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问界M7核心零部件配套供应商一览
  • 2024中国汽车低碳与可持续发展论坛
  • 2024智能座舱车载声学大会
  • 2024第六届智能驾驶地图与定位大会
  • 2024第七届智能驾驶与人机共驾论坛
  • 2024第二届吉利汽车技术论坛暨前瞻技术展
当前位置:首页 > 供应链 > 正文

车展直击:麦格纳直指电动车领域 推进中国战略

盖世汽车网 渐凉 2010-04-27 15:36:50

:我想请问一下弗兰克.欧博恩先生,刚才您只是简单地提到了一些麦格纳在中国的计划,是否能说得再具体一些,比如你们将在中国哪些地方设立办公室、工厂?还有麦格纳在中国的发展规划。

弗兰克.欧博恩:在新厂的建立这个问题上,我们有一些地域选择方面的考虑,主要是为了满足中国北部客户的需求。这些客户在汽车底盘和车身系统上的需求比较多。所以,我们也陆续考察了一些地点,为了能够在离我们的客户比较近的地区开展新业务。

赵博胜:之前我们谈到,麦格纳将会生产一些新的产品和项目来满足中国客户的需求,比如我们将会在斯太尔的工厂生产新的油箱,由于在模型和模具上的不同,我们新设计的油箱会有别于过去的产品,我们将会采用复合材料油箱技术,从减重的角度来减少碳排放,这也是我们引以为豪的优势技术。所有这些技术的难度都非常高,整个设计过程也相当复杂,作为麦格纳斯太尔在中国的首个油箱系统项目,我们对其充满了信心和期待。谢谢!

:我想请问一下倪晖先生,在新闻稿的最后,你们提到为中国创新设计的全球动力输出部件,能不能解释一下其中的技术优势在哪里?你们在常州的动力总成中心在多大程度上参与了这个项目?谢谢!

倪晖:对于全球项目来说,中国的参与程度越来越深,这个主要是基于我们的全球客户越来越重视中国市场。我们本土的工程团队,经过多个项目的锻炼和大量的培训,了解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和驾驶习惯,已经成为我们全球团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刚才弗兰克.欧博恩先生说他喜欢比较“轻松”的问题。那么我想问,其实我们对麦格纳米拉概念车并不陌生,与之前相比,这一次参展的米拉更能体现麦格纳的一些优势技术。那么如果在本次车展上,有中国客户看中这款车,米拉能否实现量产?如果量产的话,它的市场竞争力又如何?

弗兰克.欧博恩:我还是把这个“轻松”的问题留给我的同事来回答吧。

赵博胜: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已经有量产米拉的能力了,所以我们在这次车展上会向中国客户展示我们在整车设计上的能力,这其中包括电动车、混合动力车、还有车身系统和底盘系统等。

孙星原:车展是一个非常激动人心的盛会,我非常喜欢你的问题。大家去看米拉概念车的时候,应该注意到这次的米拉主要是围绕小型电动车所研发设计的,所以对于你谈到的竞争力的问题,目前电动车领域最主要的趋势就是纯电动汽车在小型车上的发展,因此如果米拉电动车得以量产,作为一款符合目前市场需求的小型电动车,一定有着不俗的竞争力。

:刚才弗兰克.欧博恩在演讲中复合材料油箱将在明年年底正式启动。我想请问一下,是否能透露客户是谁?另外生产规模是预计将有多大?谢谢!

弗兰克.欧博恩:很抱歉,因为这是一个新项目,我们现在还不能够披露这些客户信息。麦格纳的业务是需要征得我们的客户同意才能够宣布。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我们这个项目的产量将会比较大,而且它会根据这个车型调整产量,基本上会比我们现有的中国工厂的产量稍大一些。所以这也将为麦格纳斯太尔在今后与其他国内OEM厂商取得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知道米拉电动车是基于模块化的平台,能否简单的介绍一下模块化的主要特点?另外,就模块化而言,这其中有没有存在推行一些新的标准,比如说电池组的大小和对充电设备的要求之类的?据我所知,关于电动车行业的标准之争,在美国和欧洲,现在都有机构在推行,麦格纳在其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关于未来电动车的一些标准,麦格纳跟中国相关机构是否已经在接洽并准备合作?

