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第六届汽车新供应链大会
  • 2024中国汽车工业质量大会
  • 2024第二届具身智能产业发展论坛
  • 2025第六届软件定义汽车论坛暨AUTOSAR中国日
当前位置:首页 > 活动 > 正文

赵福全:深化认知,融合创新,确保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盖世直播 陈琳铃 2024-11-25 11:32:25

2024年10月24日,在第十二届汽车与环境创新论坛上,FISITA终身名誉主席,清华大学教授、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赵福全表示:汽车产业现阶段很热,但也很难。围绕“深化认知”“融合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等关键议题,赵福全阐述了他的产业观察与系统思考。

如何在产业变革中制胜?赵福全坦言“制胜要具备四个要素——认知是前提,格局是发展空间,胆识是必要条件,坚持是充分条件。这四大要素互为因果、缺一不可。”

针对如何深化认知?怎样做到融合创新?什么是高质量发展?赵福全从行业热点问题和发展趋势出发,做了精彩分享。

赵福全:深化认知,融合创新,确保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赵福全 | FISITA终身名誉主席,清华大学教授、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

以下为演讲内容整理

当前汽车是最热、最好的产业,同时也是最难的产业。对于产业全面重构过程中的技术创新、数字化转型、生态建设以及高质量发展等诸多难题,相信各级政府的领导和中外车企的企业家们都有深切的感受。

那么,我们究竟怎样才能抓住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突破空前内卷的激烈市场竞争,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当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我认为,制胜的关键在于四个要素:一要有认知,拥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正确认知,是采取正确行动从而克敌制胜的前提;二要有格局,格局决定了发展的空间或者说上限;三要有胆识,胆识是必要条件;四要能坚持,坚持是充分条件。这四个要素互为因果、缺一不可。无论国家、企业还是个人,这四个要素均至关重要。接下来,我就从深化认知切入,分享自己关于产业最新热点问题以及企业应对策略的认识和建议。 

一、深化认知

当前汽车产业乃至整个社会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巨变,我们因此面临诸多全新问题。这些问题从表面看和从深层看往往截然不同,同时还需要兼顾近期和远期的投入与收益,这就常常使我们陷入困惑和纠结之中。大家都希望看透事物的本质,再据此采取行动。然而每个人对本质的认知即便是正确的,也有程度上的差异。从这个意义上讲,或许我们永远无法触达本质,只能不断地接近本质。比如看似有着同样认知的两个人,为什么行动并不一样?这是因为只有认知更深刻的那个人,行动才会更坚决、更快速,并且始终相信自己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从而坚持不懈。特别是在产业全面重构的今天,制胜的关键就在于要比对手更准地选择赛道、更快地大胆实践。这有点像“熊来了要先系好鞋带”,只有在转型期赢得了先机或者说生存下来,才有更大的概率获得最终的胜利。正因如此,我认为,认知才是产业重构期最重要的能力。

1.汽车产业当前热点问题解读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深化认知呢?下面结合当前产业的10个热点问题来具体谈一谈。

(1)关于“新汽车”。“新汽车”这个概念应该是我最早提出来的,这并不是在制造新词,而是强调未来的汽车将是具有自我进化能力的新物种。它既不是传统汽车的升级版,也不只是新能源汽车或者智能网联汽车。令我欣慰的是,目前“新汽车”的概念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理解和认同。今年北京车展的主题就是“新时代、新汽车”;还有不少车企也纷纷提出要打造“新汽车、新生态、新物种”。可以说,发展“新汽车”已呈大势所趋,今后车企之间的较量就聚焦于谁能更深刻地理解并不断深化“新汽车”的内涵,全力打造好“新汽车”,最终实现汽车产业的全面转型。

(2)智能电动汽车不是中国特色。当前,智电汽车越来越受到中国消费者的认可和喜爱,但这其实并非中国特色,只不过中国市场先行了一步、中国企业取得了阶段性领先而已。因为智电汽车能够带来更好的用车体验,实现更优的安全、节能与绿色,这是传统汽车无法比拟的,所以其他国家的消费者最终也会青睐智电汽车产品。对此,企业家一定要有前瞻眼光和战略定力。

