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科技平权:汽车生态整合进入2.0时代
  • 2025第六届软件定义汽车论坛暨AUTOSAR中国日
  • 2025第五届中国汽车人机交互与体验设计创新大会
  • 2025第三届具身智能产业发展论坛
  • 2025第五届汽车计算大会
  • 2025第三届AI定义汽车论坛
  • 走进上汽提质增效&创新驱动论坛暨
  • 2025第三届中国汽车及零部件出海高峰论坛
  • 第八届上海-斯图加特汽车及动力系统国际研讨会
  • 2025第四届中国车联网安全大会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端访谈 > 正文

采埃孚:调整组织结构,优化资源配置

访采埃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叶国弘(下)

盖世汽车网 Tiffany Yang 2011-04-02 09:14:27
核心提示:2011年3月23日,盖世汽车网对采埃孚(ZF)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叶国弘博士进行了专访,叶国弘博士就中国汽车行业如何在新形势下取得企业创新和可持续发展,2011年的汽车行业发展趋势以及中国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发展方向等,回答了的一系列问题。本部分访谈主要是采埃孚调整组织架构,优化资源配置的一些举措与成果。

采埃孚 组织结构 优化 资源配置

采埃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叶国弘博士

盖世汽车网:采埃孚将从2011年起将现有的五个业务部门改组为传动系统技术部、底盘技术部、商用车技术部和工业技术部四个部门。请问采埃孚进行改组的出发点与目的是什么?怎样才能使各个业务部门达到均衡发展?

叶国弘:由于采埃孚特殊的发展历史,采埃孚原先的组织结构以分散式为主。在重组前,如果有客户需要购买不同的产品,就需要与多个不同的事业部分别进行交涉,最终与我们签订多份合同。这样不但削弱了采埃孚作为系统供应商为客户进行更好服务的优势,也大大降低了与客户之间的沟通效率。

2010年经集团监事会同意,采埃孚董事会决定进行结构重组,将原先的5个事业部、5个业务单元、转向技术事业部(与博世有限公司50:50的合资企业)整合重组为现在的4大事业部、1个售后服务事业部和转向技术事业部。这4大事业部分别是乘用车动力总成技术事业部、乘用车底盘技术事业部、商用车技术事业部和工业技术事业部。结构重组后,客户及其他外部人士会更容易理解采埃孚的运营结构。新的架构迎合了市场对我们的期望,可在所有领域实现更大的灵活性。在全球客户支持方面,这是采埃孚一个关键性的决策。截至目前,所有来自客户和合作伙伴的反馈都非常良好,这也表明此项战略调整已取得一定成效。

盖世汽车网:请介绍一下采埃孚在中国的市场情况和未来的整体发展战略。

叶国弘:自1980年进入中国市场,经过30余年的发展,采埃孚在中国的生产规模和产品型谱日益壮大、丰富,共拥有1个地区总部(含研发中心)、18家生产企业、3家售后服务及贸易公司、34个售后服务网点。产品包括变速器、减振器、离合器、转向机、车桥系统、电子元件等传动与底盘部件,应用范围覆盖乘用车、商用车、工程机械、轨道车辆、船舶应用等多个领域。在中国,采埃孚的客户和战略合作伙伴包括一汽-大众、宝马中国、上汽集团、北汽福田、中国重汽、东风集团、柳工集团等众多知名整车厂商,2010年销售额达到126亿元人民币。

采埃孚向来以高品质的高端产品著称业界,而对于竞争越发激烈的汽车市场来说,成本压力是每个参与者必须承担的,尤其在中国这样相对价格敏感度较高的市场。与众多同行一样,采埃孚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推进本土化进程,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同时,坚持本土化创新研发,为中国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对此,我们做了如下努力:

一,我们在上海成立了工程技术中心,作为采埃孚全球8大研发中心之一,采埃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工程技术中心的功能与德国总部完全相同,可以根据中国客户的具体要求快速响应,开发符合客户实际需求的产品和应用匹配。

二,为了保证全球统一的产品品质,更好地开发和管理供应商,集团实行全面集中采购,通过增加集中采购量尽可能降低采购成本。

三,人才的本土化。目前采埃孚在中国的雇员有6100人左右。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有德国留学和工作背景的工程师。他们对德国的文化有相当的了解,同时又能很好地应对中国市场的变化。可以说,各型人才资源是采埃孚最宝贵的财富。

除此之外,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基础生产材料的成本已经变得越来越透明了。因此要真正实现成本的大幅降低,技术创新才是关键。采埃孚正在进行从“仅应用于高端车辆”扩展为“涵盖高中低端车辆”。我们开发的轻量化产品已经拥有了很大的市场,而更多符合发展中国家需求的产品也会源源不断地被引入中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中国用户领略采埃孚产品所提供的优越性能和体验。

盖世汽车网: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中国政府乃至全世界都非常重视的课题。您认为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发展面临何种困难与挑战?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采埃孚如何应对?

叶国弘: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顺应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大方向的。目前技术的创新仍是新能源汽车面临的最大困难和挑战。当然,已经有很多并会有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投身到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工作中去。各国政府也都下了很大的决心来支持这一产业的发展。

曾有人开玩笑说:“采埃孚是车辆传动技术领域的专家,如果未来汽车不再需要内燃机的驱动,那采埃孚就再也没有市场了。”对此,一方面我们对在车辆传动领域所获得的赞誉感到骄傲,另一方面,对于新能源汽车以及相关技术的发展,其实采埃孚与很多人一样充满期待。采埃孚看到了其中蕴藏的巨大市场潜力,并为之作好了准备。举个例子来说,2009年5月,来自采埃孚各事业部的工程师们组成了一个新的开发团队,开始着手开发电动车辆传动解决方案——EVD1。此系统是为高转速电机开发的,最高功率可达90kW,其将应用于城市轿车和紧凑型轿车市场。我们相信这将是满足城市工况需求的上佳解决方案。

盖世汽车网:请问您是如何理解“创新”在汽车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分别给采埃孚的日常管理工作带来了怎样的效果?

叶国弘:产品创新是我们保持行业领先的关键所在。每年采埃孚都会将销售额的5%左右用于研发工作。2010年6月8日,随着采埃孚亚太区总部在上海顺利落成,我们的创新研发能力也随着先进设备的迁入迈上新的台阶。

同时,采埃孚公司也非常重视工厂的日常管理。在生产制造流程中,我们充分引入了精益管理和六西格玛(Six Sigma)等先进的管理理念及系统。此外,集团还每年定期举办全面质量管理大赛,通过各类系统性手段和方法来调动员工积极性,并鼓励员工对生产制造等各个环节提出改进意见。

除此之外,采埃孚还发挥在运输行业和动力传动系统的既有技术优势,突破性地进行了跨行业的创新,成功踏入了风能发电——这一日益受到关注的新能源领域,为全球风电设备制造商提供风力涡轮机变速器。此举也进一步丰富了采埃孚的产品组合以及核心业务领域。

文章来源:盖世汽车网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1/04/011154225422312592376.shtml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