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世汽车“C Talk 奋斗2019”高端系列访谈第26期
|本期采访嘉宾个人简介
从去年开始,中国汽车市场出现了罕见的整体下滑。如今,2019年几近过半,这股寒潮却仍未出现回暖迹象,前五月汽车产销量同比降幅达到两位数,多数企业也遭遇了销量和利润的双降。然而,就在几乎全行业都因此忧心忡忡时,伟巴斯特中国区总裁严和宁先生却对盖世汽车表示,中国车企当下的表现是符合成熟汽车市场发展规律的。通过观察美德日等国的车市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在经历约十年左右的快速增长期后,都会进入普及期,也就是低速增长期。在此期间,消费者会因对市场信心不足而暂时搁浅购车计划,但该影响是有限的,不足以打击到中国庞大的私家车消费需求。
作为一家拥有逾百年历史的跨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伟巴斯特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底气十足。该集团成立于1901年,是几乎所有汽车制造商的全球创新系统合作伙伴,长期位列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前100。2019年初,伟巴斯特通过内部调整全面完成三大事业部部署,即车顶系统及组件事业部,负责开发生产汽车天窗和敞篷车顶;新能源及组件事业部,致力于研发制造动力电池包、充电解决方案以及燃油和电加热系统;定制加装业务部则为消费者、经销商及特殊车辆制造商提供热管理和电动出行定制化解决方案和服务。
除了悠久的发展历史,伟巴斯特本身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也是信心来源之一。其在2001年开始在中国开展天窗业务,是国内首个也是最大的汽车天窗制造商。在2018年中国车市下滑的境遇下,伟巴斯特逆势而上,依然取得了6%的销售额增幅。对此,严和宁先生表示伟巴斯特和主机厂牢固的合作关系以及多样化的产品矩阵是其逆势增长的两大关键支柱。尤其是后者,可令其内部业务板块相互弥补,扬长避短。
其实,“多条腿走路”战略在行业内并不鲜见,然而如何发挥最佳效用,不仅需要企业有敏锐的市场预判和有力的规划执行,更是考验其对市场变化的反应能力。毕竟“树欲静而风不止”,一味固守存量,不肯顺势改变的企业怕是要被市场这阵风吹到找不着北。对此,严和宁先生认为,车市变局下,企业与其节流,不如主动开源创收。作为一家以天窗系统研发制造闻名的企业,伟巴斯特在两三年前就做出了正确的战略判断。他们看出了电动出行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潜力,并坚信充电设施对其持续增长的重要性,于是成立了新能源及组件事业部,致力于提供电池系统和充电解决方案,在基础设施层面,为新能源汽车发展保驾护航。
一个单独的激浪也许很快平息,然而潮流却永远不会停止。对汽车企业来说,“寒冬”或许会过去,但自身的发展却是需要时时打醒精神的持久战。针对中国车市现状,伟巴斯特还有怎样的思考和应对方案?对于打造新动能还有哪些具体措施和规划?在本期盖世汽车“C Talk 奋斗2019”高端访谈中,严和宁先生给予了详细阐述,以下是采访实录:
| 如何看待当前车市变局
盖世汽车:2018年中国车市遭遇了近30年来的首次负增长,您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严和宁:自2000年以来,中国汽车产销量一直保持正向增长,在2009年一跃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产销国后增长也未停滞。通过观察美德日等成熟汽车市场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汽车市场的发展有一定的规律性。在进入普及期前,一般会有十年左右的快速增长期,从这一点来看,我认为去年中国车市的表现是符合成熟汽车市场发展规律的。
当然,我们并不能否认全球大环境波动对中国车市的负面影响。消费者在摸不清市场走向时,往往作持币待购之态。但我认为这个影响是有限的,不足以根本触动中国消费者对私家车巨大的需求体量,所以伟巴斯特对长期增长还是比较乐观的。
盖世汽车:虽然车市整体表现不佳,但是豪华车销量不仅没受到拖累反而在稳步上增,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严和宁:人们可能已经习惯了车市整体高增长状态,但其实豪华车这一细分市场也有自己的发展逻辑。拉长时间线,你可以发现中国的豪华车市在近十年一直保持着高增长模式。当车市逐渐从“增量竞争”转入“存量竞争”阶段,市场的内部竞争就会加剧,这其中就涉及到品牌结构的变化。
从车企方面来看,豪华品牌一直在加快本土化进程,不断丰富产品矩阵。而中国市场消费升级,也让豪华车市场发展迎上了好时候。随着收入的增多和消费行为的升级,消费者对汽车品牌、性能以及质量等方面的要求也在逐步提升。伟巴斯特的车顶系统有相当一部分是供应给高端车品牌的,所以我们能很清楚地感受到这一趋势。
盖世汽车:对于2019年接下来几个月以及未来五年中国车市发展情况,您认为整体走向将会如何?
