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2025第六届软件定义汽车论坛暨AUTOSAR中国日
  • 2025第五届中国汽车人机交互与体验设计创新大会
  • 2025第三届AI定义汽车论坛
  • 2025第三届中国汽车及零部件出海高峰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车企 > 正文

一线“战”况:优惠维持高位,德、日系转型迫在眉睫

中国经济网 郭跃 2024-08-30 08:22:55

目前,部分德、日系品牌的终端优惠力度依然处于历史高位。而愈演愈烈的“价格战”,已经导致德、日系的品牌溢价能力大幅降低,如不及时“止战”,曾经积累的品牌优势将荡然无存;但若退出“价格战”,市场份额大概率将进一步下滑。对于德、日系品牌来说,面对“左右为难”的局面和严峻的竞争环境,加速智能化、电动化转型已是迫在眉睫。

  今年以来,汽车市场的“价格战”愈演愈烈,几乎每个品牌都被卷进这场漩涡之中。随着“战”况不断升级,越来越多的车企呼吁将“价格战”转向“价值战”,有些已经采取了“控量稳价”的策略,有些则表示跟进“修复价值体系”。中国经济网汽车频道实地走访了多个汽车品牌的4S店,力求为您还原终端市场真实景象。今日推出第四篇——一线“战”况:优惠维持高位,德、日系转型迫在眉睫。

一汽-大众探岳综合优惠7万元,ID.4CROZZ优惠7万元;广汽本田皓影插混车型优惠7万元;广汽丰田威兰达优惠5万元,凯美瑞综合优惠4.5万元……

尽管有消息称大众、本田、丰田等品牌将跟进BBA(宝马、奔驰、奥迪)退出“价格战”,但中国经济网记者近日在走访北京汽车市场时了解到,部分德、日系品牌目前的终端优惠力度依然处于历史高位。

一线“战”况:优惠维持高位,德、日系转型迫在眉睫

广汽本田4S店内 郭跃/摄

一位广汽本田4S店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合资品牌参与‘价格战’的原因是豪华品牌车价大幅下探,侵入到了旗下高端车型的售价区间,所以只能被迫降价来形成车价区隔,而这也导致低端车型的终端售价进一步下跌。因此,豪华品牌回收终端优惠后,需要一些时间才能传导至合资品牌。”

 优惠维持高位

记者在走访上述广汽本田4S店时发现,看车顾客很多。据销售人员介绍,“皓影插混车型可优惠7万元,油混车型优惠6万元,优惠力度仍然维很高。”旁边一位看车的消费者透露,“去年9月购买油混版皓影,优惠了4万多元,而现在能优惠6万多元。”

一线“战”况:优惠维持高位,德、日系转型迫在眉睫

广汽本田4S店内看车的顾客 郭跃/摄

同时段的一汽-大众4S店内,更是一片繁忙景象。据了解,目前ID.4优惠7万元,分期贷款还会有额外的优惠。探岳现金优惠4.5万元,加上置换、分期贷款等项目,综合优惠可达7万元。

一线“战”况:优惠维持高位,德、日系转型迫在眉睫

一汽-大众4S店内看车的消费者 郭跃/摄

广汽丰田旗下威兰达目前优惠5万元,较新的九代凯美瑞也有4.5万元综合优惠。东风日产奇骏·荣耀版现金优惠5.5万元,置换补贴6千元,确定购买后还将有一些的谈价空间。“现阶段,这些合资品牌的优惠幅度都还比较稳定。”一位东风日产4S店的销售人员直言。

“尽管本田近期已下发优惠回收政策,但终端却没有太大的反应。因为渠道众多,如果某家4S店率先收缩优惠的话,消费者就会转至其它店购买。”一位广汽本田4S店的工作人员透露,“按照计划,广汽本田的优惠幅度在9月将会回收1-2万元。不过,优惠幅度也不一定会持续回收,到年底等节点时,如果没能完成销量目标,优惠可能还会扩大。”

“低价流量”难持续

店内络绎不绝的消费者和繁忙的销售人员,一定程度上表明,德、日系品牌通过参与“价格战”给自身带来了高流量。然而,热卖背后更藏隐忧,广汽本田4S店的销售人员坦言,“现在都是卖一辆赔一辆。”

既然“以价换量”模式难以持续,那么德、日系品牌又为何如此仍“热衷”?有分析指出,自主品牌强势崛起后,大幅压缩了合资品牌的市场份额,合资品牌降价保量也是无奈之举。据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数据,7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已突破6成。

一线“战”况:优惠维持高位,德、日系转型迫在眉睫

图片来自乘联会

与此同时,德、日系品牌也有参与“价格战”的底气。7月,德、日系品牌乘用车的市占率分别为17.7%和12.9%,市场份额合计超过3成,占比依旧较大。另据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汽车经销商商会数据,上半年,德、日系品牌的三年保值率超过60%,处于领先地位。

然而,“愈演愈烈的‘价格战’,已经导致合资品牌的品牌溢价能力大幅降低;如不及时‘止战’,曾经积累的品牌优势将荡然无存。但若退出‘价格战’,德、日系品牌的市场份额大概率将进一步下滑,有可能形成更加不利局面,”有资深媒体同仁表示。

智电转型迫在眉睫

面对“左右为难”的局面,德、日系品牌急需变革,而智电化正是关键。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在乘用车行业转型变革中,合资品牌原有的产业优势逐渐弱化,竞争压力加大,面对严峻的挑战,加速智能化、电动化转型迫在眉睫。

一线“战”况:优惠维持高位,德、日系转型迫在眉睫

一汽-大众ID.4 CROZZ 郭跃/摄

作为德系品牌的代表,大众对于智能电动车的重视程度显而易见。从ID.3、4、6、7,以及即将引入的ID.BUZZ,到大众安徽首款车型ID.与众,再到与小鹏合作推出的车型,大众在华纯电产品阵容正不断丰富。按照规划,到2030年,大众集团旗下各品牌将在华提供不少于30款纯电动车型。

反观日系合资品牌,在电动化转型方面则显得“雷声大雨点小”。有观点认为,“丰田章男在纯电动车上的摇摆不定,消耗了丰田在混动领域积累的优势,拖累了其转型速度。”

本田和日产在电动化转型上同样缓慢。今年4月,本田才发布Honda中国全新电动品牌;东风日产目前在中国仅有艾睿雅一款纯电车型在售。有业内人士感叹道,“日系合资品牌在不断调整战略、磨合阵容中,早已错失先机。”

正是对于电动化转型持有不同态度,导致德、日系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上出现不小的分化。今年1-7月,德系品牌市占率虽跌破两成至19.1%,但随着新能源产品的加速落地,其后的市场表现还是值得期待的。相比之下,日系品牌市占率已从2020年时的24.1%加速下滑至14.6%。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2408/30I70403399C109.shtml

文章标签: 广汽本田 中国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信扫一扫分享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