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urope-Asia Automobile Innovation Forum
  • 2025第七届金辑奖评选
  • 各国产业概览
  • 2025第八届智能辅助驾驶大会
  • 2025汽车智能玻璃创新技术及应用大会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报告 > 正文

调查:奇瑞合资捷豹路虎前景 谨慎看好占主流

尽管过去一年里,中国汽车销量的增长已经大幅放缓,但市场竞争似乎还远没到最激烈的时候。截至目前依然不断有汽车企业打算进入中国汽车市场就是证明之一。

3月末,中国最大的本土汽车制造商奇瑞汽车与世界知名豪华汽车制造商捷豹路虎公司联合宣称,双方计划在中国建立合资公司。尽管这一项目还有待中国政府的审批,但关于这家新的合资公司的前景预测已经是众说纷纭。由于奇瑞与捷豹路虎将要组建的合资公司不同于以往——中国过去20多年内成立的汽车合资企业大都是中国国有的汽车大集团与跨国汽车巨头的联姻,奇瑞尽管也属于地方国有企业,但不同于国有汽车大集团,奇瑞自创建伊始就旗帜鲜明地发展自主乘用车业务,根据2011年的销量数据,奇瑞已经是国内最大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而捷豹路虎类属相对小众的豪华汽车品牌,其受众并不如大众化和一般豪华品牌那般广泛。

此外,中国汽车市场通过合资政策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奇瑞此次与捷豹路虎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已经与10年前,甚至5年前都大相径庭。这样的联合前景会如何?奇瑞是否能通过合资更好地发展其自身的乘用车车业务?围绕这些问题盖世汽车网推出了最新一期业界调查(调查时间2012年3月26日-3月30日,参与人数1893位),调查共设三个问题,下文将分别阐述调查结果。

调查:奇瑞合资捷豹路虎前景 谨慎看好占主流

首先在调查1中我们对奇瑞与捷豹路虎的合资项目通过中国政府的审批的可能性进行了设问,调查结果显示多数(约72%)业内人士认为此合资项目会顺利通过政府的审批。尽管汽车行业近期被中国政府定义为“控制增量”的对象,而且汽车整车制造已于年初从外商投资鼓励类行业中划出,但乐观者认为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即将采取措施限制汽车行业新增产能,而且从目前透露的信息来看这桩合资已经是板上钉钉。奇瑞与捷豹路虎双方业已正式对外宣布合资的计划,且合资项目生产基地落定常熟,以及黄华琼等高管加盟合资公司也已被数家媒体证实。不过从以往经验来看,亦不乏合资合作前期言之凿凿最终不了了之者。我们在对业内人士的随机采访中也发现,认为奇瑞与捷豹路虎合资项目会通过审批的受访者中,不少人士在不同程度上表达出一种对自主品牌情感上的寄托,希望奇瑞汽车能借此提升技术与品牌。

对此合资项目是否会通过中国政府审批持保留态度的人士占调查参与总人数的18%,仅有10%的人士认为通过审批的可能性很小。

根据国家发改委汽车项目负责人日前透露的信息,汽车项目的审批中关注的重点是节能、环境、土地、技术先进性等。而对一个合资项目,会有多个司和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审核,还要持续地与企业进行反复沟通,任何环节不符合相关政策,项目都可能被否。奇瑞与捷豹路虎的合资项目是否会在这些关键内容上完全满足政府的要求尚不明朗。不过,从政府透露的审批的关键环节中可以看出,先进技术在中国市场的应用依然是重点,而合资是否能给中方提供学习外方先进技术的机会的说明并未见踪影。

合资政策作为“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之一,在中国汽车整车制造行业已经实施30余年。汽车合资企业在中国市场不断发展壮大并已成为市场主导者,但中方并未因此掌握技术。不过尽管饱受非议,合资公司的前景在短时间看来依然乐观,那么对于奇瑞与捷豹路虎这一新的合资项目来说,它的前景又如何?根据调查2的结果显示,约65%的业内人士都表示看好这一合资项目的发展前景,但是在这一阵营中也有乐观与谨慎之别。其中,认为这一合资项目双方合作意愿强烈,可实现共赢,而选择非常看好的人士占25%;而另有40%的人士担忧竞争日趋激烈的豪华车市场可能会影响合资公司前景,选择谨慎看好,谨慎乐观派占主流。

