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东风纳米便走过了一周年。
8月23日,东风纳米在襄阳举办了“纳就在一起·一年一度好米大会”,会议用两个词可以很好的概括,一是共创、二是共享。共创是指东风纳米和用户一起打造出了纳米01共创版新车型,共享是指东风纳米和用户双向奔赴,以车为媒介建立起线上、线下的交流平台,一路相伴、共同成长。
2023年8月23日,成都国际车展开幕前夕,东风纳米品牌在四川省成都市正式亮相,并迎来了首款车型纳米01的全球首秀。今年1月7日,东风纳米01上市发布会暨百城交付仪式在武汉、襄阳两地同步举行。3月8日,东风纳米01幻想紫车型在长沙正式发布,在原有三款车色基础上,增加幻想紫,为国民提供了更多样的选择。4月25日,东风纳米01共创版在北京车展发布,能够更好的满足消费者个性化、运动化的需求。
图源:东风纳米
截止目前,东风纳米01有330 Lite、330 Air、330 Plus、330 Plus智+、430 Air、430 Plus、430 Plus智+、430 Max、430 Max智+九款车型可选,这其中很多都是东风纳米与用户共创的结果。
据东风乘用车销售有限公司纳米营销事业部总经理助理余岳峰介绍,在过去一年时间里,东风纳米与用户发布了20多场共创活动,有超过2198名的纳米车友参与其中。而刚刚发布的“一定银”新车色和纳米01共创版都是双方共创的结果。
与用户共创的“一定银”新车色,这款车色采用纳米级硅烷薄膜前处理,三涂两烘环保型工艺,超细铝粉金属漆,让漆面光泽极具细腻高级感,2000小时氙灯老化试验,让色彩更具持久性。纳米01共创版则在延续纳米01精致品质与卓越性能的基础上,对外观进行了运动化升级。两款车型计划在今年成都国际车展上正式上市。
东风纳米01是东风纳米旗下首款车型,车身尺寸为4030/1810/1570mm,轴距为2660mm,得益于东风量子架构3号平台的加持,纳米01拥有了同级领先的空间表现。在三电方面,东风纳米01搭载马赫E十合一电驱动总成,最大功率70kW,峰值扭矩160N·m,最高时速140km/h,有330/430km两种续航可选,CLTC综合工况效率达89%。同时,支持快充/慢充,快充30分钟可以实现30%-80%的补能。
除了在纳米01的基础上和消费者共创,推出诸多共创版车型之外,东风纳米还规划了全新车型。
图源:东风纳米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总会计师冯长军表示:“东风纳米接下来将投放多款多功能精品SUV、CROSS版本跨界车、PDI等多版本车型,满足国民对美好出行的需求。”此外,东风纳米还在加大对销售渠道的投入,预计到今年年底,东风纳米将在全国建立350家销售网络,扩大服务范围。
作为东风公司旗下的国民品牌,东风纳米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和消费者打成一片,建立起一套完善共创体系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但从销量表现和销售渠道的布局上,仍有提升空间。
据盖世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在纳米01刚上市的2024年1月,销量突破了5000辆,此后一直维持在2000多辆的水平上,从一个新品牌的视角来看,东风纳米的表现尚可,但距离国民品牌的目标还相去甚远。
而此前比亚迪海豚持续热销,月销超过四万辆的状态,在很大程度上说明,这个细分市场拥有很大的市场空间。但这一市场的竞争正在变得越来越激烈,刚刚上新的ID3聪明款和上市20天便交付1万辆的银河E5都有着出众的产品力。
与这些明星车型而言,东风纳米01的车身尺寸稍小且品牌影响力较弱,在这样的背景下,纳米01应该去抢夺比亚迪海鸥、零跑T03、几何E萤火虫等小型车的份额,但纳米01的售价优势并不明显。
从车身尺寸和售价两个层面而言,纳米01处于小型车和紧凑型车的中间地带,这样的状态让其能够承接小型车升级和紧凑型车降级的消费者,相对空白的市场定位,给了纳米01一定的生存空间。
图源:东风纳米
但仅凭单款车型打天下的风险太大,东风纳米急需推出极具实力的新车型,此外,在市场竞争激烈的行业背景下,东风公司能否统筹渠道管理也十分重要,将东风纳米、东风风神、东风eπ、东风岚图、甚至是东风日产、启辰、东风本田等合资车企的渠道进行协调,发挥销售渠道的最大价值,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渠道的销售成本。
在新能源时代,销售渠道盈利是个相对困难的事情,这使得不少品牌将销售与售后分开经营,销售端保持品牌调性,售后端做好维保工作,参考这样的发展模式,东风公司可以承担起建设售后渠道的角色,将旗下品牌车型统一管理,这样能够很好的分摊渠道成本,更有利于东风纳米等企业轻装上阵,进而博得更大的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2408/27I70403075C108.shtml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客服QQ:531068497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
版权所有2011|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