(3)正确看待海外电动化放缓。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一些欧美车企放缓了汽车电动化的脚步。一些人因此心生犹疑,担心中国车企是不是过于冒进了?中国市场会不会成为电动车的世界孤岛?事实上,既然智能电动汽车并非中国特色,而是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我们就无需有此忧虑。恰恰相反,我倒觉得这是中国发展智电汽车的战略机遇,因为竞争对手放缓了脚步,等于延长了我们超越对手、主导“新汽车”的时间窗口。龟兔赛跑的故事中,乌龟之所以能赢,说到底还是因为兔子中途睡觉了;如果兔子也一直奔跑,乌龟又怎么可能跑得过兔子?当然在商业竞争中,没有哪家企业会故意等着对手来超越,只不过各方的认知不同,所以行动的力度和速度也就不同罢了。正因如此,如果我们认清了智电汽车这个正确的发展方向,就应该坚定不移,而且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要有坚持投入的战略定力。

(4)电动、智能、低碳以及国际化的关系。不少外资车企的老总都和我说起这样的困惑,他们觉得自己的电动车做得也不错,为什么在中国市场上就是卖不动呢?其实答案很简单,因为仅仅做到电动化是不够的。我认为,电动只是必要条件,智能才是充分条件;同时,低碳是约束条件。对中国车企来说,还需要把国际化作为长线战略来系统谋划、抓紧推进,行稳致远的国际化战略是中国企业成为全球化公司的必由之路。这四个要素紧密关联、互为支撑,共同构成未来中国汽车产业做强的根基。比如,低碳发展将成为中国汽车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是中国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5)关于高质量发展。尽管国内市场占有率节节攀升,但中国车企的盈利能力普遍弱于国外车企,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真正实现盈利的车企还很少。这是不争的事实,也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否则高质量发展根本无从谈起。另一方面,过去十几年来中国汽车企业面向电动化和智能化做了大量的前瞻投入,由此建立起了完整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汽车”供应链。我认为,这是战略性投入取得的战略性成果,也是中国汽车产业在新赛道上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底气和基石。无论如何,在产业转型的关键期,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我们必须强化高质量发展的理念,确保产业迎来健康、可持续的未来。这一点,我后面会详细展开。

(6)关于“卷”。价格战和“卷”可能是当前中国汽车市场最热的名词。每家企业都不喜欢价格战、不想“卷”,可实际上又都是价格战和“卷”的参与者。说起来,通过激烈的市场竞争实现优胜劣汰、兼并重组,这本身是正常的。在汽车市场供大于求、竞争日趋激烈之际,“卷”将成为新常态。企业无论喜欢与否,都没有办法回避。不过我们必须清楚,偷工减料或者低效、无效甚至违法的“卷”属于恶性竞争,这种竞争是没有未来的,全行业必须共同抵制。企业更应该在核心技术、产品差异化以及体系竞争力建设上下足工夫,以此来建立“抗卷”的免疫力。与此同时,政府在防范恶性竞争的立法、执法以及监督等方面,必须建立起完善的体系,为产业良性发展保驾护航。

(7)关于中国汽车“新出海。出海是必答题,这已成为中国汽车行业的普遍共识。当然,此出海非彼出海,简单的贸易型出海难以持续,海外生产、海外销售的全产业链出海将是企业的必然选择,由此本地化经营能力就变得日益关键,我将此称为中国汽车的“新出海”。然而当前中国汽车企业既缺乏国际经验、管理能力和品牌影响力,又要面对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下的种种不利因素,单枪匹马地走出去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我认为,“借船”出海应该是最有效的路径,即要充分借助国外各类合作伙伴的资源和力量走出去;同时,中国企业之间结伴出海,也是行业必须积极探讨的重要课题。

(8)关于工程师红利。中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要靠什么来实现创新引领和高质量发展呢?我认为最大的支撑是人才红利,具体来说就是工程师红利。创新当然是由诸多因素共同促成的,但其中人才,尤其是核心技术领域的新型专业人才,才是最关键的。我的基本判断是,新时期围绕“新汽车”的工程师红利将成为中国最重要和最根本的核心竞争力,对此后面我会展开讨论。