调查:奇瑞合资捷豹路虎前景 谨慎看好占主流

奇瑞作为中国本土汽车制造商中的“老大哥”,在短短10余年的时间内产销规模已突破60万辆。但由于产品力不强,利润不高而始终徘徊在中低端市场。奇瑞一直力图扭转自己的中低端的品牌形象,但几次向中高端市场发起的冲击最终都收效甚微。而与捷豹路虎的联姻为其再次冲击中高端市场提供了机会。奇瑞与捷豹路虎联合发布的声明显示,合资公司除了将引进捷豹路虎的车型外,还将在初期就推出合资自主品牌车型,并建立研发中心。这有利于奇瑞学习高端汽车品牌的经营以及先进汽车技术。此外,与捷豹路虎的合资还可以为奇瑞带来现金牛奶,这对于目前利润率不高的奇瑞来说也很有吸引力。

而对于捷豹路虎两大品牌来说,中国市场已经变得不可或缺。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销量在捷豹和路虎全球总销量中的占比均不足1%,而到2011年,中国销量在捷豹和路虎全球销量中的占比分别升至12.0%和15.5%。同时,中国豪华车市场表现出来的巨大增长潜力也让每一个豪华汽车企业都开始重新审视其在华发展战略。捷豹路虎与奇瑞合资便可实现在中国生产和决策本土化,更迅速有效地响应市场需求。这在中国对汽车产能扩张逐渐收紧的政策环境下,捷豹路虎赶在中国政府关闭合资大门之前,进入中国市场是当务之急。

奇瑞与捷豹路虎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拍即合。但复杂变化的市场环境依然是影响这一合资项目的重要因素。过去今年豪华车市场保持了大大高于市场平均增速,但豪华车市场的增长速度在逐渐回落,在今年年初出现的豪华车大规模大幅降价现象也引发了人们对豪华车市场发展前景的担忧。加之,宝马、奥迪与奔驰等业已实现国产化的豪华车品牌已在中国占据一定先发优势。捷豹路虎所面临的环境并不乐观,这使得大部分人士都选择了谨慎看好。

此外,有27%的人士认为奇瑞与捷豹路虎各自定位差异大,很难融合,对这一项目选择“不太看好”。通过对盖世汽车研究院专家顾问团的采访,我们还了解到部分人士认为,奇瑞在过去十余年间积累了一定的汽车制造与销售的经验,这可能成为其与捷豹路虎沟通合作的隐形障碍,主张难以达成一致。一位专家还谈到,事实上跨国汽车巨头更愿意寻找没有造车经验的企业进行合资合作,这样能保证外方足够大的话语权。

对这一项目表示很不看好的只占参与者总数的8%。

奇瑞汽车寄望通过与豪华汽车企业的合资提升自身技术与管理的愿望是美好的。但这一愿望的实现绝不简单。一方面,企业需要有积极进取的学习精神,另外也需要政府对新的合资企业提出考核要求。否则就可能重合资企业成为跨国汽车企业代工厂的局面。

调查:奇瑞合资捷豹路虎前景 谨慎看好占主流

合资作为目前中方可以利用当地市场消费潜力,直接与外方寻求合作的一条现实路径是否是自主品牌提升品牌力的最佳选择呢?在针对这一调查结果中,我们并没有得到较为统一的答案。肯定、否定与中立意见成三分天下之势,但赞同者略胜出,约占总体参与人数的37%。36%的参与者不认为合资是提升自主品牌的最佳路径。另外,表示难以判断,选择不好说的人士占27%。

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奇瑞汽车在过去的发展中一直表现出积极的自主学习与创新精神,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僵化的国企管理体制可能会影响其学习的效果。由此看来,若要改变合资再合资、引进再引进,结果还是丢了市场没有技术的尴尬局面,政府除了提出应对合资企业提出量化的考核目标外,也应该在企业体制改革上做出努力。

文章来源:盖世汽车网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2/10/310405085860123765954.shtml

 ;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