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联通
  • 福耀全新一代智能隔热全景天幕
  • 发项目获取供应商清单
  • 2024第二届智能座舱车载显示与感知大会
  • 2024第二届新能源汽车热管理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车企 > 正文

没人记得高合

汽车公社 曹佳东 2024-06-14 07:31:08

自从新能源产业在中国遍地开花,乱象丛生就是我们最开始能看到的光景。几个月的时间,你就能看到一家车企从成立到倒台,看到一个个意气风发的创始人在败掉数十亿融资,最后败走国外。

尽管到了今天,行业终于从无序中找到了一些方向。在蔚小理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新兴车企走上了发展正轨。但不得不说,中国的新能源车市依旧危机四伏,稍不留神就会被行业陷阱带走,被质疑者的口水淹没。

现在,三个月的大限已至,又有谁还记得开年就停摆的高合汽车?

在过去的这段时间里,所有人的目光几乎都被雷军的小米、余承东的问界、甚至是李斌的乐道给吸了过去,除了之外仅剩的关注量无非就在特斯拉、理想这些个自带话题的品牌身上。

中国

都说,互联网是没有记忆的。那被互联网牵着往前走的中国车市又何尝不是呢?当新涌入的网红企业逐渐站上市场焦点,那些造血能力不足的企业还想着要翻身,难道不是堪比登天吗?

高合停摆时,别提外界有多么热衷想看看这个品牌的笑话。只要负面或一切有关企业活不下去的信息,一律给安排上热搜,个个都能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

可现在呢?只要“电子榨菜”源源不断地被送入市场,即便高合还没死透,这个品牌也唯有渐渐被人遗忘。就像之前的威马、爱驰等新势力,基本不再有人会关心它的后续发展。

东山再起,谈何容易

在创始人丁磊积极自救的过程中,有那么几次,高合的名字还是出现在了媒体的报道口径中。

一边,在公司出现危机的第一时间,高合员工在直播间哭诉高合一路走来的不易、后续又逼不得已在直播间里带起了货,着实博得了外界不少的同情和关注;另一边,当不停有小道消息传出,说是长安、一汽等车企巨头会助高合一臂之力,帮助其重启,看热闹的人也是不少的。

中国

但归根结底,作为旁观者,相比高合是否能继续留住中国市场,我想,大家不过是借着这些围绕高合的杂乱新闻消磨下时间罢了。至于媒体,在如今浮躁的大环境,要的只是流量,并没人惦记着高合的生死。

的确,据前不久传出的消息可知,在获得了iAuto Group Inc 10亿美元融资,且母公司华人运通也与之正式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的前提下,高合已经无限接近复工复产了。

但是,不论这背后的操盘手是否为曾经那个一手为沈阳建起华晨帝国的仰融,就中国目前新能源市场的风气来看,本就没有什么突出亮点的高合,又凭什么能靠这10亿美元东山再起呢?

去年这个时候,别管市场有多乱,大多数的车企还是对车市前景抱有希望的。不断刷新的产销数据,多多少少给了主机厂一点信心。

中国

全年汽车产销量均突破3000万辆,分别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新能源车产销更是

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到31.6%,高于上年同期5.9个百分点。

而新势力中,蔚来、理想等能顶住压力继续前行,也算给了身后的同类车企不少希望。

不同于威马、爱驰、天际等,高合并不是一个没有个性的品牌。对于它造的车,你可以说华而不实,噱头远大于实际功能,但很难得,那些天马行空的设计至今还是能给人留下些记忆点。

可惜,进入2024年后,这几个月的市场纷争,大家都很清楚地看在眼里了。价格战当前,任何一个想凭视觉爽点赢得认可的品牌都是不存在的。就连那个不可一世的理想都因为MEGA的失利进入反省阶段。更意味着,中国车市的激进变迁毫无规律可言。

那高合还有机会吗?以前就不多,往后,我看更没有了。

中国

纵观这几年的市场变迁,就没听说过有哪家车企在停摆了数月后还能重启的。这不仅是因为整个市场的进化步调远远超出了这些企业的认知,更在于,快速的市场迭代一边引导着消费者向着其他品牌转移视线,又不断倒逼着所有人拿出超前的想法来契合当下的消费趋势。

这个时代已经过了一个讲究有没有决心做事的阶段。当品牌忠诚度成了虚无,当消费需求千变万化,高合从诞生走到今天,不过就像划过天边的流星,曾经留下过印迹,但顶不住时间的擦拭,很快就成了过眼云烟。

起死回生,没有先例

今年的市场很卷,卷到各个车企大佬都想着要像雷军学习,玩起营销,手握流量或许比好好造车更重要。可现实总是那样不可理喻,小米SU7的不可复制性就决定市场不会在一种游戏规则中向前发展。

但即便如此,我们必须很清楚地了解,中国车市再乱也有着自己的边界。尤其在这个全民消费降级的时期,玩乐主义早就被“冰箱 彩电 大沙发”所营造的家用特色所取代。

中国

基于这样的变化,要是还有产品将自己的视角单纯框定在创新这一范畴内,消费者一定是不会认可的。如果在加上一个“高端纯电”的标签,整个市场的反馈想必更不会是正向的。你看,就连曾不可一世的李想都不得不承认,“高端纯电车太难卖了。”

也就是说,高合的过去很大程度依赖消费者过于多元的需求,同时背靠那个全民愿意花大价钱为情绪价值买单的年代,旗下产品甭管多贵总会赢得一些有钱人的青睐。

可眼下呢,单以市场分化程度,高价纯电市场的潜力已经见底了。大环境下,要想再挖掘出手握30万以上的闲钱为新鲜感买单的人,着实是难上加难。

也许基于市场变化,高合可是适时改变打法,将车型权重下移至家用车的范畴,但我又想说的是,现如今哪还有市场空间给高合腾出来呢?

中国

高合代表的一个行业高速发展下的情绪产物,到了这个阶段,当一切浮华褪去,再出色的纯电产品都无法脱离家用的本质。

而随着产业进化的速度再次加速,相信,此时的高合早早就没了进化的资本。停摆的这几个月,当小米SU7暴杀了整个20~30万纯电轿车市场,和高合HiPhi Y类似的SUV车型焕新版问界M7、星途星纪元ET等新车也直接将细分市场锁死时,高合的研发团队早已被拆得七零八落。

失去造血能力,请问谈何未来?

一直以来,对于高合的发展,从不是缺乏资金这么简单。过于理想化的研发态度和对市场毫不敏感的反应速度,实在是太致命了。对于它来说,如果从产品定义阶段就脱离群众,那无论后期再怎么折腾,最终的结局都只会向死亡无限逼近。

其实,事到如今,一切都在冥冥中有了定数。

中国

造车新势力1.0阶段,有那么一家新势力和高合很像。同样主张高端市场,主打差异化的前途汽车,一开始从高端纯电跑车起步,面向热衷尝鲜的富有人群,但最终还是落得一地鸡毛。想要起死回生时,却发现市场早已不是当年的那个市场。

今天,“没人记得高合”不是一句调侃,而是真切地再反映着这个时代的可怕之处。高合的故事只能告诉我们,掉队了就是掉队了,没人可以施舍给它第二次机会。

况且,中国车市最不缺少的就是能造电动车的企业,选择愈发多元,就预示着,新人总把旧人替的轨迹只可能往一个方向转。或许从高合传出停工停产的那一刻起,就注定断送了自己的生路。

【注意:文章版权归属汽车公社,严禁未经授权私自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汽车公社】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2406/14I70395764C109.shtml

文章标签: 中国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信扫一扫分享该文章