严和宁:我对中国车市的长期增长还是看好的。汽车销量虽然出现了一定下滑,但是消费者对移动出行的需求却在持续扩增。中国汽车市场的千人保有量大约在170辆左右,相较欧美日国家的600至800辆,还存在不小的差距,远未达到饱和期。虽然千人保有量不是评判车市发展潜力的唯一标准,但参考其他成熟车市的发展路径可以发现,汽车作为私人消费为主的昂贵耐用品,其人均保有量水平和居民收入存在正相关关系。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经济还在发展(2018年中国GDP增幅为6.6%),中国车市就还拥有上涨空间。
盖世汽车:为拉动车市增长,政府推出了多项刺激政策,如汽车下乡、增值税税率下调等,您认为这将对中国车市带来多大程度的影响?
严和宁:我非常认同中国政府为推动车市发展做出的努力。可以看出,政府推出这些政策并不仅是为了简单粗暴地拉动销量上涨,其真正用意在于优化消费结构并引导正确的消费方向,为未来的持续增长打好基础。
盖世汽车: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十几个省级行政单位宣布提前实施国六排放法规,对此您怎么看?
严和宁:政策的大方向是正确的。国六的推行有益于减少环境污染,并通过节能减排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对石油等能源的对外依赖,对车市长期发展是利好政策。另一方面,政策的变化将促使企业进行产品技术调整和升级,比如更新发动机、调整尾气排放测试标准,所以在一段时间内,会造成企业成本上涨。
盖世汽车:尽管中国车市整体下行,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却相当亮眼,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严和宁:我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政府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决心。不过,造出新能源汽车只是第一步,如果充电桩等基础设施的配套跟不上,谈及“长期高增速”也只是空中楼阁,没有说服力。伟巴斯特看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潜力,也坚信充电设施对其持续增长的重要性,所以我们成立了新能源及组件事业部,致力于提供电池系统和充电解决方案,在基础设施层面,为新能源汽车发展保驾护航。
盖世汽车:今年3月底新能源汽车最新补贴政策出台,不仅大幅降低了补贴金额,还提升了续航及电池能量密度等技术门槛,您认为这一趋势会给新能源汽车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
严和宁:补贴标准的提高和退坡在一定程度上会倒逼新能源车企提升产品竞争力,让消费者是真正因为产品质量而不是补贴才购买新能源车。同时,政府的初衷也是希望未来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协同发展、优势互补,继续依赖补贴将不利于后者获得和燃油车平等的地位。
两类汽车的平衡发展将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出行选择。在限行限购的一二线城市进行短途旅行,电动车会更有优势。不过,受限于电动车续航及充电桩配套等原因,城际的远程出行目前还是多依赖传统燃油车。
| 车市新境况下 企业业务发展及本土化进程现状
盖世汽车:据我们了解,伟巴斯特共有三大业务部门:车顶及组件业务部、新能源及组件业务部以及定制加装业务部。这三大业务板块在中国市场各自的占比是多少?
严和宁:目前,在中国市场占大头的还是车顶业务。虽然电加热系统业务在中国刚开展几年,但从客户的反馈来看,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未来,该业务将会成为伟巴斯特在中国又一利润增长点。
盖世汽车:伟巴斯特中国市场业务的本土化进程现况如何?
严和宁:刚刚提到,电加热业务在中国开展不久,目前除了销售之外,其采购和生产等环节的本土化也在推进之中。在过去,原材料采购大多依靠进口,如今,我们正着力于在中国市场实现所有产品的本土化研发、原材料采购、生产和销售。
我们在武汉的车顶系统工厂正在扩建,新厂预计今年秋季落成,届时将成为伟巴斯特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此外,嘉兴的新工厂及新能源动力电池系统研发中心也将于今年秋季开业。
盖世汽车:据了解,尽管2018年中国市场下滑,但是伟巴斯特在中国的销售业绩又创新高,涨幅6%,您认为伟巴斯特能够取得如此成绩,原因有哪些?
严和宁:这一方面得益于和主机厂牢固的合作关系,也有我们多样化产品矩阵的功劳。即便某些板块出现小幅度业绩下滑,大部分业务的积极表现还是足以使集团业绩整体上涨。
当然,我们的产品本身就对中国用户有强烈的吸引力。我曾经问过身边很多人,他们都表示不会买一台没有天窗的汽车,潜意识里已经将天窗当成了档次和魅力的代名词之一。
(伟巴斯特广州工厂开业,图片来源:伟巴斯特官网)
盖世汽车:在中国车市波动的境况下,贵司是否还会增加新投资?
严和宁:我们对中国市场还是充满信心的,所以投资还会一直增加。去年,伟巴斯特在广州的全新工厂已经开业。我刚刚也提到,嘉兴工厂和武汉工厂也将于今年建成。这三大投资都是我们对中国市场信心的体现。另外,伟巴斯特收购了韩国合资企业在华两家工厂的股份,这足以说明我们对中国市场的重视。
盖世汽车:伟巴斯特主要的业绩增长点将来自哪里?
严和宁:对产品阵容的不断丰富和优化一直是推动伟巴斯特前进的动力之一。另外,在未来三到四年里,我们也将充分借力中国电动出行发展的浪潮,让核心优势产品广泛运用于电动车型,打开新的创收渠道。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9/06/200741284128I70110858C303.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客服QQ:531068497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
版权所有2011|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