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联会:一周车市新车和降价动态汇总
本周车市概述:
1、8月车市开局较强
8月乘用车市场出现淡季市场较平稳走势,由于08年的8月的奥运因素,本月的销量必然始终保持在较高增速状态。从乘联会的狭义乘用车市场跟踪看,8月第一周厂家销量较7月第一周仅有4%左右上升。由于7月末部分厂家开始防高温假,因此8月上旬厂家的销量应有损失,但目前这种销量损失不明显,8月市场必然是丰收的月份。从乘联会零售监控看,状态继续走好,市场热度并未下降。市场仍处于淡季不淡的状态,预计零售表现可能好于7月。
2、丰田撤销15%的市场份额目标
丰田努力谋求世界第一的霸主地位基本实现,其目标转向提升产品的消费需求满足率。应该这是丰田大战略的调整。作为家族式企业的持久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可持续性发展思路是其优势。
丰田在庞大的千万产能压力下仍制定660万的销量目标,环比危机最深重时期仍有13%的下调,按这个目标,丰田有可能被通用、大众等超越,在日本和世界亟待汽车业复苏拉动经济的背景下,这是不可思议的刚性压缩政策,值得关注。
目前的中国汽车也是高速发展的阶段,数字目标较多,求大求全、而核心竞争力提升尚有差距,如何强化自主品牌又好又快的发展仍是重大课题。
PSA是否真的需要在中国开辟第二战场?
随着新中航集团汽车业务的确立,曾经销声匿迹的PSA集团(标致雪铁龙集团)与哈飞联姻的消息再次传出,并且得到了PSA方面肯定的答复。PSA似乎决心要在中国选择第二伙伴,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标致雪铁龙集团是仅存的一家在中国只拥有一个合作伙伴的国际化汽车制造企业”。
从让·马丁·佛尔茨到斯特雷夫再到菲利普·瓦兰,PSA三任掌门人都在矢志不渝地追求从中国寻找第二个合作伙伴,这实际上明显反映出PSA已经对其在中国的合作伙伴东风及合资公司神龙汽车的不满情绪。作为一家从1992年就建立的拥有15万产能、当时中国轿车生产能力最大的合资企业,神龙今年上半年的市场份额由2000年之前的9%,下降到目前的3%。今年上半年,神龙首次跌出乘用车企业前10名。
放在PSA的角度来看,这样的成绩足以让其不满,而且又是在今年上半年全行业增长超过了20%的情况下,PSA的销量不升反降。为此,菲利普·瓦兰的首次中国之行再次强调了寻找第二伙伴的重要性,这已经成为他和前任斯特雷夫之间惟一的共识。且不谈中国还有通用、福特、日产、宝马等一大批坚持在华只有一个合作伙伴的企业案例,单就两个合资伙伴的模式来看,PSA目前单薄的产品线未必能够适应中国市场。
斯柯达昊锐,别伤了自家兄弟!
国内中高级车市场总是不那么开放,平均起来,一年有一款车能够成功进入该阵营就很不错了,其他人只有望洋兴叹的份儿。还有,如果一个品牌能有一款车在其中占据一个位置也算是烧了高香,多一个都是奢望。但是大众汽车并不这么满足,目前它在国内的合资企业南北大众都各有一款中高级车型,比如一直是“铁三角”重要成员的帕萨特领驭,以及曾经最有希望改变中高级车市场竞争格局的迈腾,这还不够,今天它又带来了第三款令对手感到不安的新车型——斯柯达昊锐,期望在中高级车领域再圈下一块地产。
不过,昊锐的兄长迈腾先生似乎没有达到大众汽车的预期,从销售情况来看只混了个平平,而领驭已经逐渐淡出了前三强,两者加起来还不如凯美瑞或者雅阁的任何一个。为什么?人人都说迈腾是款好车,但是就是不好卖,原因是多方面的,最大的问题就是与对手相比没有突出的优势,致使遭遇了难以突破的瓶颈。领驭的力不能及与它的市场定位有关,它给人们的印象就是官僚用车,其消费群体大多局限于公务车,销量不能与“雅凯”匹敌很正常。领驭和迈腾在中高级车市场并不得意,昊锐能否替它们出一口气,力挽狂澜,改变这一势力对比呢?或者不管兄弟们混得如何,昊锐能否凭借自身的实力成功进入该阵营,能否被铁板一块的中高级车市场所接纳呢?
新能源车的尴尬
新能源汽车的时代到了吗?这一直是汽车界关注的话题。
如果你说没有到,但时不时会冒出一些事提醒你。比如说巴菲特旗下的中美能源公司参股中国的比亚迪的事,比如说海外各大汽车企业纷纷宣布推动电动车等新能源汽车的事。
在我看到,商业化时代未到,但准备的时代却已经到来。这个准备工作,上至各国政府、地方政府,下至各家汽车企业、相关零部件企业都在做。
谈新能源车的竞争焦点—动力电池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驱动核心,动力电池有望重写全球车业和零部件格局,一场潜埋于整车厂、零部件供应商、电子器件商之间的暗战已经一触即发。
如果说两年前,国内某车企所言“用电池改变世界”还只是一厢情愿的妄语,那么仅仅两年后,已很少再有人对此怀疑。
混合动力也好,纯电动车也罢,作为现阶段新能源车最现实的解决方案,追根溯源,新能源车的竞争焦点都落在它们的驱动核心——动力电池上。这样看来,将电池形容为改变世界的驱动核心,并不为过。
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将电池作为抢占新能源汽车高地的重中之重。各跨国公司以及部分本土制造商都已经或正在将电池作为关系企业未来的头等大事来做,或与电子企业结盟,或企业间联合开发。虽然表面看起来风平浪静,但实际上,一场潜埋于整车厂、零部件供应商、电子器件商之间的暗战已经一触即发。
(文章来源:盖世汽车网)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09/08/180515471547105228717.shtml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客服QQ:531068497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
版权所有2011|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