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的北京车展热闹异常,美女车模、天价豪车都引得人们津津乐道。而更让业界关注的,是本届车展的新能源风向。大众的Think?blue,各大车企的混合动力、电动车,似乎都昭示者新能源风潮即将到来。但在车展现场,还有一批展车在吸引着国人的眼球,那就是SUV车型。据统计,本届车展共有近30款SUV车型登台亮相,这其中自主品牌展车接近20款,广汽、北汽、吉利、江淮、长城、力帆等都拿出了自己的最新研发成果。可以想见,不远的将来中国的SUV市场将会多么“红火”。但是慧聪邓白氏担忧的是SUV火热背后的问题。这一产品似乎并不能完全适应中国的国情。换句话说,SUV并不应该在中国有过分的发展。
SUV燃油消耗量的增速是其销量增速的两倍
SUV的油耗问题一直受到人们的诟病,再提这个问题,的确有点老生常谈。但是尽管人人在关注SUV的油耗,却很少有人对这一问题进行量化。
慧聪邓白氏研究的统计和分析发现,近些年随着SUV车型销量的增加,其对于燃油的需求正在以更快的增加。慧聪邓白氏的研究表明,SUV销量增速与燃油的消耗量增速大概成1:2的关系。即:近些年SUV的市场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而其燃油消耗量却在以40%的速度增加。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SUV车型销量迅速增加,车辆基数增加,油耗增速加快;第二,随着车辆的老化,SUV车型的单位能耗在逐步提高;第三,进口SUV,尤其是大排量豪华型SUV增速加快。这些都使得SUV带来的石油消耗快速增加。慧聪邓白氏研究预计,到2011年,SUV总销量将占到汽车总销量的比例仍将不超过7%,而是其燃油消耗却将占到汽车燃油消耗量的12%以上。具体而言,2010年SUV的年燃油需求量将接近500万吨,这是2008年需求量的3倍。在这将近500万吨的燃油消耗量中,有将近1/4是由进口SUV“所贡献”,剩下的3/4由国产SUV带来。
中国的用车环境不允许SUV过分发展
国际上一直习惯将中国和美国进行对比,但实际上,在用车环境上,中国更像日本。日本国土狭小,能源紧缺,政府对于小型乘用车、微型乘用车较为鼓励。中国虽然地域广阔,但是现在的主要用车地带高度集中于各直辖市及东部地区发达。根据慧聪邓白氏研究对2008年中国汽车统计年鉴数据的分析,截止到2008年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超过五千万辆,这其中有超过48%分布于沿海省份及四个直辖市。而这些省市的地域面积,占我国国土面积的比例不到10%。并且这超过两千万辆的汽车在这些省市也不是均匀分布的,各省的省会、二级城市的市区,容纳了这些车辆的绝大部分。这样的趋势,在未来几年会有些许改观,但是绝不会有根本的改善。如此的分布格局下,只有鼓励小型车、小排量车,才能从根本上缓解日益严重的人车矛盾。实际上,现在美国SUV的销量已经开始出现了下滑,而日本车企虽然有众多成熟的SUV车型,但是他们在其本国内的主打产品仍然是小排量车。
“消费主义”的时代已经过去
有分析人士将消费者购买大排量SUV的心理归结为“消费主义”,即:超过必要需求的消费。的确,在大城市中SUV车型的实用性并不是很大。不管是四驱还是涡轮增压,不管你是保时捷还是雷克萨斯,堵车之时也只能与奥拓为伍,红灯亮时也只能线外等候。SUV在突然加速时的推背感、高速驰骋时的成就感,确实很能让人感到惬意,但是在拥堵越来越严重的城市里,其速度、激情、动力等优势似乎并不能得到很好的体现,反倒会让驾驶者有一种“被束缚”的愤懑。在资源日益稀缺、环境破坏加剧的今天,“消费主义”的消费方式和理念无论在世界哪个国家都应当被摒弃。过量消费,牺牲的只能是我们共同的地球家园和子孙后代的幸福。
当然,SUV作为一个独特的车型,存在必然有其存在的理由。但它的发展不应该过分,尤其是在资源紧缺、经济不发达、人口众多的中国。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0/06/04025707577306.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