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智能座舱SOC芯片产业报告(2025版)
  • 第十三届汽车与环境创新论坛暨第七届金辑奖中国汽车新供应链百强颁奖盛典
  • 零跑B10核心零部件配套供应商一览
  • 盖世汽车产业大数据
  • 2025第七届AI智能座舱大会
当前位置:首页 > 活动 > 正文

盖世汽车周晓莺: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出口将塑造全新合作模式

盖世直播 陈琳铃 2025-09-19 15:11:28

2025年9月11日,在欧亚汽车创新论坛(IAA Mobility 2025官方活动)上,盖世汽车周晓莺分析到,中国智能电动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完善的政策体系、充足的资本支持和丰富的人力资源。一是中央与地方政府围绕“双碳”目标推出多项扶持政策,推动产业全面绿色转型;二是大量资本涌入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领域,为企业技术创新和模式探索提供坚实基础;三是每年大量理工科毕业生为行业输送了大量高素质人才,支持了技术研发与工程实践。此外,具备互联网和ICT背景的创业者带来扁平化的组织架构、快速响应能力和跨界思维,推动产业高效迭代和资源整合。

周晓莺表示,中国已形成全球最完善的电动汽车产业生态系统,包括全球最大的充电网络、领先的数字基础设施和高度成熟的汽车产业集群。消费者对智能化和数字化的高接受度,加速了智能座舱和辅助驾驶技术的普及。国内车企产品迭代速度显著高于国际平均水平,供应链协同效率高、成本优势明显。她指出,中国新能源汽车通过系统性创新和本土化运营模式走向全球,正在重塑国际汽车产业竞争与合作格局。

盖世汽车周晓莺: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出口将塑造全新合作模式

周晓莺|盖世汽车CEO

中国智能电动汽车产业生态系统

完善的电动汽车政策体系和产业环境是中国电动汽车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从政策层面来看,中国“双碳”目标的推进力度巨大,这一目标已深入交通、制造等各个领域,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在为汽车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其次,资本支持是推动汽车产业发展的另一重要基石。大量资本正涌入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及相关供应链领域。充足的资本为企业提供了试错空间,助力它们探索新模式、新合作方式及各类新技术。

人力资源优势也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核心动力。2024 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近 1200 万人,其中60%为理工科专业。这意味着在中国,无论是顶尖技术人才还是经验丰富的工程师,都相对容易招募,且他们具备较强的奋斗精神和创新意愿。

此外,创业生态的活力也不容忽视。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领域的许多企业创始人并非来自传统机械制造行业,而是出身于互联网、ICT等领域。他们拥有强烈的创业精神,既有创新想法,又敢于承担风险、尝试新路径。这些创始人打造的企业组织架构,也与传统车企不同,更扁平化、反应更迅速,能快速整合各类资源并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

创新能力方面,中国汽车企业也表现突出。如果大家参观过IAA展会上的中国企业展台,就会发现不少企业在技术研发上投入巨大。中国在汽车相关领域的专利申请量常年位居全球前列,部分企业的研发投入占比高达20%。这种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依托于中国完善的产业实践场景,从智能物流到配电系统,丰富的应用场景为技术迭代提供了土壤。

另外,中国完善的产业体系和高效的基础设施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坚实后盾。中国是全球唯一拥有完整工业体系的国家。中国具备强大的产业转化能力,能快速实现从一个领域到另一个领域的资源调配与能力迁移。

盖世汽车周晓莺: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出口将塑造全新合作模式

图源:盖世汽车

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方面,中国的进展同样领先。过去,充电难是新能源汽车用户的主要顾虑,但目前中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充电网络。无论是高速公路服务区还是城市商圈,充电桩覆盖率都在持续提升,为新能源汽车普及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外,中国的数字基础设施和支付体系也为智能辅助驾驶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微信等社交支付工具普及,“无现金出行”成为常态,用户对数字化服务的接受度高,尤其年轻一代更愿意尝试智能座舱、语音控制等新功能,这为智能汽车的推广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可以说,中国汽车产业生态的优势,不仅赋能了汽车行业本身,也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撑。

中国智能电动汽车产业核心特征

回顾中国汽车产业过去25年的发展,经历了多个关键阶段。2001-2015年,中国汽车市场快速扩张,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2020年以来,产业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智能辅助驾驶、新能源汽车成为核心发展方向。

当前,中国的消费者需求正在发生变化,年轻一代消费者对汽车的“数字化、智能化”属性要求更高,不再盲目追求外资品牌,而是更看重产品本身的性能与功能,这为中国本土车企提供了竞争机遇。

此外,中国已形成成熟的汽车产业集群,集群内上下游企业协同高效,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也加速了技术创新与产品迭代。目前,中国汽车行业有超过80家汽车集团、120多个汽车品牌,过去一年新推出车型超170款,消费者选择极为丰富。在产品迭代速度上,中国车企也展现出“中国速度”,传统车企从车型立项到正式量产平均需要40个月,而中国车企已将这一周期缩短至20个月,部分企业甚至只需15个月。

盖世汽车周晓莺: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出口将塑造全新合作模式

图源:盖世汽车

中国智能电动汽车供应链

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达48%。同时,L2 级辅助驾驶系统的装配率也达到了 56%,在技术落地层面,中国市场的表现依然处于领先地位。

目前来看,行业内具备主导力的头部企业格局已基本形成,市场上已经涌现出约10家核心头部企业。

此外,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出口,将塑造汽车时代下全新的全球合作模式。这种模式不是简单的营销动作,而是涵盖组织架构、本土化运营等多维度的系统性创新。从国内格局到全球模式创新,中国新能源汽车正引领产业变革新篇章。

(以上内容来自盖世汽车CEO周晓莺于2025年9月11日在欧亚汽车创新论坛(IAA Mobility 2025官方活动)发表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分析》主题演讲。)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2509/19I70433854C106.shtml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信扫一扫分享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