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推“近期”技术研究 新能源车生变
5月30日,国家发改委召开关于汽车行业发展的相关会议,其中将关于汽车新技术以及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八类课题交给中国汽车研究中心进行专项研究,而值得关注的是,这八项研究课题关注的多数是“近期”技术发展问题。
消息人士分析认为,此次发改委将高效内燃机、代用燃料等更接近市场化的近期发展技术作为研究重点,表明国家将更快推进节能和新能源汽车。而交给中国汽车研究中心进行课题研究,或许跟其开展汽车标准的制定有关,汽车新技术和新能源汽车即将进入发展新阶段。此次发改委推动“近期”技术的研究课题,或许是部分新能源汽车和新技术汽车市场化的信号。
上海2008年7月起将全面执行"国三"标准
上海市环保局决定从2008年7月1日起,对国家发改委车型公告核定的最大总质量≤3500kg的车辆,开始实施国家第三阶段排放标准。市民如果已经购买了“国二”标准的机动车,必须在7月1日前办理新车上牌手续,否则7月1日后在本市就无法办理包括沪C号牌在内的所有新车的上牌手续。新标准实施后,对现有车辆的使用没有任何限制和影响。
长安汽车:伊朗项目协议近日正式签署
5月30日,长安汽车与伊朗PIDF集团正式在重庆长都假日酒店签署双方合作在伊朗生产长安奔奔的协议。该协议内容包括技术转让及零部件供应等一揽子合同,初期生产线建设规模为5万辆,并最终达到25万辆年产量的规模。按照双方达成的协议,今年年底,长安将全部完成在伊朗建线的设备准备,从明年上半年开始正式投产。
唐迈接替安世豪 任奥迪销售事业部总经理
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宣布,唐迈(Johannes Thammer)从2008年6月1日起出任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总经理,与执行副总经理张晓军一起主管奥迪品牌在中国的业务。原总经理安世豪已返回德国担任大众品牌在德国市场的销售负责人。
奇瑞筹措上市询价 克莱斯勒愿意等待
奇瑞的上市材料还没有送达证监会,包括尹同耀在内的奇瑞高层,最近正在密切关注着国内A股的动向。“7、8月份的市场走向很关键,如果市场稳定,奇瑞上市将八九不离十了。”奇瑞一位人士向透露,如果近两个月A股行情向好,奇瑞年底上市的计划将不会改变。
今年年初以来,由于奇瑞生产质量达不到克莱斯勒出口标准,奇瑞和克莱斯勒的合作和合资谈判进度缓慢,这已经影响到了后面奇瑞与菲亚特的谈判。克莱斯勒和戴姆勒分家后,克莱斯勒在中国尚有两个合资名额。“克莱斯勒希望在与奇瑞达成一致后,再展开与其他厂商的下一步行动。”墨斐对奇瑞依然抱有信心,“双方合作的框架协议签订后,合作是不可能改变的。”
脱离日产合资沃尔沃 东风20家商用车待整
5月28日,在东风汽车有限公司2008-2012年中期事业计划的发布会上,东风汽车公司总经理徐平表示,东风和沃尔沃的合作,是商用车领域内的一次震动。
而有消息称,东风与沃尔沃的合作将在东风有限的框架外寻求解决方式,但徐平同样认为,这有可能对东风商用车现在的状况构成冲击。东风商用车只有在脱离东风有限之后,才会组建与沃尔沃的合资公司。此前沃尔沃集团首席财务官潘伟博也表示,目前沃尔沃正在计划从日产手中收购股权。东风商用车公司年生产能力30万辆,拥有20家生产经营性单位,12个职能部门。这些公司以何种方式整体进入“新合资公司”,将是更加现实的问题。
上汽零部件业务或注入巴士股份
知情人士表示,上汽集团唯一没有上市的零部件资产有可能注入巴士股份。分析人士表示,南汽的整车及紧密零部件资产将进入上汽集团控股的上海汽车;其他零部件及服务贸易资产将进入上汽集团与跃进集团合资成立的东华公司,均不大可能介入此次交易。一旦上汽集团旗下零部件业务通过巴士股份上市,则上汽集团将拥有包括巴士股份、上柴股份、上海汽车在内的三家上市公司。汪刘胜表示,上汽集团将借此成为国内大型汽车企业集团中资本市场走得最快最深的企业,其速度和力度远远超出一汽集团等。
震后车市生变 越野车成抢手货
除了MPV、SUV之外,一些诸如QQ、奔奔和雪佛兰Spark在内的小型车也很吃香,这些经济车型成为工薪阶层应对地震的最佳代步工具。专家分析此种变化是短期现象,主要是由于避震原因,以及部分灾区道路问题而带来的需求拉升。随着灾区生活回复正常,轿车仍应是市场上的主导品种。灾后重建陆续展开,汽车的需求还会进一步加大.业内人士称,伴随着高油价等在内的养车成本逐渐高企,轿车仍将是未来车市的主导产品,因为其具有经济实惠、养车成本低等特点。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b/2008-6-4/e20ec6e7-d459-4f9c-94ed-76b96a8ecda5.shtml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客服QQ:531068497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
版权所有2011|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