(9)未来产业发展态势。我曾经讲过,从文明的发展演进来看,人类社会在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正进入生态文明的全新阶段。我所说的生态文明是指后工业文明时代,在万物互联技术的推动下,各行各业都将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协作、互为支撑的生态。在生态文明中,不同企业之间必须在协作中竞争、在共享中获利,从而形成基于专业化分工的协同创新发展的全新模式。正因如此,生态文明尤其强调解决生态中各主体的生产关系问题,以确保各参与方能够彼此有效协同,以实现生产力的最大化。当前一些企业倾向于通过垂直整合或全栈自研来打造自己完全受控的封闭体系,我认为这种模式尽管短期内可能会取得一定的效果,但长期来看是没有竞争力,因为这与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向和模式是相悖的。

(10)企业的组织与管理亟待变革。随着人类社会步入基于数据的大智能时代,各种人造物将在AI的赋能下演进为能力越来越强的智能体,这些智能体作为新物种,将由客体变为主体,并会发挥与人类相似甚至超越人类能力的作用。由此我们正在迈入人机共生的新时代,人机协作将成为常态。事实上,一些企业已经开始导入所谓数字员工参与工作了。人类员工与数字员工如何分工合作,这也是一个全新的话题。与此同时,在大智能背景下发展“新汽车”的需求,正在驱动企业能力与产业分工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为了适应这种颠覆性的变化,企业的组织与管理变革势在必行,否则将无法充分释放“新汽车”的巨大潜力。

2.深化对“新汽车”的认知

在上述认知中,企业深化对“新汽车”的认知是最根本和最重要的。也只有在深化认知的基础上,企业才会真正相信“新汽车”,并全力以赴去打造支撑“新汽车”的全新能力。

赵福全:深化认知,融合创新,确保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图1 “新汽车”的内涵、属性及核心能力

如图1所示,在我看来,“新汽车”是基于数据、能够自我进化、承载着智能移动生活空间的新物种。如果企业站在这个高度来审视汽车产品,自然就会理解,无论是电动化,还是智能化,都只是“新汽车”的一部分而已。

作为全新的物种,“新汽车”必将具有全新的属性:一是移动属性升级。一方面,加速、NVH和操控等性能都将显著提升,例如过去汽车要获得超强的加速性能,需要装备动力强劲的发动机才行,而现在电动车可以轻松实现更快的加速性;另一方面,自动驾驶将使车辆的驾驶权和所有权发生根本性改变,这将重新定义汽车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二是空间属性放大。有些企业到现在还诟病在车上搭载冰箱、彩电和大沙发只是噱头,其实更应该将其理解为努力升级汽车空间属性的尝试。此外,目前不少产品推出的小憩、露营、影院模式等也是一样,后续还将出现更加多样化的场景,以提升人们在车内的空间体验。三是情感属性突破。未来的汽车会更懂人的需要,可以提供主动式服务和情感化交互。在人工智能的赋能下,汽车的理解能力和执行能力都将不断进步,从而带给用户胜过秘书和保姆的贴心体验。

我想强调的是,当前“新汽车”早已不是简单的概念,而是正在真正落实到产品上。对此,企业必须真相信、真投入,才能形成所需的真能力,进而在“新汽车”的较量中赢得先机。

而“新汽车”的新能力,我认为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汽车本身的基础能力,包括传统硬件技术,也包括电动化技术,做好电动化已经成为造好车的基本能力了;第二,汽车智能化的能力,包括新的智能硬件以及软件、算法、架构等技术;第三,汽车持续进化的能力,包括AI、大模型和大数据等技术。这三类技术并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逐级覆盖和赋能的。具体来说,不同属性的个性化及其要素的组合都需要全新的技术能力;任何单一技术能力没有形成,“新汽车”的落地都不可能有革命性的突破;而仅靠汽车产业自身是难以全部具备这些能力的,所以,未来汽车产业必须采取多方协作的生态化发展模式。

也就是说,未来汽车产业一定会呈现出多要素、多主体、多领域共同参与的生态化特征。而在生态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融合创新是关键所在。

二、融合创新

1.“新汽车”将进入融合创新的新时代

那么,什么是融合创新呢?在我看来,融合创新就是各种创新要素通过创造性的融合,达成彼此之间的最佳互补与匹配。由此,系统的整体能力将发生质变,进而形成一种新的、独特的、不可复制的、甚至是不可超越的核心竞争力。

