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思德:绿色发展之路有利于汽车业健康增长
曹思德: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中午好,我叫曹思德,我非常荣幸到这里来跟大家探讨我们如何以更强大的面貌走出这场危机。
我们都知道危机目前的情况有两个字,一个是危险的危,还有一个是机遇的机,所以今天我所谈的,还有我们探讨的题目是怎么转为危机。
对于中国汽车产业来说,我们现在正面临着一个宝贵的绿色时机,我认为目前的机遇非常好,在中美两国首次战略与经济高层对话中发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都不约而同把环境问题放到首要的议程上。中美两国达成共识,将建立起真正的伙伴关系,在推动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共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我们都知道对于汽车产业来说,绿色发展的最直接体现就是不断降低排放,严格的排放法规已经大幅度降低了车辆污染物排放水平,将降低20%氮氧化物的排放以及80%颗粒物的排放。
美国的法规是全球最严格的,现在中国从2000年开始缩小排放水平上的差距进步非常快。不管哪个国家和哪个地方,执行更严格的法规,所有的事物都有两面性,排放标准也不例外,也有一些困难。康明斯结合全球研究的经验,如果有更严格的规定,每一家公司都必须统一,在技术方面,在设备方面,还有我们的发动机零件、卡车的、整车的性能也提高了,这都是非常大的一个挑战。但是这个挑战也可以说是一个机会,如果我们拿出短期的数字,把眼光放得更远一些,我们就能发现排放进步所能产生的各种机遇,要远远大于短期损耗。
我将利用下面的时间具体谈一下,为什么我们说从长远来看绿色发展之路能够推动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可以提升本地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也将带动新一轮投资增长,并最终转化为经济增长。推动技术与产业进步最主要的力量是客户,从客户的角度来看,排放尽管重要,但是这不是他们唯一关心的,他们是考虑动力,他们的可靠性,他们的燃油系统的经济性、低噪音等等,这些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要赢得客户,我们就需要向他们证明,增加的单次、购买成本能够被长期的较低利率成本抵消掉,客户的这种希望反过来也在推动整个行业不断改进。
在这种作用力下,行业不管开发新技术,创新的解决方案不断涌现,更加环保、节能的新产品将逐步占领市场。我们在美国、欧洲和其他的地方也有这个经验,满足环保的要求是对我们的技术非常有好处的。所以我们常说有志者事竟成,排放进步也为中国汽车业带来绝佳的机遇,爆破燃油系统和后期处理的关键零部件到发动机,再到整车企业,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都将获得提升和进步,他们的能力和创造力将得到释放,从而产生巨大的生产力。要想实现通过严格排放推动技术进步的目标,我们就需要按时推行环保法规。我们认为更高的排放标准也将增强我们本地企业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大家都知道所有的地区都有不一样的环保要求,有的更加严格,可是如果我们能够满足更严格的要求,我们在全球有竞争力,这个对于我们目前的情况也是非常难的。
中国古语讲,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对于汽车产业来说,排放标准按时、严格的贯彻执行,就是推动整个行业百花齐放的春风,在这种趋势下,行业的每一环都要为排放进步做好准备,从燃油到供应商,从零部件到发动机,从整车企业到最终用户,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本着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的积极态度,坚定的走绿色发展之路,每个企业都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执行者,这是我的责任,我们没有任何借口不去履行这个职责。
我们现在面临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但这个机遇转瞬即逝,我们必须快速行动,抓住这个机会,所有其他市场都在不断实现排放升级,如果我们这次被拉下来,再推广就更难了。现在正是我们的时间,也正是我们的机会,我们中国的汽车产业需要迅速行动起来,只争朝夕,向更高标准竞争,实现经济和环境层面的双赢,谢谢大家!
主持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刚才曹先生的讲演引用了古诗,他还引用了我们七七级在清华读书时候的一个口号,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再次对曹先生的讲演表示感谢。
到现在终于到了结束的时候了,但是我还有两句话要说,第一句话是对政府提出的建议。我们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工业形势很好,得益于政府采取的措施,和各国相比是最得力的,也是最快的,所以中国汽车市场最好。同样推理,如果我们的政府希望我们中国汽车工业在新能源、绿色汽车方面走到世界的前列的话,我希望政府也要给予比其他国家更大的支持。第二句话感谢大家熬到现在,支持我的这次主持,我们的会议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文章来源:盖世汽车网)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09/09/05025256525684.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客服QQ:531068497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
版权所有2011|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