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这个国家至今依旧保有传统日尔曼民族的民族个性:种族优越感强烈,同时怀有极端的理想主义。高傲、倔强、认真、执着以及轻易不肯认错的性格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瑞典人容易走极端,认为对的事情会坚持做到底,在不彻底失败前不愿承认错误的为人处世之道。
正是因为这种民族个性,使得瑞典诞生了很多国际知名品牌,如汽车行业的沃尔沃汽车公司(以下简称沃尔沃)、沃尔沃集团(商用车制造商)以及萨博汽车,电器行业的伊莱克斯,通信数码领域的爱立信、哈苏相机,以及家具市场的宜家家居和服装品牌H&M等等,但也正是因为这种民族个性使得一些知名品牌在复杂多变的商业竞争环境中无法及时作出相应调整从而错失机遇,最终沦为被收购的境地。这一点,在汽车领域表现的尤为明显。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汽车品牌都已在若干年前进入中国却眼睁睁地错过了这个市场成长过程中最黄金的几年。
包括沃尔沃和萨博在内,此外还有商用车沃尔沃集团和斯堪尼亚,瑞典的这几大国际知名汽车品牌在中国这一最为肥沃的市场上集体遭遇了流年不利——如今沃尔沃被吉利收购,在中国业务稍有起色,但已被宝马、奥迪和奔驰远远甩在身后;萨博则正在垂死挣扎,最好的结局是被中国的“双庞”收购,品牌得以为继,但在中国市场萨博则已被边缘化;沃尔沃集团和斯堪尼亚尽管进入中国市场多年,但却因固执坚守自身理念等原因至今还没有读懂中国,市场表现乏力。
斯堪尼亚中国战略中心执行董事何墨池(Mats Harborn)的一番表态可以很好地诠释瑞典人的固执、高傲程度,在他看来:“我们要将斯堪尼亚的成功理念带入中国。如果我们在别的市场上成功,这个理念早晚会在中国市场上成功。很多跨国企业来到中国,如果自己的理念不成功,他们以为是中国特殊。所以需要转变自己的理念,但是这是一个很大的错误。”而这也正是此前沃尔沃、萨博一以贯之的经营理念,以至于在中国市场频频碰壁却始终没有进行彻底的反思。
在吉利正式收购沃尔沃的数月间,曾曝出多次李书福与沃尔沃管理层和董事会出现意见相左的事件。如李书福认为应满足中国消费者需求造出“大型车”,而沃尔沃方面则坚持认为全球的汽车消费趋势是小排量环保型;中方认为中国市场需求旺盛,应建2~3家工厂,沃尔沃方面则认为只需1家足矣。
李书福曾说,“沃尔沃作为一个小众豪华品牌,按照瑞典人的性格和价值观念,很长时间内,并不追求销量第一位,而是固执的制造最安全的汽车。”语气中除了一丝无奈,更多的是诧异和不可思议。
查阅资料显示,早在1972年,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被喻为人类环保史上里程碑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之后瑞典便开始提倡环保理念并一直践行至今。瑞典民众环保概念的强烈程度已经提升至一定高度,真正地追求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但在商业竞争中,市场份额和利润才是一家企业首要考虑的要素,也是企业能否得以基业长青的基石。至少对于在商界摸爬滚打多年的李书福而言是如此,而他对中国的认识应该说已经深入骨髓。
李书福心里很清楚,要想拯救沃尔沃,光以老板的身份让其屈从并遵循自己的经营思路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更何况瑞典人的固执他已经有过领教。充分地放权先让对方建立起对自己的信任以及适时地给其灌输中国商业竞争法则,或许才可能将沃尔沃逐步地“中国化”,并教会他如何读懂中国。
通过一年多的融合,尤其是李书福“放虎归山”的“驯养”方式让沃尔沃逐渐恢复元气和生机。中国老板的开放胸怀,也在一定程度上感染了沃尔沃董事会,面对着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和自己的第二本土市场,沃尔沃正表现出一副努力学习跟中国打交道的姿态。而李书福通过“讲道理”也开始让这家曾固执己见不愿作出改变的瑞典汽车制造商真正了解起中国,并将中国商人的经营之道融入进沃尔沃的企业文化中去。
李书福日前对外透露,在今年9月法兰克福车展上亮相的“You”概念车基础上,将衍生出“极具竞争力的顶级豪华车”。该车计划将在2015年取代现有的S80车型,成为沃尔沃旗下规格最大、价格最高的车型。无疑,这款车满足了李书福早前表露的要造出适合中国消费需求的“大型车”的心愿。不管怎样,沃尔沃至少听进去并采纳了中国老板的建议。
当然,沃尔沃的改变不止于此,他还已经懂得如何与中国政府打交道,并去倾听中国消费者的心声。
11月8日,沃尔沃与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在上海嘉定汽车博物馆签署了新能源汽车战略合作备忘录,沃尔沃与中国(上海)电动汽车国际示范城正式建立合作关系,致力于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开发运营。根据双方签署的协议内容,沃尔沃将为上海国际汽车城提供C30电动车,参与示范区试乘试驾、电动汽车运营服务、电动汽车商业模式创新、电动汽车示范评估等项目。
对外的官方宣传口径是,沃尔沃方面希望通过该示范项目充分了解在中国路况和中国消费者特有驾驶习惯影响下C30电动车的性能表现,以便将新能源动力有效转化为符合中国消费者驾乘体验下的量产应用。而上海国际汽车城则将配合沃尔沃收集用户数据、对C30的驾驶状态进行监测和分析,为C30电动车的大规模量产升级提供参考依据。
实际上,沃尔沃电动车的研发计划早在福特时代就已经得到积极推进,C30纯电动车在沃尔沃砸入近十亿欧元后终于在2009年闪亮登场。不过,在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前以及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中国并不在沃尔沃C30纯电动车的市场覆盖范围之内,欧洲以及瑞典本国才是他们真正的希望所在。
其实各方都很清楚,目前谈中国电动车的产业化为时尚远,消费者对电动车的消费意识还在襁褓之中。普通、大众化品牌的电动车尚未满足个人消费需求,对于沃尔沃这样的以豪华品牌定位的豪华电动车要想在中国实现大规模投放更不是朝夕可至。一款比亚迪E6的市场售价是36.98万元,沃尔沃要想在中国电动汽车市场保依旧保持其豪华品质,单纯就定价事宜便是一大难题。我们认为,至少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十年内,豪华品牌的电动车市场不会真正开启。
但是,沃尔沃并非像之前那样执拗。就算中国不是沃尔沃电动车的目标市场,他们也开始愿意提前在中国布局,哪怕前期只是为了响应政府发展电动车的号召,以便获得其他方面的政府资源。沃尔沃在今年还曾为中国全国“两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等高规格会议提供用车服务。这种改变的背后我们多少可以看到吉利和李书福的影子,而这对沃尔沃而言大有裨益。
“力争到2016年实现年销20万辆,占据中国豪华车市场20%份额”这一目标听起来已经非常具有中国企业的范儿。我们认为,恰到火候的中国化以及真正地读懂中国市场,对固执而单纯的沃尔沃来说是能否突破自我重现辉煌的必修科目。
(文章来源:盖世汽车网)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1/11/09041001101411667908.shtml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客服QQ:531068497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
版权所有2011|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