从汽车产业创新模式的演进来看:此前汽车产品主要采取“集成式创新”模式,其特点是由硬件主导,强调硬件的物理集成,通过从部件到模块再到系统的逐级集成,最终满足整车产品的功能和性能要求。尽管彼时汽车产品上也有软件,但都是与硬件绑定在一起的嵌入式软件,处于确保硬件发挥作用的附属地位。而未来更加复杂的“新汽车”产品必须采取“融合式创新”模式。其特点是软件和硬件既是相互独立的主体(软硬分离),又是彼此深度融合的整体(软硬融合)。软硬解耦分离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二者最佳的融合,以期达成“新汽车”体验的最优化。显然,这将是一个不断优化完善、最后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具体如图2所示。

赵福全:深化认知,融合创新,确保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图2 融合创新的概念、范畴、价值及其与“新汽车”的内在关联

在此,我想特别强调两点:第一,以软硬融合为例,两个个体的融合绝不是简单的结合,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集成。简单地把软硬件组合到一起,通常效果并不是1+1=2,可能是1.5、也可能是1、甚至还可能是0.8,而成本却是1+1=2。这正是不少企业似乎既做好了硬件,也做好了软件,却始终达不到预期效果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说,只有真正做好了两个个体的深度融合,实现二者的最优匹配,才能达到1+1=2乃至1+1>2的效果。这里的关键是二者的匹配程度,即真正实现最佳的融合。第二,融合创新包含多个维度的融合,如信息与物理的融合、不同领域的融合以及不同学科的融合等等,且范畴和深度都会逐步扩展。这其中,汽车产业与AI的融合关系无疑是重中之重。对此业内也一直有相关的讨论,即未来到底是“汽车+AI”还是“AI+汽车”?而我认为,站在融合创新的高度来认知,“汽车+AI”或“AI+汽车”都不是正确的答案。我们不应该仅仅把AI看成一种赋能汽车的技术手段,AI在赋能汽车产品力的同时,还将有效地提升企业的创造力。因此,AI赋能“新汽车”是二者所涉及的诸多要素及主体深度融合的过程,这既涉及到技术,也涉及到企业的管理模式,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

应该说,“新汽车”产业涉及的领域之广、要素之多、主体之复杂都是前所未有的,其中既有生产要素的问题,也有生产力的问题,还有生产关系的问题。融合创新在本质上就是追求不同生产要素和生产力的拥有者之间形成最佳的生产关系,即彼此连接、深度交织、共享资源、协作分工的命运共同体。这种命运共同体式的融合创新很难一蹴而就,却是未来汽车产业生态化发展的大势所趋。

2.对融合创新的认识深化

也就是说,融合创新与“新汽车”生态息息相关,但又不只是“新汽车”生态的问题,而是涵盖生产要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系统性问题。如果对融合创新的重要性没有这样的深刻认识,是很难把“新汽车”有效落地的。

一方面,“新汽车”涉及不同类型的众多主体,将会衍生出产业融合、技术融合、知识融合和团队融合等多种需求。这种多主体共同参与的融合创新非常考验企业家的领导力和商业智慧。

另一方面,“新汽车”需要形成产业分工的新型关系。如前所述,合作方之间将不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而是不断强化的伙伴关系,直至彼此结成命运共同体。说到底,如果始终不让合作伙伴盈利,企业自身的发展注定是不可持续的。这对于当前极度内卷局面下的整供车企而言,是非常值得深思的。

从上述两方面出发,我认为,融合创新是生产关系充分匹配生产力的最高境界,即不同的生产要素,在不同的生产力作用下,基于某种特殊的生产关系获得最佳的匹配。

目前,一些企业极力推崇垂直整合的管理模式。这类企业把各种资源汇聚于企业内部,以避免不同主体能力不足或配合不力的经营难题,从而在短期内形成了自己可以完全掌控核心能力的局面,并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融合创新所追求的效果。部分企业的阶段性成功,也被归因于此。那么,我们就需要回答一个根本问题——这种模式真的是融合创新未来发展的方向吗?在我看来,答案是否定的。这种模式虽然能在短期内实现较快较好的融合创新效果,但是长期来看,企业必将会负重前行,难以形成较强的持续竞争力。

