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汽车市场最大的惊喜莫过于本地车企的迅速崛起。在短短数年内,中国品牌汽车从白手起家,到现在市场份额已经达到了28%,也就是说每年销量约150万辆。——英国《金融时报》 在众多本土车企中,表现最耀眼的当属奇瑞了。奇瑞公司目前在中国汽车市场的份额达到了7.9%,为中国第四大车企。 中国的本土车企对于第一次购车的新生中产阶级的消费心理非常了解,所以他们的市场营销策略往往得心应手。这是一个好消息,但在这28%市场份额里,许多竞争者规模太小以至很难实现规模经济效应。 JD Power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汽车市场共有30多家不同的汽车制造商,其中有24家的市场份额不到1%。而在本土品牌中很少有企业达到了规模经济效应,以保证公司的长远生存与发展。 “在这个市场,我们面对着太多的竞争者,”重庆力帆汽车总裁王延辉表示。力帆公司位于中国中部,从一个摩托车制造商起家,发展成中国最大的摩托车出口企业之一。早几年的价格战导致摩托车行业利润下滑,力帆公司便开始投身造车。其自主研发的一款轿车今年累计销量已达16,165辆。但公司发现今天的汽车行业的竞争同样异常激烈。 面临一场障碍赛 除了难达规模经济效应外,中国的新生代车企还面临着其他的障碍。 ·质量问题 据统计,在中国约80%的购车族为第一次购车,这意味着他们对汽车的可靠性(reliability)并不太关心。中国本土车企的低价策略吸引了许多此类消费者,他们往往通过采用价格低廉的零部件形成与跨国企业的竞争优势。 这种方式导致的问题是:本土品牌汽车的可靠行比跨国车企的产品要差。根据JD Power统计的质量数据,中国本土品牌的质量在近年已取的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仍然落后国外品牌很远。当中国消费者准备买他们的第二或第三辆车时,汽车的可靠性将在他们的购车决定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如果本土品牌汽车的质量不能及时改善,届时现有的市场份额有可能被国外品牌蚕食。 ·资金问题 汽车工业的发展离不开大量资金的支持。目前中国只有少数的车企达到了规模经济生产,如上海汽车工业集团(SAIC),上汽拥有两个利润丰厚的合资企业——上海大众和上海通用,并得到上海政府的大力资助。但对于吉利、力帆等私营企业,资金来源是企业发展需要解决的一道大难题。而中国股市近年的牛市使得不少中国车企将上市作为融资的一条重要战略路线。 中国南方工业,广州汽车(本田和丰田在中国的合资伙伴),一汽汽车集团(大众中国合资伙伴)和力帆都曾表示准备募股上市。如果中国金融市场持续几年走强,这对中国车企的发展将是一个利好消息。 “中国汽车工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企业的融资能力在这个阶段显得非常重要,”北京TX投资顾问公司的专家表示。“汽车工业具有资金密集性,通过股市获取融资对车企未来的发展竞争非常关键。” 中国市场风向标 长远来看,中国汽车工业需要经历一次兼并重组大潮。 尽管中国政府致力推动汽车业的兼并与重组,但几年下来,并未取得多大成绩。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其中一些变化和趋势。 目前,上汽集团已经宣布与南汽正在商讨合并事宜。两年前,这两家企业联合收购了破产的英国罗孚汽车集团。之后这两家企业投放了两款几乎同样的前罗孚车型。有专家认为此次谈判将拉开其他车企之间合并的序幕——特别是国有企业之间。 上汽南汽之间的谈判具有政治微妙性。南汽作为当地政府下的一个重要工业巨头,旗下的合资南京菲亚特却一直经营不佳。但无论如何,双方谈判的结果都会避免看起来像一场强势的吞并。 中国的汽车制造商已经拥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但对于多数车企来说未来的路依旧漫长而痛苦。 盖世汽车网编译,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08/12/160545544554671.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