还有一个问题,我相信麦格纳应该知道,奔驰的F800也是基于模块化的平台。就是模块化未来的优势肯定是在于可以非常便利于实现规模效应。那么就麦格纳的这种预期而言,比如说像很快就要量产的福克斯电动车,它的未来售价会到什么水平?谢谢!

孙星原:首先,我想回答你提出的关于标准化的问题。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因为从目前电动车在全球的发展状态来看,大家对于电动车相关的技术标准都非常重视。而麦格纳在电动车方面的参与,特别是对于电池标准的制定,在北美是由SAE这样一个机构来制定,我们北美的技术负责人直接参与了这个项目。这些技术标准在引入中国的时候,目前进行到了最集中的讨论阶段,而麦格纳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组织的T10委员会,和其组织单位——中国汽车研究中心都有着非常直接的接触,并且我们愿意在发展电动车的这个关键时刻,直接参与中国的相关技术标准的讨论。

:有消息说麦格纳斯太尔与长安集团将会合作在墨西哥建立工厂,帮助长安集团把他们的汽车卖到美国去,不知道这个项目进行得怎么样了?另外请问孙总,您刚才提到小型电动车是以后的趋势,现在奇瑞等国内汽车厂商也在研发设计小型电动车,但是目前来说市场接受度比较低,不知道您怎么评价他们这些产品,会不会跟他们有一些合作?

孙星原:首先,对于你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我无法作出直接的回答。但是我想告诉你这样一个信息,麦格纳的整车制造能力——特别是在欧洲,我们为奔驰、宝马、阿斯顿马丁生产贴牌整车的能力——对于中国未来汽车产业来说,特别是中国的自主品牌走向世界,都将成为非常关键的能力,这是因为一开始他们的产量比较低,并且进入西方成熟的汽车市场,国内的公司需要有丰富经验的公司帮助他们达到一定的地区标准,在这方面我们和中国汽车业有非常广泛的讨论。

第二个问题,关于现在已经引入市场的纯电动车的市场问题。我觉得,目前政府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上还处于规划阶段,在今后三年,你们将会看到政府在充电设施上的详细的实施计划。随着非常方便的充电装置落户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之后,你就会发现,电动车,特别是纯电动汽车所带来的优越与方便。谢谢!

:我想跟孙总讨论一下刚才谈到的标准问题。我国在电动车方面制定了一个电动车制造条件,但是现在可能遇上了一些困难。但是在电动车的行驶里程上,各个国家都有着自己的算法和标准,目前中国还没有具体的一个标准出台,请问您对于这个问题是怎么看待的?

孙星原:现在我们在谈论的是技术方面的问题,虽然听起来很专业,但是从消费者,或者说驾驶者的角度来说,这个问题其实非常浅显。这位先生问我,电动车究竟充一次电究竟能开多远,对于标准的讨论也非常多,但是其实大家并不用担心,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电池作为一个储能装置,如果其体积不受限制的话,完全可以让它携带更多的能量。其次,我可以告诉你一个非常具体的数字,比如在美国这种汽车工业非常发达的国家,绝大多数人每天的驾驶距离不超过四十英里,也就是六十多公里。换句话说,六十多公里就是我们大部分人真正生活的范围,再加上我们政府会有非常详细的充电基础设施的规划,所以关于“电动车行驶里程”的问题,一直以来都被很热烈地讨论着,那是因为没有完整的充电基础设施支持,并且在市区主要交通模式的情况下,这个问题根本不成问题。 我更关心的是中国的技术标准,因为我们始终是将别人的产品和技术从国外带进来,所以在电压的标准、插头的形式以及充电的模式等方面都需要出台一些标准,而这些才是我认为的第一步。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0/04/270225132513174461736.shtml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