我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判断,主要有三点原因:首先,企业很难平衡好做多与做精的矛盾,想要自己样样做精是违背专业化的客观规律的。其次,企业的组织运营能力将遭遇挑战。面对不同领域、不同业务的众多不同资源,企业内部有效分工及协调的难度会越来越大,甚至超过与外部企业协同的难度,从而影响企业的创新效率和质量。这也是很多大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分拆出若干相对独立的事业部,或者干脆将部分业务独立出去的原因所在,毕竟组织的承载力是有限的。最后,企业内部的“供应商”很难为其他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也难以获得外部更为开放的创新思想和能力,将会陷入相对封闭的状态,最终导致技术和成本竞争力下降。

由此可见,我们必须坚定地推行基于开放合作的融合式创新,这一定是技术、管理及商业模式等多维度的全方位创新。我以前在不同场合讲过的构建技术生态、打造大研发体系、形成共创机制等等,都属于融合创新的重要举措。

三、坚持高质量发展

1.对高质量发展的认识

接下来,着重谈谈高质量发展的问题。所谓高质量发展,就是要从过去追求数量和速度的发展模式,转换到追求质量和效益的发展模式上来。具体体现为:生产要素投入少、资源配置效率高、资源环境成本低、经济社会效益好。在我看来,高质量发展有如下四个层面的内涵:

第一,企业要有责任感,这是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我觉得,企业家和商人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更有使命和担当。未来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呼唤更多优秀的企业家,他们具有强烈的责任感,能够领导企业遵纪守法、公平竞争,并且始终尊重产业规律。也只有这样的企业,才能得到市场、消费者以及合作伙伴的长期认可和信赖。

第二,企业要坚持创新驱动,这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为了做好创新,企业需要构建扎实的研发体系基座,持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全力打造优势核心技术,以此实现特色引领。也只有这样的企业,其技术创新才能源源不断,而不是投机性地模仿抄袭或者寄希望于一时的所谓黑科技。

第三,企业要注重协同发展,这是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协同发展的关键是内外部资源配置合理、分工明确,为此企业要有携手合作伙伴共同成长、合力打造共生互利生态的认知。高质量发展意味着整车企业在自己盈利的同时,一定要让供应商合作伙伴也盈利;有时候甚至要先让合作伙伴盈利。这样供应商才有能力和意愿投入,从而拿出更多更好的技术,也才会真心实意地跟随整车企业一起前进。

第四,企业要确保可持续,这是高质量发展的长期目标。我一直认为,基业长青才是企业经营的最高境界。因此,企业一定要坚定奉行长期主义,包括资源配置、生产布局、环境适应、文化塑造等各个方面,以期成为有内涵且品牌不断向上的卓越企业。

总之,高质量发展是企业、产业乃至国家提升竞争力的关键,也是中国汽车产业由大到强的核心。其本质是:成本优化、技术引领、产品提升、信誉增强和产业健康,实现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和市场地位。在新形势下,企业贯彻高质量发展的新发展理念,与满足新发展需求、应对新世界挑战,是三位一体的系统工程。最终,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企业必将在产业重构中脱颖而出,逐渐成长为全球化企业,并向着百年老店不断迈进。

2.高质量发展是破“卷”的关键

当前行业面临空前的内卷压力,有些企业可能觉得眼前能生存下去就已不易,哪有余力顾及高质量发展?这种认识似是而非,也恰恰是企业被“卷”进去的原因所在,实际上坚持高质量发展正是企业破“卷”的关键。因为高质量发展要求企业必须以技术和成本为原点,建立包括服务、品质、规模及品牌等各个方面的全方位系统性能力,而这种能力恰是企业破“卷”的核心能力。

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当前形势下,汽车企业应在以下三个方面重点发力:一是规模化。企业要打造出上量的产品矩阵、爆款的产品以及支撑规模化的能力,这是破“卷”的首要目标。二是产品和技术的差异化。企业要建立起强大的系统定义能力,并基于此形成足够差异化的技术、产品和品牌特色,这是赢得市场竞争的法宝。三是“新出海”。企业要全方位地走出去,打造专业化的出海团队,有效协同国内外的各种资源,实现海外市场的本地化经营,这是获取增量市场空间的长线策略与途径。

