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科技平权:汽车生态整合进入2.0时代
  • 2025第六届软件定义汽车论坛暨AUTOSAR中国日
  • 2025第五届中国汽车人机交互与体验设计创新大会
  • 2025第三届具身智能产业发展论坛
  • 2025第五届汽车计算大会
  • 2025第三届AI定义汽车论坛
  • 走进上汽提质增效&创新驱动论坛暨
  • 2025第三届中国汽车及零部件出海高峰论坛
  • 第八届上海-斯图加特汽车及动力系统国际研讨会
  • 2025第四届中国车联网安全大会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评论 > 正文

A4L:杀向B级和C级的楔子

盖世汽车网 卫金桥 2008-11-30 11:47:55

广州车展媒体日之前一天,的全新奥迪A4L正式发布,轴距加长了6.1厘米的全新一代B8姗姗来迟,以动感和舒适作为全新定位的A4会不会迟到?

这不是问题,在入门级豪华车市场上,无论是老一代A4、宝马3系还是后来者奔驰新C级都是这个市场虎视眈眈的竞争者,不过还远远没有到决出胜负的时候。

但是,如果说在低迷的市场环境下,中国市场成为豪华车三巨头重新排坐次的决定性因素,也请不要意外。奥迪A4L,在这个微妙的时候面世,是坐等被宝马和奔驰接近的步伐还是和A6L形成新的双子星?我们不妨静静等待!

谁的威胁?

老一代的A4虽然以40%左右的市场份额在B级豪华车上占据优势,但是宝马3系以接近30%,“ES+IS”以及奔驰新一代C级的月均销量也接近1000辆大关,以不足2000辆月均销量出现的老一代A4,实在难以说具备了领先的优势。

去年法兰克福车展上新一代A4首秀的时候,外型上的动人已经让我非常震撼,对于一向以内敛和务实著称的A4在外型上几乎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在广州车展期间,我不止一次在A4L面前长时间驻足停留,新一代A4L在保持欧洲版的外型的基础上,在长度上6cm的提升并没有破坏外型的协调性,修长的身材更能体现了迎合国人挑剔眼光。我想这也肯定是新一代A6L加长3年以来庞大的用户数据库对于新一代A4L加长经验的宝贵积累。

我们从来不会怀疑奥迪在本土化适应上的经验和努力,从10年之前开始国产到现在,奥迪从100到现在的新一代B8,奥迪国内超过50万辆的用户群可以对国内几乎所有的豪华客户潜在样本进行建库。

中德双方有超过2000名研发人员投入新奥迪A4L的开发工作,整个开发过程历时3年,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累计超过300万公里的路试。我想这不是夸张,而根据中国人身材、乘坐习惯定做的舒适座椅、适应中国油品质量的燃油识别系统以及车内外新增的多处镀铬装饰件,则是为了满足中国市场使用情况、消费者审美习惯和需求做出的本土化改变。

言归正传,我们再来看看A4L的推出会在哪个市场展开布局?A4L至少在中国市场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他不仅弥补了A6L在操控性的不足,同时成为打进宝马3系和5系之间一个楔子!简单来说,A4L加长之后,可以不仅仅威胁宝马3系的市场,甚至可以威胁更多的市场。

A6L的成功,使得最为强劲的对手宝马5系也加入加长的风潮,5系也取得不俗的业绩,但是注意!!在A6L和宝马5系纷纷加长之后,实际上上在C级市场上留下一个缝隙,这个缝隙奔驰E级因为自身的原因未能迅速占领A6和宝马5系未加长留下的空间,反而被后来者英菲尼迪M35以及雷克萨斯ES和GS在其中分得一杯羹。

A4L的到来,它不仅将确保此前在B级市场上40%的份额之外,将可能成为这个B级和C级之间的新的窥视者。

B级豪华的新局面

我们抛开单纯的加长再来看奥迪A4,今年1~9月份,奥迪A4全球录得26.5万辆,比去年23.1万辆提升了超过12%。

不过注意,A4不是B级市场最大的赢家,今年1~10月份,全新一代奔驰C级成为这个市场最为耀眼的明星。1~10月份奔驰C级的销量达到惊人的38万辆,比去年同期31.5万辆增长21%,梅赛德斯-奔驰轿车在如此艰难的年头仍然有2%的艰难增长,奔驰C级的确功不可没。

雄踞B级车王朝长达8年之久的宝马3系开始受到新换代的奔驰C级和奥迪A4强有力的挑战。今年1~9月份,宝马3系的销量为36.8万辆,仍然超过奔驰和奥迪A4继续保持领先,但是和奔驰C级超过20%增幅以及奥迪A4超过10%增幅相比,3系前三季度12%的下滑幅度同样让人诧异。

