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各国产业概览
  • 2025第八届智能辅助驾驶大会
  • 2025第四届中国车联网安全大会
  • 2025汽车智能玻璃创新技术及应用大会
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分析 > 正文

外资在中国微车市场的策略之变

核心提示

外资正更多地是通过一些“看不到”的方式,如输出管理或技术等,扬长避短,向中国微车市场渗透。

【要闻回顾】

近日,有消息称一汽吉林汽车有限公司与大发工业株式会社联合生产的森雅多功能车正式换用一汽标,品牌名将由“一汽大发”改为“中国一汽”,而产品名称也将由“大发森雅”更改为“一汽森雅”。换标后的森雅将成为“一汽微车”战略的一部分。

而在7月,甘文维和通用中国高层一行在南宁受到了广西自治区政府主席马飚的热情接待,并得到了自治区政府的“保媒”,将区属全资国有企业——五菱集团所持的上汽通用五菱股权卖给通用。

【要闻点评】

“微车”起源于日本的大发,而在中国等亚洲新兴市场国家兴盛。欧美汽车制造企业虽然在逐渐下探微型轿车市场,但基本还未涉足“微车”市场,但是通用对五菱股份的收购计划等也预示着亚洲微车市场将有全新势力来搅局。

受益政策支持,特殊的中国微车市场

一般而言,中国汽车业界常说的“微车” 更多地是指如上汽通用五菱、长安汽车等推出的微面、微客、微卡,并非国外汽车业界所谓的微型轿车。也正因此,以生产微型轿车闻名的奇瑞汽车在发展微车时要另外设立微车事业部。

“微车”在中国市场发扬光大,但“微车”的鼻祖——大发却在中国不服水土,也没有及时做出有效的改变,最终退出中国市场。虽然现在又自称借由一汽的品牌“卷土重来”,但已不是大发的品牌。

中国微车市场曾被低估和忽视,大部分中国主流车企并未在此寄下太大销量和利润期望,更未积极扩充这方面产能。但是这一局面在金融危机后中国政府推行的汽车下乡政策后成为历史。汽车下乡将微车捧成了销量增长明星,一汽、北汽、奇瑞、陕汽等都启动了微车发展计划,广汽重组吉奥也已达成初步协议,五菱、长安等更是进一步扩充微车产能,从而使中国微车市场竞争进入白热化。

尤其是在中国的汽车下乡政策“是不会变的,还要延续下去”的情况下,微车市场可能还会出现更多新进入者,而中国市场的微车总产能将迅速膨胀至超过市场需求。

国际巨头参与中国微车市场的策略之变

中国不同地区的微车用户对微车的需求有很大差异。其实受益汽车下乡政策而爆发式增长的主要是微车的较低端产品。

而随着中国部分一、二级城市对微车已开始出现更高的需求,一些微车制造商也在抓紧抢占微车市场中的高端产品市场,比如一汽就在推高端微车产品。但相对较低端微车在政策引导下进一步的高增长预期,高端微车的市场空间仍相当较小。

相比早期大发等微车企业直接在中国导入微车产品,直接与中国的“土”微车产品厮杀,现在的国际名企的做法比较“低调”:他们更多地是通过一些“看不到”的方式,如输出管理或技术等,扬长避短,向中国微车市场渗透。比如通用汽车通过帮助上汽通用五菱改进管理体系,助力上汽通用五菱争到并保持中国微车老大地位。现在大发也借由一汽品牌来将自己的产品推向中国市场。

文章来源:盖世汽车网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09/08/170914141414104643578.shtml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