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2025第六届软件定义汽车论坛暨AUTOSAR中国日
  • 2025第五届中国汽车人机交互与体验设计创新大会
  • 2025第三届AI定义汽车论坛
  • 走进上汽提质增效&创新驱动论坛暨
  • 2025第三届中国汽车及零部件出海高峰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车企 > 正文

比亚迪把智驾,做到了7万级

盖世汽车 南杨 2025-02-11 11:19:56

比亚迪又一次放出了足以震惊行业的重磅炸弹。

2月10日晚,比亚迪举办了智能化战略发布会,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在发布会现场宣布,比亚迪将全系搭载 “天神之眼” 高阶智驾系统,开启 “全民智驾时代”。

比亚迪把智驾,做到了7万级

图片来源:盖世汽车

21款新车一起公布售价的盛况,势必将成为国内汽车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更关键的是,这21款智驾版新车,都是加配不加价,覆盖了7万级到20万级的市场,包括在售价格最亲民的海鸥车型,都实现了智驾上车。

比亚迪把智驾,做到了7万级

图片来源:盖世汽车

比亚迪把智驾,做到了7万级

图片来源:盖世汽车

把智驾价格,打下来了

“我认为好技术就应该人人可行,智驾的普及一定要照顾到每个人”,在发布会上,王传福宣布,比亚迪天神之眼,正式开创全民智驾时代。

毫无疑问,在比亚迪的智驾战略中,天神之眼技术矩阵,是核心中的核心。

在2024年,通过仰望、腾势等品牌的车型,我们已经多次体验过比亚迪的天神之眼系统,2024年年底阶段,比亚迪曾官宣,天神之眼已经开通全国无图城市领航,实力稳居行业第一梯队。

而过往的经验已经多次证明过,在实现了技术领先之后,比亚迪的下一步肯定就是把这些领先技术“平民化”。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汽车行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智能驾驶无疑是这场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之一。事实上,早在上世纪的80年代,智能驾驶技术的研究便已起步,早期主要聚焦于自动巡航和路况识别等基础功能。随着计算机算力、机器学习、人工智能、通信技术等多领域的协同进步,进入21世纪,特别是2010 年之后,智能驾驶技术开始从理论研究迈向实际应用阶段,众多车企和科技公司,纷纷投身其中,智能驾驶领域逐渐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热闹景象。

比亚迪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重要参与者,尽管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布局起步稍晚,但凭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多年积累的技术与产业优势,还是迅速的走在了智能驾驶领域的前列。

“大家以前可能有一种感觉,比亚迪不重视智能化”,对此,王传福现场进行了“辟谣”,“其实我们做技术,一直是做的多,说的少,很多技术我们一拿出来,就会大大超越许多人的预期。”

这次比亚迪带来的是天神之眼的技术矩阵,包含了 A、B、C 三个版本,每个版本都有自己的特色。

比亚迪把智驾,做到了7万级

图片来源:盖世汽车

天神之眼 A(DiPilot 600),作为高阶智驾三激光版,主要搭载于仰望品牌。其硬件配置堪称豪华,配备了3颗激光雷达、双Orin-X芯片,以及毫米波雷达、高清摄像头等多传感器融合感知。

天神之眼 B(DiPilot 300),即高阶智驾激光版,主要搭载于腾势品牌以及比亚迪品牌的中高端车型。天神之眼 B采用单激光雷达或双激光雷达方案,算力平台为单Orin-X 芯片,支持高速和城市NOA。

天神之眼 C(DiPilot 100),作为高阶智驾三目版,主要搭载于比亚迪品牌车型上,是比亚迪实现全面智驾的关键。这套方案采用了全球首创的前视三目摄像头,实现纯视觉感知算法。硬件上搭载了5颗毫米波雷达、12颗超声波雷达和12颗摄像头,软件上搭载了端到端控制算法,实现了高速和城市快速道路的高快领航。接下来,比亚迪旗下10 万以下车型,如第二代秦 PLUSDM-i、海豹 05DM-i、海鸥等,都将搭载天神之眼C。

通过三个版本天神之眼的布局,比亚迪将智驾技术覆盖到了不同价格区间的车型,不同预算的消费者,都能够选择到搭载高阶智驾的比亚迪车型。可以预见,这种全面普及智驾的战略,不仅能够提升比亚迪车型的竞争力,也势必将推动整个汽车行业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正如王传福所言,2025年将成为全民智驾元年,今年要买车,大家首先要看有没有智驾,未来2-3年,高阶智驾将成为和安全带、安全气囊一样,必不可少的配置。

为什么要推全民智驾?

