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智能汽车OTA产业报告
  • 盖世汽车产业大数据
  • 2025汽车消费趋势洞察大会
  • 2025第三届中国汽车及零部件出海高峰论坛
  • 第八届上海-斯图加特汽车及动力系统国际研讨会
  • 2025第四届中国车联网安全大会
当前位置:首页 > 车企 > 正文

上海车展不屑“毒”流量 | 祛魅时刻

汽车公社 曹佳东 2025-04-24 08:10:55
核心提示:车展就要有车展该有的样子。

去年的这个时候,要说中国车市最热的话题,无疑是手机厂商正式进入车市后引发的一系列产业震荡。

人人都在追着手机造车的热度大做文章,或带着旗下网红电车奔赴赛场制造话题,抑或围绕创始人及业务一把手,陷入流量爆发的疯狂中。而自从之后,市场给予其产品的绝对认可,在销量端的体系可谓一发不可收拾。

进入2025年,在流量惯性下,春风得意的企业,就很自信地将全年销量目标时不时向上再提了提。但中国车市的特殊性总在于,消费者的内心实在太难捉摸了。车企想要看着品牌的显性号召力获取销量,就有可能会面临舆论变化带来的棘手课题。

在上海车展前夕,和往年的市场风气相比,由于一些突发事件的影响,车企终究看清了高流量反噬的真面目。当人云亦云时,没有一家企业能自带滤镜,躲开消费者的毒辣目光。再具有群众基础的品牌,一旦舆论风向出现分歧,未来的发展也就充满了变数。

上海车展不屑“毒”流量 | 祛魅时刻

换句话说,在一个处处刺刀见红的非常时期,谁都承受不起舆论端的风吹草动。在领略了流量带来销量红利的厉害后,也该明白了要想牢牢站在中国车市的最中央,很多时候还得凭借足够牢靠的产品和骨子里自带信任感的品牌。

多少年来,“网红”一词一直以它的两面性,在每个领域施加着自己的魔法。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动摇着整个行业的发展风向。放到汽车行业里,当突发事件让流量的毒性一下就被激发了出来,相信事关产业发展的理性自然就会回归。

01流量虽好,切勿贪杯

2024年全年,也不知道市场是着了什么魔。全行业内,几乎所有人都将目光放在了如何制造流量上。有了流量就有存在感,有了流量就有用户对于品牌的认同感,有了流量更是有了销量,仿佛没啥事比干这一件事来得更为重要。

最夸张的是,当诸多新势力创始人以一己之力改写了车市关注的焦点,仅从去年北京车展到成都车展,再到年尾的广州车展,消费者也好,厂家也好,深陷在了追求流量的漩涡中。为领导打造个人IP,抑或在社交上与网友频繁互动,一下成了企业自我宣传的关键。

当然,论结果,网红新车的销量好与差,避免不了和自身展现的流量成正比。无论是新势力网红车,还是其他中国品牌的新车,每一款车型得以热销的主要原因会在于,远超同行的关注度和足够好感度的品牌形象。

上海车展不屑“毒”流量 | 祛魅时刻

也正由此,从去年年中开始,就出现了一个很奇怪的风气,上至国有企业,下至各大民营车企,只要内部级别到位,争相开开通社交平台的账户,靠内部群策群力也好,还是借着热点大作文章也好,人人都冲在了企业广宣的第一队列中。

我知道,这样的举动并不是自发形成的,一定是和眼红人设带来的流量脱离不了干系。在这个竞争异常激烈的环境中,要是有途径能给自家产品一个释放的路径,尝试一下也未尝不可。

只是,在这个是非纷争实难预测的年代,对于流量的竞争真是一件百利而无一害的好事吗?网红这个词自诞生以来就处在了一个中性程度,极具两面性。

别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说法已经过去了数千年,到了今天,我想,依旧是再正确不过的论断。在汽车圈外,有多少所谓的网红人设崩了?一人兴则企业兴的故事不停在上演,理应让人警觉,需要给推广自家的产品提供备选方案。

的确,乔布斯也说过,“营销的终极目标是,在顾客心中塑造一种独特且不可替代的价值。”但此种价值真的只局限于情绪价值吗?显然不是。

上海车展不屑“毒”流量 | 祛魅时刻

不仅如此,中国市场发展了这几十年,你真的会认为谁会有完美无缺的人设吗?而鉴于社会成分的复杂特性,要想单凭此种营销思路而达成一劳永逸的结果,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到了上海车展前夕,随着国家叫停有关智驾的不实宣传,不管流量源头在哪里,整个消费端似乎一下就冷静了下来。

此前,追着品牌跑,追着网红车型而去的势头一去不复返。而从企业领导到整个企业,重新整理思路便成了现阶段的重中之重。

究竟什么才是赢得用户的认可的核心?对于这个问题,每一家前来参与上海车展的企业都该好好思索一番。

02回归理性,终是好事

在中国汽车圈,上海车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身在产业链中所有人,一次上海之行,岂是用来推销自家的产品那么简单。

作为观察者,我们也提出了“上海车展看流量也看质量”的观点,那这一切就是在说,不同于去年任何一届大型车展,上海车展更像一个竞技场,而不是一个用来作秀的大舞台。

上海车展不屑“毒”流量 | 祛魅时刻

任何一个品牌来到这里的最终目的,就是围绕自己饿核心产品和创新技术来获得关注的。所以,在“毒”流量被凶猛的竞争浪潮所稀释后,不管这近200场发布会下,还藏着多少博人眼球的噱头。所有人的焦点还是回归到产品或技术本身。

至今,我都会认为,“乌烟瘴气”就是去年同期北京车展给人留下的最深印象。路人追着小网红、小网红追着大网红、大网红围着车圈红人打转的癫狂状态,是历年来任何一次国际车展不曾有过的。

彼时,你要问,任何一个身在传统汽车公司的人,大多数都是十分错愕的,突然会觉得从业多年,车展还能这么开的嘛?

当然,到了这届车展,市场提前就给这次展会定了调。价格战不停,唯有用更好的产品来打动人心。除此之外,做什么都是无效的。

我们承认,今年的汽车市场依旧充满了火药味。从开年开始,都不说价格战所引发的一连串问题,原本由自主品牌开始主宰的市场话语权都出现松动。丰田、本田、大众、日产的全面反扑,不仅呈现出极强的力量感,也真实地让消费者的目光回到产品本身。

上海车展不屑“毒”流量 | 祛魅时刻

事实上,今年的上海车展的确再次将这股趋势扩大了不少。出现在展会现场的任何一款新车都不再有任何网红流量附体,要想在此赢得用户捧场,就得看自身的产品力究竟如何。

车展前夕,大量新车虽已做了上市或亮相的预热,宝马、奔驰的技术之日,亦向外传递了来自外资品牌的凶悍一面。

到了车展现场,有着“杭州湾库里南”之称的极氪9X、加长了的仰望U8L一举撑起了中国汽车的价格天花板,隔壁,丰田铂智7、马自达EZ-60就用最中国的方式将合资的倔强抛在了脑后,所有这些相较于过去追随流量的玩法,是不是一下就让行业回归了发展常态?

说实话,作为参与者,我们仍会觉得,上海车展还是有着车展本应有的喧嚣感,只不过,当外部的浮躁被遏制,“放卫星”的规划不再出现发布会的PPT上,一切得以回归正常,在这个嘈杂的年代,对于任何人而言,都是一件幸事。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2504/24I70423750C109.shtml

文章标签: 销量 上海车展 中国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信扫一扫分享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