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本周一,底特律汽车展拉开帷幕。在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今年参加车展的厂商和展位面积都较去年有所减少。日产、三菱、法拉利、陆虎、三菱、劳斯莱斯、保时捷等多家著名汽车商退出车展;展厅精简为一层,克莱斯勒公司的五星状Logo坠落在亿万富豪投资人罗斯(Wilbur Ross)身边引发惊恐;首发车数量下降,本土厂商新车匮乏(09年底特律车展的首发车为45辆,少于08年的58辆首发车,且远逊于鼎盛时期的近100辆全球首发新车);会场外甚至出现了休业员工的游行队伍……
第101届北美底特律车展在瑟瑟寒风中依旧吸引着全球业内人士注视的目光,它曾一度被标榜为“代表全球汽车风向标”,但现在在底特律汽车业集团沦陷的状况下,甚至有人喊出2009年上海车展将超过底特律车展的预判。综合多家海外媒体对车展实况的报道,盖世汽车网在第一时间对此次车展做了如下剖析:
【分析点评】
1、从此次北美车展上可以看到,以丰田、本田为代表的日系生产厂家和“底特律三大”展开了节能环保技术路线大战。日系厂商主推采用柴油发动机和电机的混合动力车(而欧洲的戴姆勒称准备每年都推出新款式的油电混合汽车),通用福特等厂商主推电动车(比亚迪也带来3款电动车参展),试图扭转日系车在新能源汽车方面一股独大的局面。事实上,坚持一种技术路线并从中受益与市场的需求、政府政策乃至消费环境等有着密切关联,一旦这种坚持获得了市场认可,它将在某种程度上主导潮流。分析师也受“先入为主”的影响,称其他汽车厂商很难设计出本质上看起来不像丰田普瑞斯的新能源汽车。美国官方公布汽车节油性能指标时,也大多以日系车为参照;导致众多欧洲厂家在豪华车中加入混合动力系统,甚至直接向丰田采购核心部件——这就是丰田坚持十余年致力于混合动力车的成果。所有的优势都表明,以丰田为代表的日系车在第一回合争夺中遥遥领先。
有鉴于此,更多的厂家坚持的是一种综合性的技术路线——例如,福特称将在未来4年内大力开发电动、混合动力和插入式混合动力车型;日产也是如此。在新能源车路线初具雏形的市场上,已有新能源技术路线很难被轻易撼动。
2、欧系厂商找到了渗透北美市场的绝佳时机。由于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三大公司的衰退,以及领先的日韩厂商不可避免受到的冲击,更多欧洲公司开始窥视北美市场巨大的增长空间。大众汽车正20年来首次在美国投资设厂,希望2018年前能将公司的在美销量增加两倍。另据报道称,在大多数汽车厂商纷纷削减费用之际,大众旗下奥迪公司却计划,将2009年的美国市场营销预算在去年约8000万美元的基础上增加15%。分析师指出,今后三年将有望成为大众重回北美的关键时期。
大众汽车在本届车展上展示了一系列装备高效、节能、低排放清洁柴油机的新车型,再次为其清洁柴油发动机(Clean TDI) 吆喝。展台上的捷达TDI和捷达SportWagen TDI自去年8月起,已经做为清洁柴油车型在全美进行销售。
大众之外,奔驰和宝马也没轻视北美这一最大豪华车市场,奔驰把全新一代奔驰E级轿车的首次展出放在车展之前一天举行;美国市场仍旧是宝马集团的最大单一市场,宝马汽车在美新推出新车型,并正着手扩大分销网络。
3、比亚迪和华晨金杯成为首次在底特律车展主展厅展示的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比亚迪是第二次参展,展示了其上月在深圳上市的全球首款插入式混合动力(PHEV)汽车F3DM;华晨金杯携中华轿车首次参展底特律——不过,参展方并不是华晨汽车而是华晨在海外的经销商。
近三年始,北美车展上就不乏中国汽车制造商的身影:2006和2007年,吉利集团和长丰汽车分别参加了底特律国际车展(2007年吉利向组委会进入主展厅的要求但遭拒,最终放弃参展);2008年1月,五家中国汽车展商——长丰、吉利、比亚迪、中兴和李氏光明汽车设计公司(一家电动车设计公司)亮相底特律,但中国车企全部被安排在地下展厅。在此次车展“缩水”的状况下,中国车企终于从“地下党”转正,舆论界的正面声音也逐渐增多——这给人有点“捧杀”的感觉,就像国内媒体在一年前还在历数底特律三大有多好一样。美国媒体对比亚迪“2025年成就全球最大”的豪言壮语反应是“几乎没人认为该目标荒谬不可企及” ;通用汽车公司亚太区总裁罗瑞立(Nick Reilly)也称,比亚迪在电池业务方面极具竞争力,在汽车业务方面亦大有希望,“他们(比亚迪)肯定不会被竞争对手们轻易忽略”。
昨日要闻点评:车用锂电池是否能“牛”起来
更多要闻点评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09/01/1409310231249777479.shtml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客服QQ:531068497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
版权所有2011|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