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车业务只有纯粹的商务合作
主持人:我们已经和苏州金龙、常隆客车达成了合作,您感觉他们哪些方面符合了斯堪尼亚的理念?
何墨池:我们双方还有很多改进的空间。但是最起码我们从一开始,就定下了我们要追求什么样共同的目标。我们高层和他们高层有共同的想法。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有时候我们也会有不同的理念,会有一些需要讨论的东西。这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就像结婚一样,天天都要保证夫妇的和谐。
主持人:斯堪尼亚同他们的合作是什么样的形式?
何墨池:是一个平等的商务合作。我们斯堪尼亚只生产底盘,他(苏州金龙)不是底盘的专家,他是车身的专家,依靠他的车身技术和我们的底盘技术,两家结合起来达成一个很完美的合作。他买我的底盘,但是我提供很多知识和支持。我们不需要互相投资,我们就是一个纯粹的商务合作。
主持人:销售什么我们都不会再去管?
何墨池:在国内是因为中国的体系,他来负责国内销售,但是我们也参与。因为我们也想培养他卖我们高端的产品。买一个斯堪尼亚海格的客车和买一个国产的客车是完全不同的。这个我们要帮助他。在国外是我们来负责销售。在斯堪尼亚的全球销售和售后服务网络里,我们是卖斯堪尼亚的产品到国外。在我们的零部件系统里,有斯堪尼亚车身的零部件。所以我们在国外卖的是一个斯堪尼亚品质的产品。打斯堪尼亚的标志,服务是我们支持。
国内就是一个大的挑战。因为国内多数的卡车公司和客车公司,他们不自己生产组件,他们选某些公司的发动机、某些公司的变速箱、某些公司的后桥。产品到市场之后,客户必须找发动机的生产厂家、变速箱的厂家来做服务。这些品牌自己不太关注售后服务。二,他也不认为售后服务是一个赚钱的商机。我们认为这都是一体的,因为我们的售后服务很有价值。按我们的标准,如果平均车速达不到,出勤率达不到,他直接影响到最后的“吨公里”。所以他买我们的服务是帮助他赚到更多的钱。比如说他花一块钱做服务,我们能帮助他多赚五到六块钱。
外资入华有助于中国市场成熟
主持人:随着北美卡车企业来华,长头卡车再次受到了关注。在您看来,长头卡车能够打入中国市场吗?
何墨池:中国对卡车的整车长度有限制,在国内最合适的是平头车。但是在美国没有这个限制,平台、长头都无所谓。我们对国家有一个建议,可以再加一个挂车,把长度提高到25米。这样一个车就可以带来更多的吨公里,赚更多的钱,每一个吨公里的花费也会降低。中国现在的公路网络完全可以承受公路列车。
主持人:单纯就车辆来说,长头卡车会有优势吗?
何墨池:长头开起来更加稳,因为你坐在前桥后面,不会坐在上面;第二,开起来更安全一些;第三,风阻会低一些;第四,有人觉得长头好看。(笑)
主持人:依维柯、曼、戴姆勒等企业都在国内合资了,新进入的纳威司达也在搞合资合作。您怎么看?
何墨池:我觉得他们会帮助这个市场的成熟。因为他们会带一些比较先进的技术来到中国,所以他们卖的产品比现有的产品又会高得多。但是如果客户还主要是买便宜的话,我们就得做角力。国内市场上99%的重卡价格低于35万;而进口车都高于80万。这些合资产品大概是60万左右,不然你无法应用先进的技术。问题在于,客户明年为什么要选比现在高一倍的卡车?要看这些汽车厂是不是做投资者的教育,我希望他们是帮助我们,帮助我们大家来教育这个市场。
主持人:一直有报道称大众想要整合曼、斯堪尼亚的商用车业务。近日大众已经绝对控股了曼,也拥有斯堪尼亚46%的股份,这对斯堪尼亚是否会有一些影响?
何墨池:按照我们公司的内部原则,我们不允许谈到斯堪尼亚和大众的合作问题。
主持人:很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编辑手札】何墨池先生算不算是“中国通”?斯堪尼亚是不是该在华合资?
何先生在中国待了20几年;而且即便是从04年算起,斯堪尼亚在中国也已有8年历程了。去质疑这样一家国际顶级商用车企业,需要足够的理由。
涉足中国市场良久却未实现合资的,亦并非斯堪尼亚一家。或许我们应该想一想,为什么中国商用车市场已是如此规模,却依旧不能让这些巨头们安心地寻一个合作伙伴?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1/07/130813121312894.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