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构称,通用在中国国产的乘用车中,其中60万辆是基于欧宝(OPEL)平台开发,但对于在中国市场年销量仅几千辆的欧宝而言,其自身品牌并未得到任何程度的体现,这令欧宝情何以堪?
本周日(28日),占地面积达到6,000平方米,欧宝亚洲最大的旗舰店——湖南德宝欧宝4S店在湖南长沙正式揭幕营业,此举预示着这个已经诞生111年周年的欧洲老字辈汽车品牌开始认真关注起这个东方古老国度上成长速度异常惊人的汽车市场。
欧宝亚洲最大旗舰店—湖南德宝欧宝4S店
只是,鉴于历史和现实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任凭欧宝在中国市场如何作为,都将极难自成气候,放量增长。而欧宝选择以二线城市作为今后深耕的主要市场,结合其自身品牌定位亦非明智的战略选择。
我们认为,一直处于萎靡状态中的欧宝,要想在欧洲本土实现自我救赎并非易事,加大对海外市场的开发将是其今后所必须采取的策略之一。但碍于欧宝品牌在中国的宣传推广、产品定位以及潜在目标受众的开发上,均已错过最佳时机,而且在通用的全球布局中,也不允许其在中国市场大拓疆土,与上海通用分食市场份额。因此,尽管欧宝一直紧咬着中国这个最具潜力的海外市场不放,但却始终无法“下咽”,并很好地对其进行消化。
近些年,通用旗下的另两大品牌别克和雪佛兰在中国市场攻城略地屡创佳绩,为母公司贡献巨额利润的同时,也为通用顺利度过破产保护立下汗马功劳。相比之下,除在欧洲市场连年失利之外,1993年便进入中国市场的欧宝也始终无法挣脱其小众品牌的无形桎梏,市场僵局至今未破。但是,源自欧宝平台的产品以及技术的输出却为别克和雪佛兰这两个品牌在中国市场保持生命力提供了非常有力的保障(别克、雪佛兰的多款车型均来自欧宝平台,如新君威、新君越等畅销车型)。而这,也正是欧宝能在中国市场间接发挥出的最大效用——对上海通用部分国产车型进行补充。
欧宝雅特(资料图)
根据欧宝在中国市场近几年的销售数据,2006年至2009年的4年间,欧宝品牌旗下多款车型的累计年度平均销售业绩均未能跨过4,000辆的门槛。其中2008年,中汽协公布的数据显示其在当年仅完成销售1,556辆。但雄心突起的欧宝似乎并未过多伤感于过去几年间在中国市场的萎靡,2011年的销售目标直接锁定在45,000辆,较之2009年不到4,000辆的销量而言,增幅达到了十倍。
欧宝首席执行官罗瑞立(资料图)
现任欧宝首席执行官罗瑞立(Nick Reilly)此前曾担任总部地址位于上海的通用亚洲区总裁,深知中国市场在今后全球汽车产业格局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因此极力促成欧宝海外业务重心开始向中国倾斜,并将中国被确定为继澳大利亚和拉美之后的另一大全球市场。但是,根据欧宝制定出的2011年年度目标的思路,罗瑞立是否真正了解中国市场值得怀疑。
同为小众品牌,同样来自欧洲的雷诺,自去年以来在中国市场销量连创新高,并一直为国产蓄势。但恐其掌门人陈国章也会对欧宝近似夸张实则疯狂的目标瞠目,因为雷诺2009年的在华销量是欧宝的两倍之多,但目标制定上却是慎之又慎。对比之下,欧宝对外宣称的明年45,000辆的目标难避浮夸之嫌。也正是由于这种激进的目标规划,让我们看到欧宝在对待中国市场的态度上明显过于浮躁。短期内拔升销售目标,极易被外界误解为欧宝针对中国市场并未制定长远的且富有建设性的规划,只是单纯地着眼于当前利益,如尽可能快地提高中国市场的销量和盈利,以便及时地给欧洲公司输血以图自救。
根据通用中国方面透露的信息,欧宝品牌在中国市场的经营路线并未作过调整,仍以直接从德国原装进口的方式推进中国战略。只是,欧宝将目标市场锁定在中国的二线城市,绕开京广沪。
尽管如欧宝新闻稿中所述,“随着中西部经济的发展,在未来十年内,中西部地区有望接过中国车市发展主力的重任,而'两型社会'(指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明晰定位,经济的超速发展,率先崛起于中部的长沙将成为车企争先进入的'蓝海'”,但是对于品牌定位模糊,价格区间在30万元上下的欧宝而言,要想在二线城市笼络到足量的消费群体,考验之大毋庸置疑。首先,二三线城市对中低端车型的品牌敏感度不高,但对中高端尤其是贴近入门级豪车这个档次的车型却极易崇拜主流品牌,尤其是奔驰、宝马和奥迪等品牌也逐渐开始将网络向二三线城市下沉,因此对于小众中高端品牌的生存将产生很大程度上的挤压;其次,青睐小众品牌车型的人群主要集中在高收入的白领阶层,车主往往已经拥有一辆或多辆主流品牌的车型,出于对生活品质或社会地位的考虑,有再购置一辆在品牌定位、外观设计都独具风格的车型的需求。而京广沪等一线城市无疑是这类消费群体的主要聚居地。
与其相似的是,在今年早些时候,雷诺的全国首家品牌旗舰店也选择在武汉这样的二线城市开业。不过,陈国章当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便明确表态:主攻二线城市是短期目标,最终目标还是要将雷诺品牌彻底打入一线城市。很明显,陈国章所采取的策略是以二线城市为跳板,避开目前一线城市激烈的竞争,先培育市场,等达到一定的销量规模从而实现国产后,再凭借更低的价格优势再转攻一线城市。但反观欧宝,由于不具备在中国实现国产的潜质,因此沿袭雷诺的战略很难图利。
总的来说,欧宝不独立,就不具备发展成为一家全球汽车公司的特质,只能作为通用全球战略布局中偏居欧洲一隅的区域性企业。在中国市场,则根本没有可以让欧宝茁壮成长的土壤。
(文章来源:盖世汽车网)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0/11/3007020020266446693.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