毫不夸张的讲,当前的国内汽车市场上,智能驾驶已经成为各大汽车品牌竞争的核心领域。

随着国内市场上,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持续攀升,消费者在购车时,不再仅仅关注车辆的续航里程、动力性能等传统指标,对车辆的智能化水平,尤其是智能驾驶功能的关注度与日俱增。这使得智能化程度,逐渐成为影响消费者购车决策的重要因素。

从基础ADAS到复杂的高速以及城市NOA,中国智驾市场历经过去数年的激烈内卷,已经进入大规模普适时代,盖世汽车研究院统计的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NOA搭载规模首次突破100万辆。2024年前11个月,国内乘用车市场L2系统(含L2+和L2++)装机量累计达938.9万套,对应渗透率为51.7%,达历史新高。其中以NOA为代表的中高阶智驾系统,是L2智驾的主要增长点,前11个月标配规模已经超过150万套。盖世汽车研究院的预测显示,在比亚迪等国内外车企加速智驾平权的刺激下,2025年国内智驾市场将迎来更猛烈的爆发,其中搭载NOA功能的车型销量,或将达到500-600万辆。

作为智能汽车的先驱,特斯拉最新的FSD虽然还没有在国内正式普及,但FSD入华的问题,一直都是国内智能驾驶领域热议的话题,也被不少业内人士寄予了助力特斯拉在国内市场上再次腾飞的希望。国内车企方面,以比亚迪、奇瑞、长安等为代表的传统车企以及理想、蔚来、问界、小鹏、小米等新势力品牌,近期也都是大动作不断,雷军在亲测小米汽车的“车位到车位”自动驾驶功能、小鹏汽车计划在2025年借助端对端大模型实现类L4智驾体验、理想汽车宣布2025年实现L3级别智能驾驶,整个行业都摆出了在智能驾驶领域不甘人后的架势。

种种迹象已经表明,2025年汽车行业智能化浪潮汹涌,一场激烈的技术与市场较量正在上演。从市场竞争的角度看,比亚迪率先提出全民智驾的概念,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全民智驾不是一句话,而是比亚迪给大家摆在台面上的真心实意,当好产品好技术,有一个好价,消费者就是最大的受益者”,做全民智驾的意义,在发布会现场,王传福给出了自己的解释。

推动智驾普及是大势所趋,但究竟该如何普及呢?比亚迪认为,安全是最重要的。“早在2020年,我就提出安全是一辆电动车的最大好处,5年后的今天,我想再补上后半句,智驾是安全出行的最强的手段”,王传福如是说。

比亚迪把智驾,做到了7万级

图片来源:盖世汽车

作为全球新能源车销冠,每天有数千万人驾乘比亚迪汽车,所以对比亚迪而言,安全可靠一直也必须被放在首位。智能驾驶可以构建起一套涵盖各个维度的安全体系,带来更高的主动安全能力,主动规避风险,防范于未然,把安全提到一个新高度。但要普及智驾,最大的障碍无疑就是高昂的售价,此前市面上搭载智驾的车型动辄售价都要20万元以上,智驾几乎就等于高价,使得不少消费者根本没有机会接触智驾。王传福表示,让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带来的安全、舒适和便捷,是比亚迪做全民智驾的初衷。

靠什么实现全民智驾?

