题,下文将结合调查结果与专家访谈逐一阐述。
对于汽车智能化的定义业界并没有标准的答案。从调查1的结果来看,将汽车智能化视作新的重要技术发展方向的人士略多,约有55%的业内人士选择了该项;同时亦有约41%的业内人士认为,汽车智能化并非是新技术,而是原有电子化技术的延伸。另有4%的人数选择了 "说不清"。
一项技术是否是新技术的主要判断依据它是否和原来的技术有质的改变,但在实践中并不容易区分。就汽车智能化技术而言,其操作性将更为简单,行驶安全性也将大有提升,通过智能化技术与车辆的整合,甚至可以实现自动驾驶。然而这一系列功能的实现需要以众多先进技术为前提。比如自动导航、行人或障碍物距离探测、车与车之间及车与路之间的无线通讯、以及对于加减车速、制动、转向的判断等等,这些都是现阶段传统汽车不具备的技术,需要逐渐攻克。
吉林大学国家""特聘教授邓伟文博士此前谈到智能化汽车时表示,与传统汽车不同,智能汽车的电子电气系统更为复杂,所承受的点荷载非常大。这意味着传统汽车的电源系统面临着全面升级。目前汽车均使用14伏电源系统,随着各种电子设备在汽车上的使用,未来42伏电源系统取代14伏电源系统将是大势所趋。由此来看,智能化汽车显然代表着重要技术的新的发展方向。
然而调查中也有人士认为,汽车智能化并非是新技术,而是原有电子化技术的延伸。他们认为汽车智能化与汽车电子密切相关,未来智能化汽车的实景导航、语音操控、车距探测等功能均有望通过对现有的电子技术升级来实现。随着近年来国内众多车企相继推出"车联网"的概念,智能汽车的部分功能诸如语音操控、智能导航等已现雏形,尽管现阶段这些功能还不够完善,然而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进一步完善,未来这些功能终将逐一实现。至于短期内尚未实现的车路互动、车车互动等功能,未来还是有赖通过添加无线通讯模块实现功能,因此,汽车智能化被认为是现有的汽车电子化技术所取得的创新变革与发展。
不管将汽车智能化视作是新技术还是汽车电子技术的延伸,不可否认的是近年来国内车企纷纷加快了推动汽车智能化的步伐。从通用的安吉星、丰田的G-Book以及福特的SYNC系统等产品都不难看出汽车智能化技术正在逐渐普及。
然而,对于自主车企是否应该加快汽车智能化的发展,业内人士对此看法不一。从调查2的结果来看,大多数业内人士还是认为汽车智能化是未来汽车发展趋势,顺势而为才可能够赢得市场。约有59%人士认为自主车企应该抓住机遇,加快汽车智能化的发展,否则将进一步扩大与国外的差距。
汽车智能化的最终目的是帮助人类实现有效的移动。尽管智能化技术现阶段并未成熟,但这一潮流已是大势所趋。对于本土汽车企业而言是重要的战略发展机会,企业应对此足够重视。事实上,国家在政策层面也释放了信号要支持发展汽车智能化技术。2012年,国家工信部、财政部就联合发布了《2012年物联网发展资金拟支持项目》,其中包括智能交通领域。
汽车智能化解决的不仅仅是个人出行的有效性,同时对于如何更加有效利用社会资源也提供了新的可能。近年来,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的限购凸显了严峻的交通拥堵问题。一旦汽车智能化实现以后,通过智能化交通信息平台,车与车、车与路之间能够及时获取有效信息,进而实现对行程的智能化管理,汽车拥堵与停车难现象将能够得到有效解决,由此带来的排放问题、能源消耗问题也可得到缓解。
然而,也有约31%的参与者认为本土汽车企业现阶段不应该追求智能化技术。当前智能化发展不成熟对于车企来说是机遇,同时也是挑战。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李万里认为,目前我国关于汽车智能化相关技术的法规标准还不完善。在智能化技术标准不明朗的情况下发展这一技术,企业需要承担较大的风险。这对于本来在市场中表现并不好的自主品牌而言,更加应该谨慎投资。
此外,即便智能化技术的法规标准出台后,自主车企仍然面临诸多挑战。由于汽车智能化与汽车电子有较强的相关性,而我国汽车电子产业目前发展水平相对还比较滞后。若要实现来良好的智能化技术,首先必须保证在汽车电子技术方面具有良好的经验积累。这意味着与技术相对成熟的外资企业相比,自主车企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与人员发展汽车智能化。调查2中剩下约10%的人士对于自主车企是否应加速发展智能化技术选择了"视不同情况而定"。
随着人们对驾乘体验要求的提高,目前已经有许多汽车企业开始涉足汽车智能化领域,而汽车智能化运用产品以及新技术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在调查3中,我们列举了关注较高的技术,由业内人士来投票选出哪项技术最被看好。
结果显示,实景实时导航与车载传感技术获得了最多的投票,分别为23%和21%。实景实时导航区别于传统的二维导航电子地图,可以将线路图以三维的真实效果呈现,使复杂的交通线路图以立体的形象展现,让用户有身临其境之感,并避免了用户因长期注视线条和色块所造成的视觉疲劳问题。不过这一技术目前仍然面临许多技术难题,如此类实景都是通过采集车走街串巷拍摄,耗用成本大、更新周期长。同时,实景图片数据量极大,如果采用离线包下载方式,车载电子产品的容量能否承受,而实时网络下载,其数据消耗量又将不言而喻。不过对于这一产业的发展前景,业界也表示非常看好,随着大城市道路建设的日趋立体化和复杂化,以线条和色块来示意的二维导航电子地图已经逐渐不能满足人们的导航需求。而具备三维实景数据的导航电子地图以其形象化、功能多样化优势也必将取代传统二维导航电子地图。
