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于6月1日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中明确指出,补贴资金拨付给汽车生产企业,按其扣除补贴后的价格将新能源汽车销售给私人用户或租赁企业。《通知》规定,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每辆最高补贴5万元;纯电动补贴纯电动乘用车每辆最高补贴6万元;节能汽车按每辆3000元标准给予一次性定额补贴。并将上海、长春、深圳、杭州、合肥等5个城市列入此次补贴的...[详细]
2010-06-21 08:55:09
10
原创
财政部等部委日前联合出台《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确定在上海、长春、深圳、杭州、合肥等5个城市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工作。根据通知精神,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和纯电动车能够得到补贴。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上路”已为期不远。但同时,纯电动汽车是否“低碳”的争论也成为此轮新能源汽车热议的焦点之一。电动车是否“低碳”有争议要进行生命周期评价究其原因,尽管纯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几乎是...[详细]
-
-
虽然新能源客车之路充满荆棘,然而考虑到其在节能减排上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又让我们必须坚定的走下去。既然选择走下去,那势必要打一场“攻坚战”,而且,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从时间上来看,这场攻坚战都需要各方力量的通力配合,一己之力,终究在新能源之路上走将不远。那么,到底这场攻坚战涉及哪几方力量?各方力量又该在这场战役中怎样发挥自己的能力?又该怎样配合布局?攻略一:国家积极引导政策规范“目前,国内客车新能源...[详细]
-
-
上表:5月份国内销量表上表:5月份批发销量表上图:2005—2010年乘用车(轿车/MPV/SUV)月销量走势图上图:狭义乘用车生产商销量排行榜(5月国内销售综合数)上图:狭义乘用车生产商销量排行榜(5月国内外销售批发数)上图:广义乘用车生产商销量排行榜(5月国内销售综合数)上图:广义乘用车生产商销量排行榜(5月国内外销售批发数)@@page@@5月乘用车市场回顾去年年末厂家的订单很多,把1月的销量大大抬高;另外去年一些厂家把藏的销量,主...[详细]
电动汽车作为一种新兴的绿色环保交通工具,充电设施缺乏是制约其快速发展的瓶颈。为加快推进安徽省内电动汽车的普及和应用,近日,由芜湖供电公司建设的安徽首座大型民用电动汽车充电站——芜湖飞阳电动汽车充电站正式落成。该电动汽车充电站的落成,标志着安徽省新能源汽车的商业化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也为奇瑞新能源电动乘用车市场的普及提供了有利支持。发展电动汽车充电设施须先行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低碳理念逐步成为社会共识...[详细]
不久前的北京车展上,低碳环保引领绿色风潮;近期,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也成为热议话题,低碳环保已不仅仅是汽车行业的自发行为,而是在政府的扶持与民众的热盼之下成为主流。6月5日世界环境日,沈阳市民在家门口深切体验了一把“低碳减排、绿色生活”。世界知名轮胎厂商普利司通安全环保嘉年华在沈阳繁华商业中心太原街隆重举行。在可爱的MCG小熊带领下,市民们尽情体验创意环保袋涂鸦和创意投篮游戏,在发挥无限创意和享受互动的超...[详细]
-
-
日前,北京市重大工业项目签约仪式在首都宾馆隆重举行,会议由北京市委副书记王安顺主持,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市委副书记、市长郭金龙,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吉林,副市长苟仲文、丁向阳等领导出席签约仪式。北京市重大工业项目签约仪式签约仪式上,中大集团总裁徐连宽代表集团旗下北京中大燕京汽车有限公司签订了新能源汽车项目合作协议,协议约定中大燕京新能源汽车项目将在京新建集研发、生产1万辆新能源客车基...[详细]
中国新能源汽车补贴的试点政策已经发布了,被热捧了几天,该是泼点冷水的时候了:汽车新能源补贴试点政策的出台以及各方对其的期待,是一个大大的“杯具”。这个“杯具”所在,乃是我们对于这个“补贴”的重视、依赖和寄托,搞得象跟救命稻草!仿佛给人一种感觉,这个“补贴”不出台,中国的新能源就没有了前途,中国汽车的新能源事业就要停止不前,中国的“国家能源力”战略就要泡汤了一般。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经历了几个重要的阶段...[详细]
-
-
2010年被业内很多人认为是电动汽车元年,因为从今年开始国际国内众多车企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和纯电动汽车开始正式上市销售。而在电动汽车市场初启阶段,很多国家都设立了优惠政策,促进其销售。6月1日,我国也出台了《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对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每辆最高补贴5万元,对纯电动乘用车每辆最高补贴6万元。而对混合动力汽车的补贴政策则纳入“节能产...[详细]
-
-
在各种“新能源”汽车为汽车业描绘未来图景的同时,传统发动机依然有较大的燃效改进空间,这方面也是国际、国内车企目前实现节能减排的主要选择。在促进发动机节能减排方面,除了采用铝、镁等轻质材料,促其轻量化以外,还有很多技术可使发动机燃效提高,如可变配气相位(VVT)、涡轮增压、缸内直喷、汽油机稀薄燃烧、电磁气门无凸轮轴技术等。这些技术由国外发明,且大部分早已在国外品牌汽车上推广应用。但是,在国内,这些技术因...[详细]
2010-06-04 10:29:02
29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