这对于宝马来说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长期以来,宝马汽车咄咄逼人的气势大半的力量来自同样咄咄逼人的宝马3系的出色表现。宝马3系长期以来一直以 40~45万辆的稳定销量成为这个细分市场的绝对统治者,即使在年份最好的时候,奔驰C级一度以35万辆的销量接近过,但是40万辆就是C级的天花板。奥迪A4一直停留在30万辆级别上下,30万辆就是奥迪的天花板。

在入门级的豪华车市场上,宝马3系、奔驰C和奥迪的A4在》40,30~35万辆和《30万辆三个区间严格分开。而且,三款车型的风格迥异。宝马3系以动感和驾驭驽获新贵的心,奥迪的中庸是部分保守的消费者的偏好;奔驰的尊贵和内敛一直延续到上一代的新C级。

但是在新一代的A4和新一代的C级出现之后,我们突然发现,原先严格而守约的三款车型之间的风格开始变得模糊,新一代C级用时尚和优雅型两款不同特点的产品进入,新一代A4的外型侧线和宝马3系几乎风格完全一致,调教之后的国产A4L同样虎视眈眈愈发庞大的私人客户的市场。新一代A4和奔驰C的目标非常明确:在保有自己原先固有的市场基础上,在私人市场上和宝马3系进行再一次的地盘划分。

中国市场的奥妙

反观奥迪A4,从2004年国产到现在,从历年的销量来看,一直在1~2万辆之间徘徊,因为无法摆脱A6官车定位的阴影,活在A6之下的A4其实非常痛苦,首先定位上没有宝马3系那么明晰,其次是国内B级豪华车总体低迷使得奥迪A4的先发优势被严重压制。

作为细分市场的选择来说,选择服务和深沉可以有雷克萨斯ES,选择动感驾驭可以直接开走宝马5系,奥迪A4的定位实在难以描述,加上国内这个级别市场上的整体氛围不好,奥迪A4的一点优势非常容易被迅速超越。

但是,新的情况不一样了,首先,在全球低迷的压力之下,中国豪华车市场仍然有望在未来5年以上的时间内保持10%左右的稳健增长步伐,这在全球颓势之下是多么难能可贵。其实道理也非常简单,因为中国有实力拥有豪华车品牌的人数可以达到3000万左右,而现在销量不足40万辆,市场份额在5%左右,而欧洲和北美的豪华车份额在12~15%之间,所以,虽然全球车市估计将陷入3~5年左右的低迷,但是豪华车仍然有望保持一定的增长。

不过,这部分的增量不在是官车和行政级豪华车市市场的贡献,而是日益庞大的新贵市场,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国内高端消费群体的年龄不断下移,对于个人消费为主的入门级豪华品牌的需求会在未来高速增长——只是这个需求目前被雅阁、马自达6甚至锐志先行一步抢走而已。其实这也非常符合中国的人的消费习惯,不喜欢露财的国人在高端车的消费上是非常慎重的,买一辆奔驰宝马在家里面养着一不小心被歹人看中并不是好事。

但是我相信,一旦国人的财富不断增加,年轻人消费的升级高峰会随着产品的不断丰富和车型的选择面扩大而逐步到来,特别是锐志和马自达6已经无法满足他们内心的向往的时候,他们的消费升级肯定会向着BBA的方向靠近。

而且,要注意,宝马3系和奥迪A4在这个细分市场的优势并不是类似A6那样遥遥领先,最好的月份里面,奥迪A4的销量也很难超过2000辆,大多数的时候徘徊在1500辆上下,这也是宝马3系尽管比奥迪A4晚来2年仍然能够迅速赶上的原因。

所以,在入门级的豪华车以个人消费为主的市场上,A4和宝马3之间其实是非常接近的,驾驭和动感仍然是这两款车型的最大卖点。但是,由于个人消费者为主的市场存在鲜明的多样化特性,时尚、优雅的入门级车型中目前仍然没有一个强悍的王者出现。已经焕然一新的A4L能够真的把私人市场打开,奥迪在中国就可以继续保持对benz和bmw的压力,这在全球市场日益下滑的今天,是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如果站在更加宏观的角度,中国豪华车市场的竞争溶入全球的因素,奥迪已经超过北美成为第二大市场,宝马和奔驰仍然被烦杂的合资事务困扰的时候,全球变冷带来的寒气已经传递到斯图加特和慕尼黑,至少英戈斯塔特还能感受到来自地中海的温暖海风。

如果A4L一击而中,在中国市场和A6L形成双星闪耀,请不要意外,虽然缺乏足够的品牌沉淀支撑,但是如果奥迪凭借中国市场的出色表现在销量上迅速接近甚至超过奔驰和宝马,同样也不要意外。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08/11/301143214321.shtml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24小时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