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李颜伟提供的上险数据显示,小米汽车销量已连续三周出现环比下滑,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据统计,今年第16周至第19周,小米汽车(包括小米SU7和小米SU7 Ultra)的销量分别为0.72万辆、0.70万辆、0.57万辆和0.52万辆,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其中,小米SU7的销量也同步下滑,分别为0.67万辆、0.64万辆、0.52万辆和0.47万辆。
图片来源:小米汽车
这一销量下滑的态势,与小米汽车近期遭遇的一系列负面事件不无关系。3月29日,一辆小米SU7标准版发生严重事故,车辆撞击后起火致3人死亡,这一事件迅速引发了巨大的舆论危机,对小米汽车的品牌形象造成了严重冲击。随后,小米汽车在应对此次危机时,也显得颇为被动,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其产品安全性的担忧。
而在严重车祸风波尚未平息之际,小米汽车的高端车型小米SU7 Ultra又陷入了虚假宣传的争议。多名SU7 Ultra准车主反映,其高价选装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存在虚假宣传问题,要求小米汽车进行无损退车。这一事件再次将小米汽车推向了风口浪尖,引发了消费者对其诚信度的质疑。
面对消费者的强烈诉求,小米汽车在5月7日晚间公开致歉,并推出了补偿方案。对于未交付的订单,小米汽车将提供限时改配服务,允许用户改回铝制前舱盖;对于已提车和在本次限时改配结束前选配的锁单用户,则赠送2万积分(约合人民币2000元)以表诚意。然而,这一补偿方案并未能完全平息消费者的不满,仍有大量消费者要求进行无损退车维权。
李颜伟分析指出,近三周小米SU7 Ultra的销量下降到400多辆/周左右,主要受到锁动力、碳纤维机盖、二手车保值率下降(导致租赁、黄牛订单减少)以及网上退单等传闻的影响。这些负面因素不仅影响了消费者的购车决策,也对小米汽车的整体销量造成了实质性的冲击。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汽车在公布4月销量时,也透露了其月度销量首次出现环比下滑的情况。尽管小米汽车在公布3月销量时曾表示,目前产能提升进展顺利,有信心达成35万台全年交付目标,但近期的一系列负面事件无疑给这一目标的实现蒙上了一层阴影。
面对销量下滑和负面风波的双重压力,小米汽车需要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应对。一方面,小米汽车需要加强产品质量管控,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互动,积极回应消费者的关切和诉求,重建市场信心。只有这样,小米汽车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2505/15I70425155C501.shtml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