有做全民智驾的坚定决心,那接下来的问题其实就只有一个了,靠什么实现呢?王传福给出的答案是,比亚迪有三大体系。

首先是比亚迪具备数据优势。

过去的智能驾驶是规则驱动,系统根据人为定义的规则,理解驾驶场景并进行决策。这一模式确实推动了智能驾驶的发展,但弊端也很明显,这种模式依赖训练量和场景方案,需要工程师罗列出所有可能出现的场景,这明显是不可能。端到端大模型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智驾的底层逻辑。不过,好的大模型是靠数据“养”出来的,谁拥有更多的数据,谁就能更好的发挥数据的飞轮效应,推动大模型的迭代。

“如果说一辆车的数据是一滴水的话,比亚迪已经拥有一片海”,王传福给出的数据显示,截止目前,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已超过1100万辆,其中超过40%的车型,都搭载了L2级及以上的智能驾驶,每天都有上百万比亚迪用户在使用,覆盖从城市到乡镇,从日常到极端的各种使用场景。王传福还指出,比亚迪用透明后的数据,构建起了国内最大的车源数据库。

比亚迪集团高级副总裁、汽车新技术研究院院长杨冬生也给出了一组数据,超过440万辆搭载L2级及以上智驾系统的比亚迪车辆,智驾行驶总里程已经超过37亿公里,这些数据的背后,是比亚迪坚持全栈自主研发的成果。在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域领域,比亚迪都在做软硬件的深度开发,杨冬生指出,基于整车智能学习架构,比亚迪的一脑两端三网四链,全都实现了百分百的自主知识产权,这也是天神之眼系统能够快速普及的安全底座。

而要实现这一切,工程师团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也是王传福给出的比亚迪第二大体系力——全球最大的研发工程师团队。目前,比亚迪的工程师团队超过11万人,其中,有5000多名工程师,主攻的就是智驾相关的软硬件。王传福表示,在数据大模型驱动的时代,海量的优质数据再加上全球最强的工程师团队,让比亚迪的技术迭代更快,走得更远。当然,技术的持续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才投入,要真正的实现全民智驾,持续的研发投入,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和培养,都是不小的考验。

坚持自研的同时,肯定也少不了优质供应商的配合。过去几年,国内智驾市场规模在迅速膨胀,对行业的发展是好事,但对智驾产业链而言,如此大的需求,带来的也是前所未有的压力,比亚迪能够不断突破瓶颈,离不开与产业链上数百家优质供应商的深度联合。英伟达、地平线的芯片、速腾聚创的激光雷达等,都为比亚迪智驾的普及贡献了重要力量,在发布会上,杨冬生还宣布,比亚迪的整车智能“璇玑架构”,将接入Deepseek R1大模型,以快速提升车端和云端的AI能力。很显然,对比亚迪而言,强大的供应链整合能力,也是重要的体系优势。

智驾体系不只是技术研发的问题,而是如何将技术产业化的问题,而产业化的本质在于规模化。王传福表示,比亚迪有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体系,凭借足够大的规模可以带动整个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加速智驾产业链的崛起。

“以前我们用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来衡量行业发展的速度,从今年起,我们应该用高阶智驾推动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我相信智驾,将成为中国汽车的一个新的名片。”王传福对中国智驾市场后续的发展可谓是信心满满。不断探索技术能力的新高,这是比亚迪的自信,对整个行业而言,也将产生深远影响。

比亚迪把智驾,做到了7万级

图片来源:盖世汽车

从技术普及的角度来看,比亚迪凭借其庞大的市场份额和强大的生产制造能力,将智驾技术下沉至全系车型,尤其是在10万元以下的市场上引入智驾功能,势必将在行业内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对其他品牌而言,要保持市场竞争力,在智能驾驶领域加大投入,加快技术升级和产品迭代的速度是必然选择,同时,比亚迪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智驾系统成本的举措,也将给其他品牌带来不小的价格压力,终端市场上“卷”技术、“卷”价格的激烈程度,要再上一个台阶。

从产业链培育的角度看,比亚迪全民智驾战略,也将带动整个智能驾驶产业链的完善和发展。为满足相关的软硬件需求,产业链上下游的供应商,如芯片制造商、传感器供应商、软件开发商等,都将加大研发和生产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当然,对比亚迪的供应链管理,也将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是全民智驾产品生产、交付的大前提,对份额争夺战和品牌形象的维护,都将产生直接的关联。

智驾能力决定未来,对整个行业而言,能不能跟上节奏,能不能尽快优化成本结构,提升效率,都将决定后续竞争的成败。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2502/11I70418097C109.shtml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信扫一扫分享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