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尽管中国已跻身于“汽车大国”的行列,但是离“汽车强国”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自主品牌的崛起对于中国早日实现“汽车强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针对自主品牌近年来的发展状况,各界人士纷纷为自主品牌突围之路献计献策。
政府:
董扬(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自主品牌必须确定自己的目标市场。“不要认为高端就是好,低端就是不好。要发挥自己的长处,哪块长发挥哪块。同时要坚持品牌,千万别像狗熊掰棒子。”
徐长明(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
我国汽车增长至少还有10年的平稳快速发展时期,不过将会由过去高速增长转为平稳增长,汽车企业的竞争也由着力做广度转变为着力做高度。中国汽车产业必须规模与做强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企业要转变经营模式,强调自主创新。
张小虞(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
中国汽车产业应该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加大对传统的内燃机车改革的力度,提高整个汽车的技术水平;加大力度扶持自主品牌和汽车零部件企业,积极推进企业的兼并重组,推进企业走出去;同时在全球范围内构建强大的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营销系统。
专家媒体:
张毅(新华社高级)
自主品牌虽然遇到一些一点困难,但这些困难是发展中的问题,是可以克服的,而且很多自主品牌都非常努力,这些年也出了很多成果,从车型,从核心技术,包括市场开拓,品牌建设都做了很多工作,实现了一个转型升级。自主品牌可以搞中高端车,但是不要指望这些车给你带来多少销量,不要指望这些车型可以得你带来多少利润,只能是证明你有能力做中高端车,要把功夫下在小排量的车上去,因为到目前为止国内消费者采购车的80%是要买小排量车的,所以这是它们的优势所在,不能把自己的优势放弃了去攻占不属于自己优势方面的阵地。
陈志杰(南方日报资深)
相对于技术突围、市场入围甚至品牌突围来说,自主品牌当前最需要突破的仍是品质,只有品质走向成熟,在设计上走出“山寨”,自主品牌才能真正在市场中找到牢固的立足之地。
成功的设计对于一款汽车产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也是自主品牌在早期备受诟病的地方。品质的成熟则更有重要。自主品牌目前的关键正是要依托技术的提升,使产品品质趋于稳定。对于一款15万元以内的乘用车来说,技术可以略为陈旧,配置可以略为逊色,但品质的稳定则不可或缺。
钟师(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
自主品牌企业面对合资企业打造本土化车型的战略转型要有应对之策,但是他不认为面对面的交锋突围就是好办法:“事实上一些自主品牌企业向上走的策略本身就存在很大风险,面临合资企业通过本土化策略‘下沉’的形式,这样的发展策略风险更大,形势不容乐观。”因此,自主品牌应该集中优势资源,在现有的小型车和微型车市场做好做精不多的几个产品,同样可以找到发展空间。
贾新光(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
近年来,自主品牌汽车先后实施战略转型,在竞争策略上从低价低质转向提高技术含量,努力提高产品品质。比如帝豪就成为首个被公认为打造中高端市场并取得初步成功的自主品牌。广汽传祺GS5、比亚迪S6、中华H530等产品在市场上的成功也证明,把造型做得更加美观时尚,工艺更加精益求精,有助于提升品牌形象。
在增加技术储备方面,自主品牌汽车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有的企业已经开发出增压直喷发动机和双离合变速器,有的企业把高档车平台消化后用于中级车产品,显示了一定的技术优势,比亚迪融合IT产业技术成果,开发出遥控汽车。
还有的企业如长城汽车、上汽乘用车、广汽乘用车推行扁平化的销售架构,将决策权进一步前移,加快市场反应速度,也是很好的尝试。奇瑞汽车提出减少产品型号投放,比亚迪削减部分不合格的经销商等等,将有助于提高渠道的营销能力。
当然,发展自主品牌汽车还需要付出更多艰苦的努力。现在很多舆论仍然希望政府加强对自主品牌的扶持和保护,这种愿望是好的,但是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更多的还是要靠自身的努力,靠增强核心竞争力。
李安定(资深汽车专栏作家)
自主品牌的软肋,是核心竞争力的缺失。日前,有关部门公布“第三阶段油耗限值”征求意见稿,到2015年,要求全国乘用车平均油耗降至百公里7升。油耗限值要达标,发动机涡轮增压、缸内直喷技术是关键,此外,车身轻量化、减小风阻和轮胎摩擦力、刹车能量的回收等技术,一个也不能少,然而,自主品牌在这些技术领域有的甚至尚未涉足。且不说,光是一台涡轮增压发动机,成本就要上去两万元,对于主流六七万元的自主品牌车型来说,恐怕就是“不可承受之重”了。做了10年轿车,自主品牌终于明白,系统的标准和流程,才是汽车整个价值链的灵魂和血统。
(文章来源:盖世汽车网)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2/11/1402270027060131029643.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客服QQ:531068497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
版权所有2011|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