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第25届世界电动车大会(EVS-25)在中国召开日期的临近,电动客车最近又成为了行业内热议的话题。纯电动客车作为一种代替传统能源的车辆,能够实现路边零排放,这无疑是对目前道路日益拥挤、汽车尾气成为城市空气主要污染物的现状提供了一个良好解决方案。
然而,目前纯电动车由于技术与基础配套设施的瓶颈,还不能像传统汽车那样自由使用,。虽然已经有汽车公司生产出了面向普通家庭使用的电动轿车并且上市销售,但是也仅仅限于个别的城市,纯电动车目前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大型客车上,如城市公交车。因为城市公交行驶路线相对固定,应用更简单。也正因为如此,国家对于纯电动公交车给与了大力的支持,不仅在政策上给与扶持,在实际的购买上也给与财政补贴。但是即便如此,目前纯电动公交的应用仍然寥寥,全国加起来也没有多少。其中还有不少是拜奥运会、世博会、达沃斯论坛这样的国际性大型活动所赐,真正用于商业用途的纯电动客车几乎没有。国内用户对于纯电动客车似乎并不感冒。
不过与用户对于纯电动客车使用不感冒相反的却是国内客车制造企业对于纯电动客车制造的热情。除了部分一直致力于此的厂家外,几乎每一个新进入这个行业的新企业都在以纯电动等新能源产品作为敲门砖,似乎纯电动客车的制造门槛格外低,纯电动客车的制造门槛真的那么低吗?
思考这个问题,记者突然想起了不久前与大金龙销售公司副总经理朱国强的一次谈话。谈话的内容并不是关于纯电动客车的,而是关于中国客车在海外的市场份额的。中国的客车制造工业在中国的汽车产业中虽然占的比重很小,但却是一个特别值得骄傲的行业。因为在这个市场过去的10几年中,几乎所有国外的汽车巨头们都在竞争中败北,而且中国的客车制造业还冲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销往世界多个国家,其中甚至还有不少是汽车业很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然而长期耕耘在海外市场第一线的朱国强发现,中国客车这几年在海外市场的开拓很努力,但各个国内企业在海外市场的业绩却是上下起伏,难有一个企业在稳定的增长。究其原因在于,中国制造的客车能够在海外市场上满足的只是庞大市场中的很小一小部分,这部分的数量是相对固定的,所以每年中国客车企业分到的蛋糕就那么大,自然会此消彼长,各厂家的数据上上下下就不足为奇。但为什么大家不扩大产品的覆盖范围,以分到国际市场更多的蛋糕呢?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0/09/280901031323.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