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应用与服务分会秘书长赵丽丽
汽车职业教育"双元制";高层培训需求旺盛
盖世汽车网:现在汽车职业教育很流行用"双元制教学"这个名词,具体在我国内汽车职业教育领域开展的情况怎么样?
赵丽丽:"双元制"是德国职业教育的一种方式,而且现在全世界都公认这种模式是最好的提供职业教育培养的模式。它实际上就是半工半读,但我们国内现在暂时做不到。我们所谓的实习并非人家的双元制实习--后者即学生从进校开始,就是那个企业的员工,然后那个企业把其中一部分的学习时间委托学校实施;企业把该生当做自己的员工培养,所以就会尽心尽力;而且学校和企业的课程是一个很完整的教学体系。在我们国内,学校和企业是两张"皮",学校是完成自己的东西,学生到了企业后又是另外一套。很多的企业并不把学生的实习或对他们的培养太当一回事,也没有专门的人来管理,所以这种情况下无法达成真正的实习效果。
德国的这种双元制在我们国内要想普遍实行起来近期内几乎是做不到的,因为还没有多少企业有这样的长远眼光。目前已经在实施的校企合作项目大多数企业也不和学生签合同,只是有定向(培养)的概念,挂一个牌子,学校的学生按照企业指定的课程培养、考试后,企业才来择优录用,并不承诺100%分配。我们现在国内的这种校企合作实际上是一种过渡状态,早晚会走到德国那一步去,但走多长时间现在还不知道,或者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也不知道。但至少,国内采用的这种过渡状态已经推动了整个职业教育水平的提高。
盖世汽车网:针对企业的管理人员流动,您觉得企业高层人才的瓶颈怎么突破呢?
赵丽丽:实际现在社会上和公司内部,对于企业管理层的培训都是存在的。一些大企业的内训体系还很完整,当然,培训的内容是否合适另当另论;社会上比如有些大学开办EMBA的项目,就有很多企业跟这些大学合作,选派人员参加课程。至于这个层次的人才流动,我觉得是正常的现象。高层管理的这些人本身就应该有一定流动,这是一个行业活跃的现象。像近两年流动的这些高管,不是随便用一个体系培养就能够培养出来的,他要在市场上不断锤炼;这在国外也一样,几大集团之间,或相关行业之间也是不断流动的。企业的老板不会老让某个人一直待在某个位置上,这样时间长了必然会产生问题,甚至有腐败的问题出来,比如采购和销售部门。
此外,我觉得针对企业高层的培训体系仍有很大提升空间,比如企业所委托的机构不见得很好,培训内容不一定有实际意义。国内针对高层人员的培训产品相对来讲还是很单一,缺乏对行业进行深入研究后提供的有针对性的培训服务。就我们学会而言,社会对我们的需求已经不满足于技术了,有很多其他的需求提出来了,我们现在应该说还仅仅是开始。
(文章来源:盖世汽车网)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08/12/150947224722688.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