上述三个方面相互支撑、互为促进,最终将使企业建立起可持续的经营体系。由此,企业就可以凭借规模化、差异化、新市场开拓以及体系化的经营能力,从根本上突破内卷的困境。 

3.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与发展红利转换

从国家层面来看,高质量发展既是中国经济进入全新阶段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又有坚实的红利基础提供有力支撑。具体如图3所示。

赵福全:深化认知,融合创新,确保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图3 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及其支撑红利

过去中国经济基本处于粗放发展阶段,主要依赖土地、劳动力等资源要素追求数量和速度的增长。期间,先是通过对外开放、依托市场化改革获得开放红利,继而基于人口规模、依托城镇化建设获得市场红利,从而实现了国民经济的突飞猛进。不过当前国家开始进入内涵型经济的全新发展阶段,必须依赖技术创新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来追求质量和效益的增长。同时,市场红利渐趋减弱,经济增长的动能正在发生质变。

在我看来,新时期中国的新红利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个红利是应用层面创新的技术红利。在庞大市场规模的加持下,能够实现可观的经济效益。第二个红利是原始创新提供的科学红利。展望未来,在国家的顶层设计和大力推进下,中国将有越来越多的原创性、基础性科研成果涌现出来,从而为经济增长提供强劲的动力。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也将逐步实现更多自主和引领的科技进步。第三个红利是充分激发各种要素活力的生态红利。一方面,这一红利将得益于本身就是生态中关键要素的科学和技术的红利;另一方面,为全面解放社会生产力,我们必须建立起适应生态化发展的新型生产关系,这将进一步释放生态文明中各个主体的潜力。显然,上述三种红利都有赖于中国的科技进步与人才培养。基于高质量的人口优势,中国经济未来可期。

当前,我们正处于技术红利的阶段。要挖掘技术红利,必须充分释放质量型人口的红利,即工程师红利,这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如果说技术红利是结果,那么工程师红利就是原因,是在“数量型”人口红利(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的“质量型”人口红利(技术)。我们常说,中国拥有14亿人口的庞大劳动力和市场规模,这指的是人口的数量优势;而今后我们更需要依靠人口的质量优势,因为人口质量决定着一国发展的上限,尤其是在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目前中国每年有1300余万高校毕业生,他们当中的很多人都来自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学科领域,包括新材料、新工艺、新能源、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等。这些拥有新知识、具备新能力、充满活力与梦想的年轻人,将为中国带来价值巨大的工程师红利。而当前正处于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年轻工程师们的作用将更加凸显。对汽车产业来说,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工程师红利的潜在价值,依托电动化、智能化等新人才,在全球范围内抢占“新汽车”发展的战略先机。

四、总结

最后,对今天分享的内容简单做个总结。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特别是科技进步的影响,正在使“不确定性”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新常态。为了适应这种新常态,我们必须持续深化对产业乃至社会变革的认知。而在具体行动中,核心是要构建起数字化的能力,以便及时获取多元精准的信息,并据此进行科学决策与运营;同时,在碳中和与万物互联成为人类社会发展两大驱动力的今天,企业必须把低碳和智能作为未来发展的主航道。

就汽车产业而言,当前产业边界不断拓展,核心技术日趋多元,任何一家企业乃至一个产业都无法独自拥有发展“新汽车”所需的全部能力。因此,企业必须“有所为、更有所不为”,以集中资源和精力把特色优势“做专、做精”;同时通过跨界协同,从各类合作伙伴那里获取所需的相关能力,努力实现融合创新效果的最大化。这无疑将挑战企业家的领导力和商业智慧。

而高质量发展是新时期所有企业都必须全力追求的目标,这意味着企业一定要通过全方位的不断优化,形成体系化的竞争能力,进而实现可持续的健康发展。希望中国车企都能走好自己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以上内容来自FISITA终身名誉主席,清华大学教授、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赵福全于2024年10月24日在第十二届汽车与环境创新论坛发表的主题演讲)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2411/25I70411599C106.shtml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信扫一扫分享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