而一般使用在车上的传感器是以行车计算机系统作为输入装置,它将汽车运行中各种工作状况信息,包括:车速、车况及各种介质的温度、发动机运转工作状况及路面信息等,转化成电讯号输给计算机,以便发动机处于最佳工作状态、排放废气污染为最小,及车身稳定控制使行车最安全。随着汽车市场对于驾驶安全、舒适性及操控性等要求的持续提升,对分散在负责安全、舒适与环保等各个车用次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传感器的需求以及对相关技术不断提升的要求也与日俱增,未来传感器应用也将成为极为关键性的电子组件。
得票率第三的是遥控启动与驾驶技术,在16%的参与者选择了这一项。遥控启动与驾驶的技术原理即车主在可视范围内,在车外实现车辆启动、前进后退、左右转向等功能。从技术本身来看,驾驶遥控技术可以一定程度上解放驾驶者,特别是在停车位泊车的时候,驾驶者可以从车外很好的观察周边环境,从而避免停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剐蹭。此外,车外实现车辆启动可以提前对车辆进行制冷与制暖,可以极高提升车辆的驾乘舒适性。
此外,分别有12%和13%的人士表示看好云服务技术和语音控制技术。。云服务实质是一种特别的GPS的商用开发,它可以让车主充分享受到电子地图、路线导航等等车载功能带来的便利。并且,云服务的概念中不但有GPS的功能,还带有通讯功能便携式导航仪、移动互联终端、车载多媒体影音终端、3G智能手机等功能为一体。通过云服务极大地拓展了车辆的智能功能,不过在使用过程中,云服务的稳定性以及服务器的铺设成本等问题也是困扰厂商的重要因素。
而语音控制实质上也是语音的云计算,将"人,车,道路"整合为一个车联网服务平台。通过对自然语言的识别从而改变汽车现有的人机信息交流方式,解放驾驶者的双手和双眼,使汽车具备更人性化魅力,提高驾车安全性。自然语言识别就是让人与机器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加智能化,用户可以像与人说话一样,用自然化的人类语言操作语音控制系统,从而实现语音控制系统的人机交互。而在未来能否提供更加精确的语音识别系统将成为车载语音供应商在产品发展上努力的目标。
最后有9%的人选择了抬头数字显示。抬头数字显示,又叫平视显示系统,它可以把重要的信息,映射在风窗玻璃上的全息半镜上,使驾驶员不必低头,就能看清重要的信息。目前市面上能见到的车载抬头显示主要分成两类,其中传统抬头显示技术往往采用一块与驾驶员视线等高的独立屏幕作为显示媒介。这种方式成本较低,但其位置其实比传统仪表盘高不了多少,驾驶员的眼球依然需要在远方道路与行车信息之间进行对焦,长时间驾驶容易造成眼睛的疲劳。而新一代抬头显示则把整块风挡作为媒介,相比传统技术,提供的显示范围更加宽泛,但是价格也更加昂贵。现在这种系统只在少数高档车中采用,同时还有车友反映显示不稳定,会出现显示不出来或者显示较慢的状况。
未来的汽车智能化将以何种形式呈现、自动驾驶是否是汽车智能化的终极图景?我们最后一个调查话题对此进行了设问。结果显示,过半的参与者并不认同这一观点,认为自动驾驶并非是汽车智能化的终极图景,因此选择了"否",这部分参与者占比48%;。另外,有33%的参与者则对此表示了认可,选择了"是";而剩余19%的参与者选择了"不好说"选项。
汽车的智能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众多国内外车企以及智能科技企业都纷纷推出自己的智能化产品,智能化已经成为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一个前景广阔的新思路,带来更加舒适的驾乘体验的同时也有助于解决日益严峻的道路拥堵、环境污染等汽车社会问题。
汽车智能化广泛的市场需求决定了在不久的将来该项技术将得到较快速度的发展,车联网、人机交互等智能化系统在现实生活中都已经不同程度的得以应用,而多数公众对这些新技术也多持以肯定和支持的态度,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对汽车智能化的接受多还停留在对舒适性和驾驶乐趣提高的肯定,对于目前尚处于实验阶段的自动驾驶仍多保持观望,对于这项技术能否在实际生活中大规模的推广表示了怀疑。这与我们的调查结果也保持了一致,多数人别不认为自动驾驶将是汽车智能化的最终形态。
在我们的线下采访中,"安全"与"消费成本"成为多数人士质疑自动驾驶技术的主要原因。也有专家指出,如超级跑车一般,无人驾驶在未来很可能将成为小众群体特殊需求的一项技术,其存在有开发价值,但很难得到大范围的推广,因此不太可能成为汽车智能化的终极图景。
(文章来源:盖世汽车网)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3/03/21103333333360190285951.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客服QQ:531068497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
版权所有2011|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